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PE热潮方兴未艾制度建设尚须加快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8日 06:10  金融时报

  作者 赵洋

  记者赵洋一年前,如果问投资圈的人什么最热,回答应该是房地产,而现在,这一问题的答案恐怕是PE。的确,一股席卷中国投资界的PE热潮,从去年开始一浪高过一浪。

  “舶来品”PE,即PrivateEquity,在中国通常被称为私募股权投资,一般指通过私募形式对非上市企业进行的股权投资,未来通过企业上市或并购、回购等方式退出持股,以此获利。从几年前国内少数机构参与的高端投资,到现在民间PE的遍地开花;从各地方政府争相出台的优惠政策,到大型产业基金的相继出现,PE正以极强的生命力在中国各地快速复制、甚至膨胀。

  现状:汹涌的PE热潮如果说“全民PE”颇有夸张之辞,但PE参与者越来越多,涉及面越来越广已是不争的事实。极力推动国内PE发展的全国社保基金,近几年已经投资了中比基金、渤海产业基金、鼎晖、弘毅等6只基金,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头号PE机构投资者。其他机构投资者也逐渐步其后尘,银行、券商等多有出手。地方政府与大型国有企业的积极参与,将PE发展推向更深层面。今年1月,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为主要发起人的航天产业基金设立,预期募集资金规模200亿元,首期即募得30.3亿元;近日,由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和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华融渝富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在重庆挂牌,成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与地方融资平台联合成立的第一家PE。而在这些大型机构或政府融资平台之外,则是数量更为众多的民间资金的聚集,民营企业、民间高端个人资金等,正以各种身份发起设立或投资参与到形形色色PE之中。

  现在PE到底有多热,在国内能有多大规模?据清科集团统计,目前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总规模约为7400亿元,其中创业投资基金的总规模为1900亿元,其他类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为5500亿元。今年以来,私募股权基金的扩张呈加速之势,截至7月1日,今年共有32只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私募股权基金成功募集190.26亿美元,募集金额已超过去年全年募资总额。

  原因:多因素共同激荡面对炙手可热的PE,我们不禁要问,是谁激荡起国内PE热潮?国内创业板成功推出带来的巨大获利效应、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发展的“新36条”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带来的诸多机遇等,被认为是激荡PE热潮的重要推手。

  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创业板90家挂牌上市公司中,有59家公司在IPO前获得了风险投资,占比达65%;而在所有申报上创业板的300多家企业中,有210家获得了风险投资,占比达62%。创业板的高发行市盈率,以及上市后不断走高甚至翻番的股价,给投资其中的PE或风险投资带来巨额回报。一项统计显示,投资已上市创业板企业的PE平均投资时间为两年零四个月,平均投资增值率13.59倍。

  良好的投资环境,加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新兴产业的兴起,成为激荡PE热潮的另一个因素。有业内资深人士表示,过去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非常好,国内经济发展稳定。同时,国内PE行业赶上了技术发展的好时代,尤其是互联网、新能源等高新科技行业,为PE带来了巨大的发挥空间。

  而PE投资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成为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其发展的原因。北京市政府秘书长黎晓宏曾公开表示,PE投资能够解决资本金问题。200亿元的PE投资,可以拉动2500亿元的经济,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大有裨益。今年5月,被业内人士称为“新36条”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公布,其在不少方面取得了突破,对民间投资可进入领域的规定大大放宽并细化,可操作性较强,这给方兴未艾的PE增添了新的动力。

  关注:亟待理性引导当越来越多资金聚集PE领域时,整个行业的迅速膨胀,让不少人似乎看到泡沫的隐忧,如何引导PE市场更加理性、良性发展,成为相关部门与业内人士关注的话题。

  尽管从国际同行业比较看,中国PE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对引导民间投资、推进经济转型、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业内人士冷静的表示,一方面,PE不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其发展不仅仅需要资金,更需要专业的增值服务,需要遵循特有的模式和规则,全民PE并不现实,未来可能会有不少机构惨淡收场;另一方面,由于监管缺失,长期以来很多基金的融资行为并不规范,有的甚至走上非法融资道路,扰乱了行业有序发展。

  实际上,国家有关方面已经对此有所警觉。国家发改委在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中,已将股权投资基金制度建设作为今年金融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加快股权投资基金制度建设,出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完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管理机制。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