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滚动新闻 > 央视大型纪录片《华尔街》 > 正文
纪录片《华尔街》——
以华尔街金融危机为契机,
梳理两百多年来,
以证券市场为中心的现代金融来龙去脉;
是中央电视台站在华尔街,
在历史坐标中,
探寻、发现资本市场兴衰与经济起伏的规律;
为中国决策者提供依据,
为资本市场的实践者提供镜鉴,
为中国大众提供关于资本市场的启示。
—— 中央电视台
一、为何做
1、全球化的尴尬
2008年的金融海啸,第一次让中国真实地体会了什么是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当悲剧发生在别人身上,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但是,当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却是真切和扎实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一次金融海啸就是这样的悲剧。如今,由华尔街导致的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演变成世界的金融危机,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以独善其身。可以说,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已经是今天世界存在和运行的底色。正因如此,给中国人提供了一次打量和审视世界金融的机会。
曾几何时,中国人多么向往全球化,多么希望融入这个世界,但是,当全球化真正来临的时候,却又给中国人带来了如此的影响。中国人还没来得及为全球化欢欣,却饱尝了全球化带来的隐隐伤痛。但这已经是一条不归路,这种全球化已经让世界和中国难舍难分。
2、国情的需要
中国正坚定而又顽强地走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这条道路让中国实现现代化,十三亿人实现小康生活变成可能。这种可能的背后离不开强大的经济,而强大经济的背后又离不开强大的金融市场。
如今,中国证券市场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在完成中国市场经济的塑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中,有政治家、政府官员、金融家、企业家,以及各类投资者,他们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设计者、发展者和见证者,正是这些人在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进行着艰苦地探索,才塑造了今天的中国证券市场。今天,中国证券市场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今天,中国的经济饱尝了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带来的效率;今天,中国的企业家正在使用证券市场这一重要的融资渠道实现企业家的梦想;今天,有近亿的中国家庭正在期盼和享受着中国证券市场带来的希望……
中国已经走在建立成熟、开放的证券市场的路上。
然而,中国证券市场毕竟仅仅走过了二十年,与世界上发达的证券市场相比,依然存在着巨大差距,令人堪忧的景象还有许许多多。如人们(包括领导者、决策层、管理者、普通大众等)对证券市场的认识观念还存在差异;法制的不健全,政府管理层缺失或不到位;上市公司没有发挥“市场基石”的作用,投资者在理性与非理性间徘徊;律师、会计师等相应的中介组织不成熟、不完善,等等现象正在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中国历史的复杂性也给我们接受金融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中国历经了武力社会、权力社会,但并没有经历财力社会,由此,面对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中国只能选择走认识它、学习它、融入它、影响它,这样的道路。
现代化金融市场和现代化证券市场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但却必须实施的工程,由此迫切需要关照华尔街,关照世界的金融格局,关照它们的昨天,它们的今天和可以瞭望的未来。
3、媒体责任
作为一个国家媒体,参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完善事业,见证中国证券市场的成熟过程,呼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证券市场,正是一个国家媒体理应承担的责任和情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金融市场建设和完善的相关举措一直不断涌现,尤其是近十年来,有关金融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从中央到地方,金融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广经中心作为中央电视台专业的经济频道,关注并表达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完善,逐渐成熟是其应当承担的任务。
如果我们不关注,就会出现如《货币战争》一书所呈现的景象:以阴谋论的方式解读世界金融市场的形成;就会误读、误判华尔街的金融危机,要么沾沾自喜,要么错失良机,从而忽略危机在历史长河中的规律性。
如果说2008年央视《直击华尔街》是一次隔洋瞭望,那么,《华尔街》就是一次微观解读。
二、做什么
1、华尔街的地理层面
这是人们对华尔街最直观的印象:一条不足一平方公里的街道曾经聚集了世界各大金融机构。现在,华尔街已经是世界金融中心的代名词,它聚集了世界的财富,它以每天成千上万亿的资金在交易运转;它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尽管经历了这一次金融危机,但是它所处的金融中心的位置,在相当的时期内仍然无可替代。
华尔街有着相对成熟的管理体系、监管体系、职业经理人体系。这些制度体系历经200多年,有得有失。今天的金融危机正在考验着这套体系。
华尔街的日交易量约为13万亿美元。
2、华尔街的精神层面
贪婪、欲望是华尔街的基因,华尔街两百年的历史当中,投机盛行,内幕交易盛行,它曾经被人称为“人性的大阴沟”。人们热爱华尔街,是因为实体经济离不开它,人们对财富的渴望与实现离不开它;人们憎恨华尔街,是因为它把人性的丑陋、欲望展露无遗。
3、华尔街的社会层面
华尔街几乎和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团体,甚至每一个国家都发生着联系。这种联系决定着美国社会的表情,决定着美国社会的生存质量,决定着美国社会未来的走向。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在决定着世界的走向。这也许就是欧洲之所以成为欧洲,美国之所以成为美国,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的原因。
华尔街成就着数不胜数的企业家,稳定着美国的大多数家庭,牵动着世界的经济神经。华尔街塑造了美国的崛起,在工业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中,华尔街让美国成为这三个时代的领跑者。美国人通过华尔街享受着经济的殷实,生活的富足,感受着华尔街带来的浮华,同时还培育了美国人消费未来,享受今天的生活方式。
华尔街的每一次动荡带给社会的伤痛也扎扎实实落在美国人的生活和行为中,甚至这种阵痛会殃及世界各地。这样的阵痛是社会发展的重大灾难。令人称奇的是,每一次灾难过后,华尔街都能起死回生,200多年的华尔街历史就是新技术、新经济、新灾难循环往复的历史。
附: 华尔街历次灾难录
A、1837年恐慌
B、1907年银行危机
C、1929年大崩溃
D、1987年黑色星期一
E、2000年网络泡沫
……
4、世界金融史的呈现
表达华尔街离不开美国的金融史,同样也离不开世界的金融史。在世界金融史的发展进程中,尤其是现代金融史,以荷兰、英国、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各领风骚几百年。
每一次变化都在左右着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区域的兴衰。
我们寻找、归纳这种变化后面的规律,是让中国人了解金融历史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关系。
附:世界金融中心转移的大致时间
A、17世纪初,伴随着阿姆斯特丹的崛起,荷兰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B、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崛起后,伦敦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到纽约
5、关照、对应中国问题
我们不是在做华尔街的传记,也不是在做世界金融史,是强烈体现中央电视台媒体视角的电视表达,是在中国完善资本市场过程中一次寻找“他山之石”的行为。厘清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并尽力在华尔街与美国经济的成长历程中,在世界金融发展的历程中找到可供借鉴的方法。做历史就是做今天,做美国就是做中国,《华尔街》这部影片是直接的、明确的,这一点必须承认和强化,它就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次媒体行为,它就是中央电视台对当下的一次表达。2008年金融危机跟让人们面对华尔街不知所措,“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华尔街面前岂止是白云,该是乌云,把华尔街放在五百年金融史去看,也许更能接近他的真实。
华尔街是美国的,也是世界的。
华尔街已经成为研究世界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标本,华尔街是一面丰富的镜子,她能映射出证券市场的种种弊端;华尔街是一把尺子,她能丈量管理者的水平,她能丈量企业家的素质,她能丈量投资者的行为,她能丈量人性的美丑善恶,尊卑贵贱。几百年的证券市场浓缩在华尔街上,其中蕴含着智慧与愚昧,贪婪和恐惧。华尔街是狭小的,因为她不足两平方公里;华尔街又是广袤而深厚的,因为她承载了历史,承接了现实;华尔街是强大的,她是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助推剂。探索华尔街的一切是每个新兴市场的必修之课。华尔街如此庞杂,这里有政治,有经济,有科学,有法律,有投资学,有心理学,有历史……每一个方面都有浩瀚的内容。哪些是我们要关注的呢?面对复杂而又庞大的华尔街,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触手呢?
我们创作这部纪录片所遵循的原则是:站在此时此地,厘清彼时彼地,遥望中国未来。这一原则可以解释为三层含义:其一,此时此地是指中国证券市场在当下处在怎样的发展水平上,在这样的阶段,她面临哪些突出的问题和突出的矛盾。其二,彼时彼地是指华尔街有怎样的过去和今天,她有哪些重要的元素支撑着华尔街的发展和壮大。其三,中国的未来是指中国要建立怎样的证券市场,她的要素是由哪些构成。
这里有必要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再作以描述,以此作为创作《华尔街》的中国背景。当下的证券市场可谓是众生喧哗的时代,赞之者、毁之者交相辉映、褒贬不一,特别是经历近些年股市的大起大落,有更多的人参与中国证券市场的争论、把脉、指点中来。无论这些观点背后是哪些利益团体、阶层的代表者,有怎样的偏好、性格和主张不管观点相左还是向右,共同演绎出中国证券市场复杂的旋律。
有了对中国证券市场的认识,我们在华尔街寻求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法,是创作《华尔街》这部纪录片要坚持的理念。
华尔街是复杂的,也是多面的,但我们从中选取的内容是对中国有直接借鉴的部分,其用意是为塑造健康、完善的中国证券市场这一崇高而庄重的任务。我们对《华尔街》的内容圈定有两个重要的方面是不容忽视的,其一是华尔街和美国的崛起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其二是解剖华尔街相关要素。不管是多么宏大的主题都是由无数鲜活而生动的细节构成的,这是创作的规律,尤其是电视载体,更加需要遵循这一规律,我们拍摄《华尔街》就是寻找那些鲜活而生动的故事。
按照这样的原则,我们拟定以下内容作为电视纪录片《华尔街》的基本框架。全篇共分十集。
系列片《华尔街》大致框架
第一集 资本无眠
关键词——“网”
主题:华尔街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到底意味着什么,13万亿的日交易量是一个怎样的概念,这些钱是属于哪些国家、机构和个人的,又是谁在操纵着这些钱。华尔街这张“网”有多大,有多深,有多大的力量,又有多么地脆弱?只有完整地呈现出这张“网”的形状和作用,才可以体会华尔街如何左右着世界经济,从某种程度上看,世界经济已被华尔街绑架。
框架:
引子:电影《华尔街2》的拍摄现场,引出华尔街为什么被关注?
第一部分:交易量的诞生过程(华尔街忙碌的交易员,纽交所和场外交易)。
第二部分:华尔街资金的来源(华尔街的资本与普通人的关系,华尔街的核心机构投资银行)。
第三部分:华尔街的力量(有利的一面,如给企业融资,给创新以财富,给个人财富以实现;不利的一面,金融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运行速度放缓)。
第四部分:脆弱的“网”(这张金融“网”太大、太细,结点太多,一旦出现问题,轻则“网”断,重则“网”破)。
人物和故事:
1、《华尔街2》导演和投资商;
2、交易员:纽交所场内交易员和场外电子交易员;
3、企业:荷兰的壳牌公司、可口可乐公司、肯德基公司;
4、美国政府官员:财长、央行行长;
5、华尔街历史档案员。
结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华尔街这张网也不是一天织成的。华尔街这张网,不管你是爱它,还是恨它,它伴随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经济的发展,如影相随。虽然只有一个华尔街,但世界几乎处处都是华尔街。
第二集 墙在哪里
关键词——种子
主题:现代金融诞生于15世纪的荷兰,诞生的背景与社会的运行方式是怎样的关系?这一套现代金融业的诞生为荷兰的壮大发挥了哪些作用?英国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代替了荷兰,成为新的世界金融中心。本集呈现欧洲怎样把金融的接力棒交给美国。
框架:
引子:在华尔街寻找曾经的“墙”,引出华尔街的金融种子从哪里来?
第一部分:荷兰“海上马车夫”的由来(即一个商业帝国的诞生)。
第二部分:郁金香泡沫(现代金融史上的第一次泡沫,从此泡沫始终与资本市场相伴相生)。
第三部分:英国承接荷兰(出现了铁路、纺织,为英国奠定了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基础)。
第四部分:罗斯柴尔德家族缔造的金融帝国。
第五部分:美国建国,华尔街上长出梧桐树。
人物和故事:
1、荷兰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张股票;
2、荷兰的金融创新和郁金香泡沫;
3、英国的工业革命;
4、罗斯柴尔德家族;
5、美国建国,梧桐树协议。
结语:郁金香通过公路、铁路、航运已经让世界的人在欣赏它的芬芳,郁金香到达哪里,它背后的那条资本之路就在哪里铺就。
第三集 两条道路
关键词——博弈:政府监管与自由市场
主题:美国建国后不久,几乎和每一个新建国家的面孔是一样的。如何偿还独立战争期间的债务,如何让一个国家的财政从无到有?美国的国父们开始研究如何建立本国的金融体系,华尔街由此诞生。
框架:
引子:美国大部分地域是典型的田园风光,这里优雅的生活与纽约这样的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形成鲜明对照,而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生活正是美国开国元勋最为关切的:抑或享受田园?还是放弃静谧追求财富?
第一部分:华尔街是交易员实现人生理想的最佳场所,而总统奥巴马却指责华尔街过于贪婪。
第二部分:选择道路(即杰斐逊与汉密尔顿的两条道路之争:是田园式的发展模式,还是走追求财富的城市化道路)。
第三部分:政府是否应该插手金融业务:第一、二合众国银行的关闭。
第四部分:华盛顿与华尔街的较量与合作,代表人物是JP摩根。
第五部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华盛顿对华尔街加强监管。
人物和故事:
1、《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斐逊;
2、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
3、杜尔投机案;
4、梧桐树协议;
5、第一、二合众国银行;
6、JP摩根拯救危机;
7、奥巴马总统要求对华尔街加强监管。
结语:人性对财富的欲望是永无休止的,华尔街就是把这种欲望变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但这并不是每一个投资者都能够领悟到的。
第四集 镀金时代
关键词——资本的力量
主题:全面梳理资本市场如何成就美国的崛起,华尔街的第一功能为企业募集资金,这种方式代替了传统的企业融资方式。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再到今天,华尔街把一个农耕国家推上了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道路。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到20世纪初华尔街开始为大多数美国企业服务,塑造了洛克菲勒、福特、卡耐基、爱迪生等一大批影响世界的企业家,与之相伴的是世界著名企业的诞生。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的壮大发挥了作用。
框架:
引子:纽约在300年前还是一个小渔村,是什么力量改变了纽约的历史,一条早已淡出了人们视线的人工运河如何将华尔街与纽约的命运联系起来?
第一部分:伊利运河改变了纽约命运。
第二部分:华尔街为美国铺设了遍布全国的铁路网,美国成为一个统一市场的国家。
第三部分:华尔街的资金改变了美国内战的结果。
第四部分:华尔街的银行家参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掀起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产业并购大潮。
人物和故事:
1、伊利运河和美国铁路;
2、南北战争与华尔街;
3、华尔街上的银行家:JP摩根;
4、并购狂潮。
结语:在世界史的近几百年来,那些崛起的大国,有的国家靠战争,靠掠夺,有的国家靠市场经济,有的国家靠自然条件的优越。美国崛起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也许没有标准的答案,但至少可以说资本市场为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五集:硅谷方程
关键词——资本嗅觉
主题:在20世纪的诸多重大发明中,有将近一半来自美国,除了美国人那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之外,最重要的在于资本市场发挥了作用。如果没有资本市场,就不会有微软,也不会有雅虎,华尔街如何帮助美国实现第二次经济腾飞……
框架:
引子:纳斯达克已经成为众多高科技企业的梦想之地,美国的资本市场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美国的资本市场如何带领美国实现了高科技的领航地位?
第一部分:硅谷沙山路上的风险投资家。
第二部分:风险投资的历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摩根与爱迪生开创的电气时代。
第三部分:纳斯达克的奇迹。
第四部分:下一个奇迹在哪里。
人物和故事:
1、风险投资家和正在硅谷的创业者
2、惠普车库、摩根与爱迪生的故事
3、纳斯达克的诞生
4、百度、微软、FACEBOOK
结语:以纳斯达克为代表的新生代华尔街以资本的嗅觉寻找未来的世界。
第六集 投资之道
关键词——价值投资
主题:投资者是资本市场当中最为庞大的一个集体,无数个人对财富的欲望和恐惧构成了投资者的面孔,人们在华尔街历史的坐标上,期望用各种代价换来的投资经验,来引导未来的投资方向。
框架:
引子:道琼斯指数是否是投资的风向标?在复杂而无序的数字中是否隐藏某种规律?巴菲特是如何成为无数人崇拜的投资大师?
第一部分:大众化投资的历程——从潮起潮落到裙摆理论。
第二部分:技术派的由来——格雷厄姆与弟子巴菲特。
第三部分:基金——机构投资是否更理性。
人物和故事:
1、格雷厄姆和巴菲特;
2、投资的历史;
3、道琼斯与指数的诞生;
4、市场中的鲨鱼——做空者,查诺斯的投资故事;
5、摩根投资银行。
结语:资本市场一个各种利益交织在一起的市场,有人输,有人赢,但又不是简单的零和游戏。当投资者试图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需要更多的理性和分析,因为之前已经有足够多的代价和教训。
第七集:阳光交易
关键词——公开透明
主题:麦道夫事件让全世界为之愕然,而这只是华尔街众多丑闻中的一个,而这些也是华尔街受到人们诟病的重要原因,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人性中的贪婪在华尔街的泛滥,如何才能尽可能地保证华尔街交易的公平,100多年前美国联邦大法官说: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灯光是最好的警察。
框架:
引子:麦道夫从一位和善的老人成为被判150年监禁的囚徒,在华尔街狭长的道路上如何能寻找到最充足的阳光?
第一部分:麦道夫与华尔街。
第二部分:华尔街缺乏监管的年代——德鲁与掺水股,伊利铁路股票大战。
第三部分:大萧条之后的华尔街监管。
第四部分:媒体揭露与华尔街监管。
第五部分:华尔街上的隐形警察,集团诉讼。
人物和故事:
1、麦道夫与庞兹;
2、德鲁与伊利股票大战;
2、财经记者与安然事件;
3、美国第26任证监会主席哈维皮特;
4、集团诉讼。
结语:我们无法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性,因为人的贪婪与善良来自同一个心灵。在华尔街这条充满了欲望的资本通衢上,最好的监管原则就是公开透明,充分暴露在阳光之下。
第八集 明暗创新
关键词——阵痛中的前行
主题: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繁荣了创新产品市场,同时也埋下了风险的种子。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如何更好的利用它活跃市场,并且尽力规避风险。
框架:
第一部分:金融衍生品的产生(移民银行与分期付款缝纫机)。
第二部分:芝加哥牛栏市场。
第三部分:房贷泡沫。
第四部分:最新的金融产品的诞生。
人物和故事:
1、梧桐树下再聚首:金融危机与金融创新;
2、早期的金融创新:华尔街的移民咖啡馆,纳什维尔的百年缝纫机老店;
3、一个小镇与房屋的故事;
4、次贷中的逃生者:房贷公司经纪人。
结语:金融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发明,它融入了创造者们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但同时这些能力又出现了巨大的副产品,这种副产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属于适度的?
第九集 拯救危机
关键词——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主题:华尔街300多年财富聚集的历史,同时也是危机不断的历史,这些资本市场的泡沫破灭与华尔街的辉煌如影相随。在历次危机中,华尔街都从教训中吸取了经验,危机过后形成严厉的监管体制。
框架:
引子:金融危机让人们恐惧,并质疑华尔街的行为方式,而这样的质疑和指责在华尔街的历史中并不缺乏记录和描述,如果危机无法避免,那么,我们如何应对危机?
第一部分:2008年的金融危机,媒体记者苏茜看到的危机中的华尔街。
第二部分:回首1930年的大萧条。
第三部分:拯救大萧条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历史。
第四部分:危机过后。
人物和故事:
1、苏茜感受到的金融危机;
2、一位曾经警告1930年大萧条的金融人士的后人:人们总是漠视对危机的预言;
3、狐狸当上了警察:肯尼迪当了第一届证监会主席,证券监管法案的出台;
4、危机过后社会秩序的重新调整: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结语:每一次灾难过后,华尔街都能起死回生,因为这种灾难的出现是符合发展规律并合理的,无法规避,只能去寻找推延灾难到来时间和减小其破坏程度的规律和方法。
第十集 资本之河
关键词——资本市场与国家利益
主题:华尔街的作用是高效融资,分散风险,不可否认,资本市场的繁荣与一个国家的实力已经休戚相关。资本之河从荷兰流经英国来到华尔街,这条资本之河曾经到达过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家,通过对资本之河的梳理,能更清晰地看到资本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最重要元素。
框架:
引子:上海的外滩曾经是远东的金融中心,是谁将资本之河引入了黄浦江,这条资本之河在200多年的近代史中如何前行?
第一部分:资本之河流经英国,金本位的诞生,英镑的国际地位,以伦敦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
第二部分:美国如何从经济大国跃升为金融大国,布雷顿森林协议,美元的崛起。
第三部分:世界金融机构的诞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第四部分:金融危机之后的世界金融格局。
人物和故事:
1、英国如何让资本之河驻足100多年:《人权法案》,工业革命,牛顿与金本位制;
2、资本之河如何转入美国:布雷顿森林协议,凯恩斯与怀特的较量;
3、国际金融机构组织:IMF与世行;
4、危机之后的国际金融格局。
结语:资本已经成为国家提升竞争力的最有效地保障之一,如何引入资本之河,为资本之河注入更新的活力,将成为国家竞争的制高点。
三、怎么做
1、央视角度
这是中央电视台的梳理,这是中央电视台的表达。这是一部完整记录华尔街的影片,这是一部全面展现世界金融历程的影片。
2、纪录片形式
尽力不用报道式的、进行曲式的、宏大叙事式的表述方式,将镜头最大限度地深入华尔街“人”的行为中;寻找到世界金融史的承载物——具体的事件,具体的人物,具体的场景。(如缝纫机的故事,开启世界信贷消费之先河;再如杰佛逊和哈密尔顿的争论,共同塑造了美国发展的道路)。在视觉上直逼感官,尽力达到一种贴近和抚摸的效果。
3、语境表达
以发现和探寻的视角建立起叙述平台,既不仰望,也不俯视,既不凌驾,也不示弱。尽力做到精准、客观、诚实。
制作这部影片,必须考虑到中国人目前对华尔街的复杂情绪,因为每一次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尤其是美国出现灾难,暴露问题,显露窘相的时候,都是人们用计划经济或政府干预的理想与自由主义的政治现实作对比的时候,要么自喜,要么迷茫,要么想另辟蹊径。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觉得用客观叙述的语境尤为重要。
4、最终目标
做一部通俗的、朴实有华的、金融类电视作品。为中国决策者提供依据,为资本市场的实践者提供镜鉴,为中国大众提供关于资本市场的启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