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统计改革需要从体制上下功夫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7日 08:46  中国经济时报

  ■时报时评■周子勋

  一直以来,房地产统计数据就备受质疑,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也公开承认,现行房地产价格统计制度和方法确实有缺陷。而为了回应公众质疑,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新的《住宅销售价格统计调查方案》,相比以前“基础数据来源基本靠房地产企业填报”,征求意见稿要求35个大中城市将直接采用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的网签数据。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统计局此举是统计改革的一大进步。我们知道,楼市调控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对市场的相关数据有一个相对准确的统计,如果对住房投资、土地、房屋销售、住房空置等事关市场各方利益的情况不甚了解,那么楼市调控就难以对症下药。

  而事实胜于雄辩,目前的楼市统计数据长期以来就处于空白。此前统计局向外界透露,房地产数据一直没有正式统计过,因此目前的统计数据不可避免存在着巨大失真问题。比如今年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5%。而人们的切身感受是,2009年房价飙升,一线城市商品住宅价格上涨50%—60%。即便是就国家统计局的商品住宅成交均价而论,2009年也比2008年大涨25%左右。

  房地产数据的问题只不过是我国整个统计问题中的冰山一角。其实,随着我国经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持续快速回升,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个压力实际上已经倒逼我国的统计方式必须进行改革,使统计数据更加准确地反映国情国力状况,全面记载和描述经济社会的转轨转型状况,及时报告和监测经济社会的运行过程。

  不用讳言,造成目前数据虚假的根本在于我们的整个统计方式问题。我国现行的统计规则与国际通行的标准存在着很大差距,不管是在经济统计还是社会统计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缺陷,这主要与我国处在经济转型时期有着密切关联。事实上,对于统计上的缺陷,国家统计局也早已公开承认——2006年7月18日,当时的国家统计局发言人郑京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关于就业统计,我们知道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我们只有城镇的登记失业率和城镇就业状况的统计。

  当然,在现有统计规则以及政府绩效的考核条件下,各级官员尤其是地方官员竭力追求政绩也是造成统计偏差或失真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一些地方要求按计划上报统计数据,或凭空编造统计数据,或授意、指使下级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甚至直接篡改基层上报的统计数据,有的还规定上报统计数据必须由党政领导研究决定等,不一而足。另外,不少企事业单位也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按需报数”,或者按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意图报数。

  可见,统计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从整个体制上下功夫。就目前的统计体系而言,统计数据作为地方政府政绩的标杆,要想摆脱为人做嫁衣的角色,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关键是要摆脱“数字出英雄”的干部考核制度,杜绝“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而从统计本身而言,就是如何通过制度设置,建立一个独立、公正和科学的统计框架,从而实现统计数据的真实。如此这样,统计变革才不至于沦为一场数字游戏。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