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传王亚伟辞职 监管层内部已否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9日 08:59  一财网

  据《新世纪周刊》报道,基金业的标杆人物、华夏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提出离职申请,但已被监管层内部否决,否决的理由是:“社会影响过大”。对此,华夏基金表示绝无可能,而王亚伟短信回复时,未断然否认。

  报道称,王亚伟在今年夏初向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提出辞职申请。外界有所不知的是,与他一起提出辞呈的还有他多年的“铁杆搭档”——华夏基金董事兼总经理范勇宏。

  权威知情人士近日证实,监管层否决二人辞职的理由是:“社会影响过大”。

  针对这一消息,华夏基金公关部人士表示:纯粹猜测,绝无可能,并称这是临近股权变动而产生的谣言。而王亚伟短信回复《新世纪周刊》时,未断然否认。

  范勇宏与王亚伟如若最终双双离开华夏基金,将终结这段公募基金业的神话,以及伴随多年、没有结论的各种质疑。

  与此同时,部分上海籍基金公司也因为世博会期间“维稳”的需要,暂停了基金经理的调整。业内预计,世博会闭幕后,必然会出现一次公募基金经理离职的小高潮。

  辞职被否

  现年39岁的王亚伟是安徽人,曾以当年安徽理科“高考状元”的身份考进清华大学。

  王亚伟最初进入华夏证券,任全国最大的营业部北京东四营业部研究部经理,范勇宏其时为该营业部总经理。业内人士表示,早期的证券营业部是庄家聚集的场所,范王二人浸淫其中,“积累了资源”。

  1998年,范勇宏受命筹备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王亚伟一起加盟。十多年来,王亚伟在前台,范勇宏在后台,二人彼此惺惺相惜、配合默契。

  此前,王亚伟管理的基金业绩尚未显示出过人之处。

  但从2006年起,王亚伟正式接管华夏大盘基金,遂创造出连续四年大幅度战胜市场的骄人战绩,累计回报率超过10倍,在所有公募基金中可谓独占鳌头。2006年华夏大盘基金总回报为154%,2007年以226.24%的总回报夺得偏股票基金排名第一。2008年市场遭遇大熊市,华夏大盘的总回报-34.86%,位列偏股型基金第二名。

  截至2010年9月15日,华夏大盘基金净值已经达到10.67元。王亚伟管理的另外一只基金——华夏策略精选也在短短两年时间里突破2元净值。王亚伟从此被称为“最牛基金经理”,成为基金业标杆人物。

  关于王亚伟的新闻层出不穷,2009年7月被传遭监管部门调查是最为引人关注的一次,事后王亚伟和华夏基金均出面否认。

  2010年7月,华夏基金正式公告,王亚伟不再担任华夏基金投委会主席一职,由范勇宏兼任。同期,华夏基金的大股东中信集团正在出售手中股权,“范勇宏在华夏一直比较强势,甚至想主导接盘者的选择,可能与未来的新股东不和,因此也萌生退意。”一位接近华夏基金的知情人士称。

  然而,除了基金经理的身份,王亚伟还担任着华夏基金副总经理职务。按照有关监管要求,基金经理的辞职由基金管理公司自行决定,报备中国证监会即可,基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辞职则不仅需要基金公司董事会的许可,还需要监管部门的复核。

  2010年7月,王亚伟向公司提出了辞职,据说华夏基金内部意见并不明确,于是与监管部门进行了沟通,而监管层明确表示不赞同。

  而对于范勇宏的辞职,监管层更是反对,因为华夏基金本身正处于大股东转让股权的胶着过程中,此时高管的离职将有损公司稳定。

  王亚伟目前管理的封闭式基金规模80多亿元,相对于整个华夏基金2400多亿元的基金管理规模而言,实质影响有限,但“华夏基金是中国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股权转让事关重大,管理层必须稳定”。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说,“王亚伟这杆大旗也不能说撤就撤。”

  被质疑的神话

  王亚伟在创出四年10倍的高投资收益神话同时,也被业界广泛质疑:一是华夏大盘基金多投资小盘股、题材股,尤爱重组题材;二是华夏基金公司旗下其他基金是否为王亚伟“抬轿子”。

  “华夏大盘基本是挂羊头卖狗肉,名为大盘,其实主要投资于中小盘股票。”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根据华夏大盘精选基金最初的基金契约,基金股票资产的80%以上需投资于大型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其中,大型上市公司是指市值不低于新华富时中国A200指数成分股的最低市值规模的公司。

  对此,监管层曾进行过一些非正式的提示。华夏大盘基金遂在2007年1月公告修订契约,投资风格修订为“本基金属于大盘股票基金,基金股票资产的80%以上投资于大型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其中,大型上市公司是指总市值不低于15亿元”。

  统计显示,在2007年华夏大盘业绩大增的阶段,王亚伟的重仓股都集中于中小盘的重组题材股。

  从2006年起,王亚伟先后重仓投资*ST广厦、*ST昌河胜利股份吉林森工天保基建中航精机海南高速陕国投A浙江阳光中恒集团浙江东日国阳新能峨眉山A、乐凯胶片等重组概念股,鲜有失手,被认为并非靠基本面研究能成就,市场一直怀疑王亚伟的投资主要依靠内幕消息。

  对此,王亚伟在去年7月接受《新世纪周刊》专访时表示,“如果是内幕交易,每天要盯100多只股票,那么每天得打多少电话?认识多少人?实际上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每天不怎么接电话,下班就回家,很少在外应酬。”

  王亚伟称自己从投资大师彼得·林奇身上获益颇多,宁愿研究持股前十名里没有机构的冷门股。“我就愿意花时间去研究这类公司,看看基本面是不是发生变化了,股价是否有所反映。”

  王亚伟表示,“一般公募基金经理可能不会这么做。我不去看别人耳熟能详的股票,因为这些股票,有几十家买方在跟踪。我进行的是一种差异化的研究。”

  王亚伟亦为自己投资“非绩优股”辩护,认为不该给股票贴标签,而要看股票是低估还是高估。有些大的投资管理机构,投资的都是绩优股,但没有业绩。而投所谓垃圾股,收益很高。“高山滑雪被认为很危险,但对有专业技能的人来说,风险是可控的。”王亚伟打了这个比方。

  另外一条市场广为质疑的是公平交易问题。一些迹象标明,在王亚伟重仓重组题材并大获全胜的同时,“华夏系”其他基金往往也同时布局,时机则一般晚于王亚伟。

  迄今为止,中国证监会已经建立完善了一整套针对基金的监控系统,监管当局可以在第一时间全面了解基金的投资动向,一旦发生异常,将会向基金公司发出监管提示函。

  “证监会的这套监控系统很强大,所有数据都连进去,基金公司的一举一动都可实时监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经理说,“我倒是没收到过提示函,但是确实有人收到过,马上就得整改。”

  对此,王亚伟认为,“概率上讲,50只股票,出现10只重合是正常的。何况大股票上搞利益输送不是更容易?这样的指控没有意义。”

  逃离公募潮

  王亚伟离开公募基金的心迹很早就有所表露。

  去年7月间,王亚伟曾短信回复《新世纪周刊》:“我有时也难免困惑:是不是自甘平庸才是共同基金的生存之道呢?或者不甘平庸的惟一出路就是私募呢?”

  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高流动性,已然成为资本市场一景。据万得资讯的统计,2009年除去新发基金,共有133只基金更换了“掌门人”。也就是说,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名基金经理变动。变动的方式包括离任、离职、调岗等,以跳槽者居多。今年的速度更快,截至9月16日,272只基金公告变更基金经理。在公募基金行业,基金经理任职超过十年者,仅剩下华夏基金的王亚伟、汇丰晋信基金的林彤彤、华安基金的尚志民三人。

  公募基金经理频繁变动并大量转移至私募的原因,主要包括对激励机制不满、对管理模式不满以及对投资理念的不认同等。

  募基金经理薪酬虽高,但没有业绩和报酬直接挂钩的机制,因此公募基金经理逐渐感到收入与付出不对等。

  除了待遇,公募基金争排名搏净值的压力,也严重制约了基金经理实现个人投资理念。“如果不想在行业内落后,就不能做极端的操作,要随大流,不然判断正确还好,一旦失误将无法存活。”一位基金经理说,“私募基金则不同,基金经理相对比较放松,投资者也不会只看短期收益。”

  上海重阳投资合伙人李旭利原为交银施罗德的投资总监,他表示,资产管理行业对资本并没有依赖性,与公募相比,私募基金里基金管理人可参与剩余价值分配,股东就是基金管理人。但是,公募基金不同,现在所有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股东拿走了绝大部分的剩余价值。“这个机制不合理。”

  王亚伟简历

  1971年9月11日出生于安徽马鞍山市;

  1989年,以安徽省理科“高考状元”身份考取清华大学;

  1995年,任华夏证券北京东四营业部研究部经理;

  1998年始,历任基金兴华、华夏成长等基金经理;

  2005年12月,接手华夏大盘精选基金。

  2008年,任华夏策略混合基金经理、华夏基金副总经理等职。

  范勇宏简历

  1988年7月参加工作;

  曾任华夏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华北业务总监、华夏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四营业部总经理、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干部;

  现任华夏基金董事、总经理。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