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州楼市强势反弹 地方政府备战减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5日 02:22  中国经营报

  土地增值税清算、增加市场供应等手段有可能出台

  龙飞

  杨品文  “三人行,必谈房价”的现象再次回归广州,激情复燃的楼市也让地方政府压力陡增,保障房的“远水”似乎难解楼市上涨的“近火”,地方政府的更多调控措施正在高度紧张的观望中寻找出手时机。

  房价涨势引发调控压力

  “调研、检查、开会,最近的工作量是以前的两倍。”发言者是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检查组的工作人员,现在他每周必须上交一份详尽的楼市报告。“上个月房价涨得太厉害了,领导的压力很大。”他直言。

  8月广州十区两市网签套数和成交量为6056套,同比大涨49.2%,成交量一举回到了调控前。而更令管理层尴尬的是房价也开始重拾升势,世联地产的研究数据显示,该月广州楼价环比上涨了7.5%。其实8月上涨的绝不仅仅是广州,北京、上海、深圳也同样量价齐涨。成交量方面,深圳环比上涨了八成多,涨幅最低的北京也超过25%。成交价有6.3%~13.8%的上升。

  而且这样的上涨还在不断持续与强化,中指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最近一周(9月13日~19日)35个重点城市中,19个城市的房价上涨。北京、广州涨幅分别达到18.48%、29.05%。与此同时,28个城市的成交面积环比上涨。

  在这一系列的上涨面前,需求方的心理底线被触动,日前央行公布的3季度居民调查结果显示,有36.6%的居民预期房价大涨,比例比上一季度上升了7.2%,与去年同期只有不到5个百分点的距离。而广州媒体在广州房博会上做的调查问卷也显示,有超过50%的购房者预期房价会进一步上涨。

  “我们楼盘昨天推出200套房子,一个上午就卖了80%。”9月20日,一个项目位于广州海珠区的开发商销售经理向记者表示,“下一阶段的房源肯定会涨,现在销售代理给我们的建议是5%~8%,具体数字还没最后确定。”这个楼盘现在的销售均价在1.6万元/平方米左右,如果楼价再上涨到1.7万元/平方米,其价格已经接近去年高峰期的楼价水平。

  与一手市场的小步快跑不同,二手楼市的上涨更见强势。

  保障房仍是“远水”

  面对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从中央到地方的决策层都在铆足劲。首先发力的依旧是保障性住房市场,9月20日,住建部强调,各地9月底前必须实现保障房安居工程项目全部开工,年末建成或基本建成的要达到60%以上。

  就在住建部发文强调的第二天,广州市住房保障办也表示,今后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租赁房建设,除了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外,还鼓励单位利用符合条件的自用居住用地建设。政府将通过土地、税费、信贷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

  “保障房的受众面太窄了,在接下里的一年内,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都非常有限。”一位曾任职于南方住房保障系统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今年广州要建4万套保障性住房,这几乎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另一方面,仅2007年~2008年申请经济适用房的人士就已经多达7万户。”按照广州有关规定,申请经济适用房必须是广州市城镇户口,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8万元。在他看来“相对于现在动辄1万~2万元的商品房价格,这个群体基本没能力购买商品房,那就不存在分流商品房购买人群之说”。

  目前广州正在研究解决住房的新方法。日前公布的《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就提出,社会资金建起的公租房将允许非户籍人口申请,并且家庭年人均收入可放宽至7万元。“这个群体是商品房的购买人群,但租房与购房毕竟是两个概念,而且现在由社会力量建起的公租房一套都没有。”上述人士表示,“现在大家都只是努力把保障房建起来,至于保障房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强力措施推出时间未定

  既然保障房是“远水”,对于楼市上涨的“近火”地方政府是否有更多的调控措施?

  “我也担心调控效果。”在广州房博会上,主管房地产的副市长苏泽群公开表示,如果楼市快速反弹将会有进一步的调控。但另一方面,有政府官员却向记者表示:“现在内部对于楼市是否已经反弹还没有定论”。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检查组的工作人员表示,在9月第三周之前(9月13日~19日),广州楼价已经出现了连续两周的下跌。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也显示,广州8月最后一周的楼价为10537元/平方米,而后连续下跌,9月6日~12日的成交均价下跌至10017元/平方米。

  其判断,楼价的小幅下跌与供应大增有很大关系。合富辉煌统计显示,下半年广州可能有近3.7万套新房,较上半年增加三成以上。仅9~10月广州就将有2万套新房集中上市。9月广州推出新盘新房的项目总量为47个,其中全新盘多达24个,不少项目更集中在越秀、天河、海珠等中心城区。“9月第三周的楼价上涨,我们现在的基本判断是结构性因素,主要是因为中心城区的成交量大增,因而拉动全市的均价。”其表示。

  其实大量新房入市并不是广州特有的现象。在全国各地,无论是一线、二线还是三线城市新增商品房供应都非常  充足,而且大都赶在“金九银十”放量入市、开闸供应。因此有消息人士告诉记者:“是否再推出强力措施控制房价,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该人士表示,“现在准备好的措施包括土地增值税清算、规定一定规模内的项目一次性推出、增大市场供应等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曾表示,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要花两三年的时间。就如同这两周“最复杂的假期”一样,楼市调控无疑也会有反弹与抑制。关键是管理层,“态度决定一切”。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