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碳交易商机千亿美元 六大投资模式可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6日 06:03  南方都市报

  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世界各国寻求经济复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随之形成的碳交易模式也因其巨大的市场潜力成功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

  近日,记者获悉,我国国家发改委正酝酿在一些特定的行业和地区开展小范围的碳交易试点,“探索利用市场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所谓碳交易,是指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双方通过合同的形式形成对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买卖。

  今年全球碳交易规模1500亿美元

  在我国,碳交易市场体系的建立进入试点阶段。

  日前,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正式将广东、辽宁、厦门、杭州等五省八市确定为我国低碳省区、低碳城市试点。8月20日,国内首个“国际低碳总部基地”落户深圳。据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基地将成为“国内最大的低碳交易中介服务平台”。

  此后,国家发改委又传出消息称,正考虑在一些特定的行业和地区开展小范围的碳交易试点,“电力、化工和石油等行业入选可能性较大”。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C D M管理中心副主任刘强介绍,在目前的中国低碳交易市场,“除了CD M(清洁发展机制)市场发展较好,总体上还处于碳交易的尝试阶段”,但他同时表示“试点一旦成功,对整个中国都是变革性的事件”。

  工银瑞信基金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陈超日前提出,我国参与全球碳交易可有“六大投资模式”,为我国进军全球碳交易市场提供投资参考。

  一种是直接投资碳交易相关资产;其次是投资以碳交易为主要获利来源的碳基金———截至2006年,全球已有64亿美元被投入50个碳基金用于购买碳减排。

  再次是自行设立碳基金,成为国际买家;或是经营C D 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咨询顾问公司。咨询公司致力于开发可减排的工厂项目,项目业主将项目产生C E R (核证减排量)卖给需要的企业或基金公司;也可以直接开发C D M项目。

  最后一种模式是主导或参与发起新的碳交易所。据世界银行估计,2010年,全世界碳交易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美元,或将超过石油期货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中国有望在其中占据三成以上的份额。

  欧洲碳交易量、额均居首

  事实上,与我国尚处于建立碳交易市场的起步阶段相比,欧美市场的碳交易体系已经相对成熟。

  据了解,欧洲的碳排放交易体系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数据显示,欧盟碳市场2008年的交易量达到30.9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和920亿美元,占全球碳交易市场交易量的三分之二,交易额的四分之三,在交易量和交易额两方面均居全球首位。

  同时,欧盟已建立了欧洲气候交易所、北方电力交易所、未来电力交易所、欧洲能源交易所等参与碳交易。摩根士丹利、美林、高盛等投资机构都已在欧洲市场扩充旗下的碳交易业务,美国银行、法国兴业银行与富通银行等著名的金融机构则纷纷在欧洲增设碳交易基金。

  在美国市场,一套以企业为主导的碳交易体系已经形成。按照美国经济学家专家估计,如果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美国一个碳交易市场一年的交易量就将达到1万亿美金。

  采写:南都记者 汪小星

  实习生 刘利平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