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楼市调控加速行业洗牌 大型开发商扩充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30日 05:43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于萍

  在凌厉的调控政策下,部分资金实力有限、土地储备不足的中小房企生存现状堪忧,剥离地产业务或被迫转型的事件屡屡发生。相比之下,大型开发商却在持续扩充产品布局、提高行业占有率。行业内部的洗牌过程不断提速。

  回顾过去,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经过多次调整、几经起伏,行业整合和洗牌的过程一直在不断进行。每经历一次市场周期的波动,便有一些弱势房企被淘汰出局。在本轮地产调控周期中,也必然会有欠缺发展潜力的房企受到波及。

  近期以绿景地产为代表的中小开发商相继转型,退出传统的土地开发模式。另一些持有地产业务的非专业企业也开始对旗下的地产资产进行抛售。按照绿景地产的说法,政府地产调控政策令行业风险加大,原有开发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公司现有项目最迟于2011年开发完毕,届时将面临无法获得新的土地储备的风险。此外,抛售地产业务的合肥百货也表示,由于地根银根持续收紧,地产业务存在大量风险。显然,绿景地产和合肥百货被迫走出地产“围城”,主要是基于来自资金链和土地储备的两大压力。

  作为房地产企业生存的两大支柱,资金和土地代表了开发商未来发展的能力。尤其是在政府严打房企囤地的时期,依靠土地盈利来博取地产利润的时代已经远去,加快周转成为了大多数开发商的首选。这时,拥有土地资源和资金实力的房企就有了更多成长的资本。

  事实上,由于去年地价高企,土地市场上已难见中小开发商的身影。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和其他热点区域,国企和大型上市房企成为拿地主体。中小开发商仅能依靠“吃老本”或是收购其他企业的方式获得土地资源。再加上银行对于房地产贷款的从紧态度,单纯依靠信贷输血的道路已经走不通,而二级市场再融资闸门迟迟不开,资金困局开始成为勒在开发商脖子上的绳索。

  相比之下,大型房企由于经营相对稳健、成本控制能力强、融资渠道多元化等原因而拥有更多生存空间。特别是在中小开发商纷纷躲避房地产业务的当下,一些地产龙头企业正抓紧时机增加占有率并提高行业地位。万科、保利等大型房企都在今年扩大了在二三线城市的布局。正是如此,行业内甚至有人提出了“房地产将经历家电业式的洗牌,九成房企将被淘汰出局”的惊人之语。

  其实,我们更应该理性看待房地产业的洗牌过程。因为从目前来讲,我国的房地产业仍然处于较为分散的格局,需要更多具有专业化水平和较强开发能力的优质房企涌现出来。尤其是在复杂化和专业化的房地产新格局下,开发商如果想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提高产品品质、服务质量、企业管理和资本运作能力。行业的门槛在复杂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高,势必会将那些不够专业、缺乏实力的小企业逐步淘汰,这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