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产能过剩谁说了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9日 18:41  中国经济时报

  汽车业产能过剩即便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更多应当由市场说了算,而不应该是行政指令。

  ■车市观察■杜悦英

  汽车业未来将成为兼并重组的重点行业。国务院办公厅9月6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又一次强调了汽车业的发展方向。

  “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中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从《意见》看,支持汽车等产业实行兼并重组,根本上是为了解决这些痼疾。

  但一个问题是,虽然汽车生产线一直在“重复建设”,但中国汽车业的产能,现在可以说得上过剩了吗﹖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7年全年,全国汽车产销分别为888.24万辆和879.15万辆;2008年的数据是934.51万辆和938.05万辆;2009年的数据是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连续3年的数据显示,国内车企的产销数字相差并不算多,这意味着,车企的产能基本可以消化,压库现象有些品牌一定会存在,但这并非行业的主流现象。况且,从国际成熟汽车市场的发展经验看,中国的汽车消费现在仍处于刚性需求增长时期,未来几年,汽车业态势仍会保持向好。

  更重要的是,汽车业产能过剩即便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更多应当由市场说了算,而不应该是行政指令。

  确实,当前中国车市竞争十分激烈,车价持续下滑,降价的背后原因之一是汽车产量供大于求,某种程度看,这是商品过剩的表现,需要予以调整。从企业层面说,合资车企和自主车企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尤其是乘用车领域,合资车企明显占优,甚至全国乘联会都悲观地称“自主品牌前途堪忧”,但是,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只要是商品,就会有供大于求的可能,只要是企业,就要接受优胜劣汰的法则,这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正常表现。

  对于任何行业来说,实现整个行业的优胜劣汰,前提必然是形成充分有效的市场竞争。当经济出现周期性产能过剩时,市场会自发地通过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或者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成本管控来舒缓过剩的压力,促使优势成本集中,淘汰小而分散的企业,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制造工艺不断精进,成本降低,最终趋向“物美价廉”,实现产业升级,做大做强。但这一过程水到自然渠成,现在由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发号施令,甚至还可能有意无意地乱点鸳鸯谱,这究竟能否实现解决前面四大问题的初衷?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