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外资行澳元定存利率定价相差达5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9日 23:37  理财一周

  理财一周报记者/余果

  外资行澳元产品最高预期年化收益率12% 中资行远离市场化定价

   外币高息定存这一投资渠道正在强势回归。近期理财一周报记者从多家中外资行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以澳元为例,目前市场上澳元1年期存款利率最高的是星展银行的7.1%,华侨银行以6.25%的年化收益率次之,而代表外资行一般水平的渣打银行1年期澳元定存利率也达到了2.5%,几乎是一般中资行1.5%~1.65%水平的两倍。

   据记者了解,和人民币的存款利率由央行统一定价不同,外币的存款利率是可以由各家商业银行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自行设定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中、外资行对于澳元定存的利息定价之间最多可相差近5倍?

  中资行远离市场化定价

   “说实话,中资行定的外币存款利率确实是偏低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有大行相关人士在9月6日的采访中如此评价目前的外币投资的利率和收益情况。

   究其原因,该人士表示,“这主要是因为,虽然境内外汇存款利率没有如本币那样完全实行统一定价,但是离市场化定价也有不小的距离,尤其中资行在这块占比很小的业务上更不具有很强的市场化动力。”

   虽然缺乏动力,但实际上对中资银行来说,要做到市场化并非不可能,毕竟银行的外汇资金运用一般还是能够按照市场利率来做的,但银行却有一些难言之隐。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一方面,把定存利率定低了,客户少获得的存款收益就是银行多占的利差,不排除银行为了坐吃利差而不愿把利率调高;另一方面,中资行即使愿意这样做,但由于中资行利率调整的权利职责一般归属于资产负债部门,而它们一般对本币比较敏感,外币比起直接做外汇交易的部门来说就差一些,所以就往往会滞后市场一些。”

   鉴于目前中、外资行对于外币存款的定价一定程度上是基于银行所持的态度,那么按照现在市场的真实状况,这个利率实际最高可以定在怎样的尺度上,让银行和客户都不吃亏?

   对此,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做同期限的LIBOR(银行同业拆放利率)平一般是不会吃亏的,“比如目前澳元的一年LIBOR在5.4%左右,意味着只要不超过这个范围,银行都是有利润的。”但同时他也指出,“当然境内外币定期存款是从来不会做到LIBOR平的。”

   鉴于目前业内外币存款类产品1年期的定存利率最高超过了7%,比LIBOR水平更高,那么发行这类产品的外资行是否需要挪用一些其他方面的利润来补贴一下这部分的损失?

   对于记者的疑问,上述人士表示,外资行定价超过LIBOR水平并不代表就有利差的损失,“在特定的情况下,比如星展银行若有客户能够接受10%左右的澳元贷款息——一般来说肯定会有客户愿意接受的,那么银行给出7%的存款息当然还是有赚的。”

   记者从多家银行的网站了解到,除了澳元之外,还有一些外币的定存和人民币存款利率相比很有优势:比如新西兰元1年期的定期存款,目前业内较高水平可以达到4.2%~5.5%。

  澳元理财产品收益领跑市场

   与澳元定存相比,更加吸引投资者眼球的则是澳元的银行理财产品。从近期市场上发行的澳元理财产品总体情况来看,此类产品的收益领跑整个理财市场。其中,中资银行的产品预期表现则稍逊于外资行的产品。

   根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近期发售的产品中,星展银行的“星利”系列0952期澳元利率挂钩澳元保本产品(2年)以12%的预期年化收益率独占鳌头,作为结构性产品的一种类型,该产品收益仅次于以股票为投资标的的同类产品。渣打银行的“市场联动系列-澳元利率挂钩型保本(6个月)”以6.5%的收益率紧随其后。中资行里的佼佼者是交通银行发行的“得利宝新绿澳元理财产品(184天)”,期限同样为6个月,最高预期收益率可达6.3%。

   此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同样是一家银行的澳元理财,其半年期的澳元定期存款收益率仅为1.5%,而其名为“晋息存款理财”的6个月期理财产品,则有着高达4.5%的年化预期收益率。

   农行外汇分析人士李炜告诉记者,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之所以比存款产品高这么多,主要是因为存款和理财产品的性质不同,“存款客户具有随时提前支取权,而理财产品即便是固定收益所谓无风险的,客户也丧失了提前支取的权利,所以‘账面’上看起来收益较高。”但事实上,作为存款来说,有着2%水平的利率水平的短期、超短期外币存款已经不错了。

   此外,在新发行的超短期理财产品中,也有数款投资期限在1个月左右的澳元理财产品值得关注,比如中国银行的“汇聚宝1008R-19000澳元产品(1个月)”年化收益率可达 3.70% ,其“澳元版”的7天自动滚续理财也有2.2%的年化收益率,均在同期限产品中脱颖而出。

  汇兑损失与结构设计阻碍获利

   但是,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千万不可光被表面的高收益所迷惑。透过数字背后,无论是存款还是理财产品,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其中较大的隐忧除了来自汇率波动可能造成的汇兑损失之外,还主要来自结构性产品本身的结构设置。此外还有客户要求提前终止投资的流动性风险。

   比如8月的到期理财产品中,民生银行发行的“非凡理财外汇1006期澳元理财产品(3个月)”是一款成功捕捉澳元涨势的典型。其运作的起始日是今年5月12日,到期日为8月12日,这三个月内恰逢澳元兑港币汇率触及年内低点6.29之后反弹,后连续上攻至6.99,产品推出的时机和澳元涨势配合得天衣无缝,加上3个月的投资期限本身具有较高流动性,故而成就了此款产品完全实现5.7%的年化收益率。

   而同样是投资期限在5月至8月的另一款到期产品——中国银行的“汇聚宝HJB10089-V澳元金上加金(3个月)”,则多少有点“同人不同命”的尴尬。虽然宣传时该款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可达6%,但是实际收益仅为1%,甚至低于人民币整存整取的3个月定存利息,只跑赢了活期存款利率。

   之所以在同样的期限投资同样的标的——货币市场金融工具以及外汇、黄金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还会产生如此大的收益差别,究其原因,还在于产品本身的结构设计。记者从该银行网站上查询到收益率分布情况如下:“如果在观察期内某个观察日,挂钩指标曾经低于或者等于观察水平 6.00%;如果在观察期内每个观察日,挂钩指标始终保持在观察水平之上,则为1.00%。”而5-8月这三个月内澳元单边上涨的趋势显然终结了这个满足条件,故产品到期只能获得1%的收益。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