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从伊拉克撤军有玄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4日 02:24  中国经营报

  伊拉克有理由恨美国 而美军却没有充分理由在此时离开

  张国庆

  没有人否认,伊拉克战争的进退,都与经济有关。

  尽管布什政府羞羞答答,但格林斯潘老人家却直言不讳地说出公开的秘密,也即伊拉克战争更像是一场能源战争。就像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里的勇敢小孩,格林斯潘在回忆录《乱世:新世界中的冒险》中大胆揭露了布什政府发动伊战的根本原因:石油。

  伊拉克人的失望难以掩饰

  格林斯潘的话让白宫彻底郁闷了,因为他说的话可信度非常高。在那以后,人们记住了格老的说,“我对此感到悲哀,(政府)在政治层面上不便承认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伊拉克战争很大程度上与石油有关。”

  这以后,美国在伊拉克的能源心事,就曝光在了日头下。

  作为副产品,曝光使得其他国家的能源公司得以参与伊拉克的能源重建,而在伊战初期,这只是美国及其他少数国家的“专利”。美军显然也深知能源老板们的心事,将防护重点放在了油田附近。

  问题是,站在阴影里的伊拉克人看得比日头下的人似乎更清楚。曾经遭受过英国占领之痛的伊拉克人越发明白,美国占领的结果必然是,伊拉克人生活在比以往更加贫困、饥饿和压抑的状态下。而最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是,伊拉克有着极其丰富的天然资源,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外国尤其是美国公司来接管他们的油田,而自己却生活在“地平线”下。

  事实上,伊拉克国家安全部长阿尔·恩济就曾公开谴责美国故意拖慢伊拉克重建的速度,而把注意力集中于自私的计划上,尤其是石油开采方面。

  这也是石油开采法案在伊拉克被反复推敲的原因所在。对于伊拉克人来说,石油开采,不仅事关伊拉克的经济振兴,也事关伊拉克的社会安定。在当下的伊拉克,派系之争的关键,就是石油利益的分配,如果不能很好分配利益,伊拉克的稳定就是水中之月。

  这还是美国放开伊拉克石油开采权限的原因所在。美军的占领在伊拉克人心中激起强烈反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比重建伊拉克更热衷于石油利益分配,在伊拉克停水停电成为常态之际,美国的心思却放在敦促伊拉克政府制定一张开发石油资源的“路线图”上,其中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吸引外国投资,而美国能源公司如何有效地参与运作,显然是华盛顿的政客及其背后的能源集团最为关心的。

  伊拉克人的失望是难以掩饰的。曾几何时,美国人信誓旦旦地告诉伊拉克人,他们会带来繁荣、安定、民主、自由,但遗憾的是,伊拉克人不久就发现,民生和经济状况要比萨达姆时期还要窘迫。相反,美国人却得到了他们想得到的主要利益:除掉眼中钉萨达姆,他们的能源公司在开采伊拉克石油方面占了不是一点半点的便宜。

  让美国媒体都觉得郁闷的是,美国发动这场耗资巨大的战争,目的就是为了杀一个人,显得是那样滑稽可笑,也超级可悲。就连对政治不甚精通的一位生物学家都看出了门道,“缺乏电和水的社会很难说是文明的社会,这种生活困难异常。事实上,美国人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是来解放这个国家并给人民带来幸福生活的,这势必会激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不满。”

  伊拉克人有理由恨美国,而美军却没有充分理由在此时离去。在解释离去的原因时,华盛顿闭着眼睛说,伊拉克安全形势已大大好转,尽管巴格达那边依然是爆炸声不断,人们每天出门都要好好地与家人告别一番,因为那可能就是最后一面……而在安全之外,伊拉克经济的举步维艰更是让伊拉克人感到绝望,这也是很多人相信再有十年伊拉克也难以恢复正常的原因所在。

  多少懂得些政治经济学的美国学者也承认,伊拉克安全形势不佳与其经济现状有着很大关系。

  美军此时离开,疑与美国经济形势有关

  其实,美军此时离去,也与美国自身的经济形势有关。

  饭吃了一半就仓促离开,总有迫不得已的原因,也许是有更重要的业务,也许是不想留在最后买单。美国人两条都占上了。

  更重要的业务是阿富汗,也许还有伊朗。

  坚持从伊拉克撤军的一个好处是,白宫可以利用这个时机重申,奥巴马先生极大地减少了美国在海外的驻军,有数据显示,即使向阿富汗增兵,可由于“及时”地从伊拉克撤军,会在事实上使得美军在两国驻扎的总人数,从奥巴马接任时的17.7万人降到14.6万人。

  同样重要的是,美军撤离伊拉克之后,对伊拉克的投入将会大幅度减少,而多余出来的银子,则完全可以部分地用于阿富汗事业。鉴于美国的经济形势,在保持伊拉克投入的同时增加对阿富汗的投入将是很难在国会过关的。

  对奥巴马来说,真正重要的是阿富汗。伊拉克战争虽然也同样轰轰烈烈,但那毕竟是小布什惹下的麻烦,而始终反对伊战的奥巴马早已占得道义和政治上的先机。换句话说,即便美军走后的伊拉克长期处于水深火热,貌似也赖不到奥巴马头上。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在撤军的讲话中,奥巴马反复提到他并不喜欢的布什先生。

  相反,阿富汗却是奥巴马的承诺。还是在竞选时,奥巴马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淡出伊拉克,重点关注阿富汗的主张,上任之后,更是在阿富汗问题上大做文章。而今,为了确保在阿富汗问题上可以交出满意答卷,撤出伊拉克就是必须的了。

  而伊朗则是另一种考虑。就目前美国的实力而言,打两场以上战争显然是力有不逮。从美国和伊朗的僵硬关系,乃至以色列的磨刀霍霍来看,美国与伊朗发生冲突的概率不小。为了预防可能的冲突,从伊拉克战争撤军就有了腾挪的战略深意。

  更主要的原因,是美国人不想负责任,也负不起这个责任了。经过这么多年的鏖战,付出超出想象的代价,最终却发现没有什么改变,这是让美国人感到空前郁闷的事情。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近年来,美国就一直在推进脱身之法,也即“伊拉克化”。简单地说,就是后事都由伊拉克人自己去管,美国人则甩手不干了。

  奥巴马的演讲可谓最好的注解。在宣告“自由伊拉克行动”已经结束时,号召伊拉克人民担起保卫自己国家安全的责任。话锋一转,他对美国人说,伊战结束意味着现在是所有美国公民团结一心、共建美好生活的时候了,而目前最紧要的任务是重振美国经济,使数百万失业的美国公民重回工作岗位。从这种意义上说,结束伊战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而此时美国的最大利益是,甩掉包袱,编织钱袋。

  国内经济建设,已成奥巴马当务之急

  无独有偶,就在撤军之日,8月31日公布的一份民调结果显示,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民众中的满意度创新低,超过半数的受访人不满奥巴马的工作。而最大的不满,是来自于国内经济的萎靡不振。

  在投入了上万亿美元进行经济刺激之后,包括奥巴马在内的美国人都相继发现,美国的经济形势并没有明显改观,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这使得近期“二次探底”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也彰显了奥巴马的执政危机。也就是说,如果美国经济不能有所改观的话,不但民主党可能会输掉中期选举(尤其在众议院),而且奥巴马的连任也将很成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不再继续为伊拉克战争买单,成为奥巴马政府的当然选择。

  奥巴马有些急了。这不,在关于伊拉克撤军的讲话中,奥巴马大谈的是美国经济,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但却有着内在的深刻联系。有消息显示,奥巴马不久可能会公布刺激经济增长的新措施,旨在挽回流失的民意支持。

  基于这种考虑,奥巴马政府也有必要对中美关系进行调整。无论是实现出口倍增计划,还是强化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合作,中国都是美国不可忽视和怠慢的对象。

  而从奥巴马坚持撤军来看,缓和对外关系,集中精力抓国内的经济建设,已成奥巴马政府的当务之急。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升级与中国的紧张关系,就显得既不明智,又有些莫名其妙了。

  从巴格达到华尔街,再到北京,看上去远,其实很近。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