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进一步强化和改进“网络问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 01:42  第一财经日报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是东汉末年政论家王充著作《论衡》中的一句话,因多次被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引用而广为传播。真实准确地体察下情和民情,把脉百姓感知,是提高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

  日前,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正式推出“直通中南海——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该留言板突出互动性,网民既可以个人“网友”身份,也可以“党组织”或单位名义留言;同时,网民还可查看所有留言,并就其他网民的留言进行点评。目的是让广大网民对中央领导人倾诉心声,给中央机构提出意见和建议。

  从网上的反响来看,绝大多数网民对这一举措给予赞赏,有些还对这种做法提出了具体建议。这正是留言应该达到的效果。正如“直通中南海留言板”的图识——“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所显示的,政府及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就必须做好舆情沟通交流工作,努力回应民意,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最基本的前提和保证。

  最新统计显示,中国有4亿多网民,在网络世界中,这是一股无法回避的重要力量。而近年来,各级政府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现代传播手段,最大程度地倾听和收集民意,以使政府的决策更好地反映和体现民众的需求。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两年前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表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此后,与时俱进,围绕网络和利用网络而兴起的执政措施不断出台。网络发言人的出炉、网络新闻发布会的召开、网络举报渠道的拓宽,网络会议、各级领导干部的网上访谈和在线交流等等,丰富了民众参与公共事务,表达意见和见解,以及政府听取民意,接受民众监督的途径和渠道。在这方面,中央领导人率先垂范,效果良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多元利益的形成,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形态已经呈现。多元化在为社会带来无限活力的同时,也带来复杂矛盾。于是,为保证现代社会良性运行,公共协商变得日益重要。在公共协商中,基于平等、理性、公开、求同存异原则所进行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就必不可少。而网络,以其开放、互动和广泛性,为社会不同群体,特别是官员与民众的公共协商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

  我们看到,通过这些年的网络互动,在公共协商中,政府和民众呈现出一种“双向成长”:政府以尊重民意、提高执政能力为中心的应对网络舆论新机制正在形成,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权利与责任平衡的“网络公民”走向成熟。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问政”,它对当下的中国,带来了善治的基础。

  为适应“网络问政”的历史趋势,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应顺应时代要求,把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上升为执政理念加以保护。这就需要进一步拓宽“网络问政”的渠道,完善“网络问政”的机制。对于民众而言,网上互动与交流,关键在于增强实效,切实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诉求。

  以此衡量现有的“网络问政”情况,我们还有很大改进空间。比如,一些政府部门的网站长时间不更新或“沉睡”,许多市长信箱形同虚设,热线电话无人接听,官员对民众的意见和建议没有反应,或者回应敷衍塞责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不但浪费了宝贵的网络资源,更主要的是在民众中造成不好的印象,从而使政府的政策、信息,特别是中央的政令、意愿等,不能及时、准确地传播到社会各个角落,挫伤了民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也影响到政府的行政效率。

  解决“网络问政”出现的上述问题,必须严格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规定的“公开为常态”的原则,建立“网络问政”的制度化机制。由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具有强制性,目前很多政府网站只做到了“条例”要求的“信息公开”,至于加强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诉讼权、监督权等内容,因缺少相应的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而得不到真正的重视。

  为此,需要强化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法律效应,建立健全促进行政透明化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行政透明化的力度。

  当然,鉴于网络民意并非社会的全部民意,以及网络信息的无限性和可操纵性等,在回应民意、“网络问政”过程中,也要注意克服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所具有的弊端。

  网络所蕴藏的巨大力量,已悄然改变着当前的社会生态和政治生态。在这样一个不可逆的发展趋势下,必须做到透明行政,对民众的意见和建议,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建立良政和善治,社会才能出现和谐的局面。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