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迪士尼中国副总裁唐军已离职 接任者来自戴尔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4日 01:11  21世纪经济报道

  孙小林

  9月3日,本报从接近迪士尼中国公司的权威渠道获悉,迪士尼中国事务高级副总裁唐军在今年3月份离职——此前的9月2日,新华网发布消息称唐于8月底离职。

  华特迪士尼(上海)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向本报记者确认了这个消息。华特迪士尼(上海)有限公司,是全球知名的传媒娱乐企业华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的中国区公司。

  华特迪士尼公司(以下简称“迪士尼公司”)发给员工的内部通告表示,唐的离任是因为“谋求其他志趣和发展”。

  记者多方获知,唐的离职直接原因是他与迪士尼的合同2010年3月份到期,但已为迪士尼服务了17年的唐军离职仍让业界惊讶,尤其在迪士尼浦东项目谈判进入后期阶段。

  此前,这个自始至终伴随着迪士尼中美双方浦东项目谈判的唐军,被迪士尼总部认为在谈判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唐的离职或没有影响到迪士尼大中华区公司的运作,来自戴尔公司的继任者裴逸群也已经到位,出任华特迪士尼(上海)有限公司政府事务高级副总裁。

  进一步消息显示,迪士尼中国公司的团队,从今年3月份也通过招聘等手段,进一步充实了部分重要岗位。

  如今,被称为“谈判高手”的迪士尼美方谈判团队仍然在和中方“角力”,这个几乎不为外界熟知的谈判团队,正试图将“迪士尼频道”逐步落户中国。

  此前,随着迪士尼上海中方政府层面的公司——申迪集团的成立,有消息称迪士尼浦东项目即将11月份动工。

  在迪士尼待了17年

  在唐离职时,迪士尼谈判进入尾声,外人看来,其伴随着整个谈判过程,接下来将是收获果实的时候,为何选择此时离职为外界所瞩目。

  唐军的经历可谓较为顺利,上世纪80年代曾在上海影视单位做翻译工作,大约在1989年到美国取得绿卡。到了1993年,他在美国ABC广播公司工作,后来ABC被迪士尼收购,随之进入迪士尼公司。

  这也意味着,从1993年开始,唐军已经为迪士尼服务长达17年之久。

  ABC被迪士尼收购后,唐军顺理成章地成为迪士尼公司的中层,由于唐英文较好,并且有在ABC工作的经验,加上熟悉中国国情,因此被任命为中国事务副总裁。

  此时,迪士尼公司方面已经与中国以及上海就迪士尼乐园项目进行了接触,唐一直参与其中,并直到今年3月份离职。

  于是,唐成为空中飞人,经常往返于上海和美国之间,迪士尼在中国有三个代表处,上海、广州、北京,其中总部位于上海。

  事实上,对于唐军而言,最主要的工作或者是与政府打交道,“迪士尼上海项目主要是政府关系。”一份迪士尼美方报告这样说。

  比如,为了更好地和上海方面进行迪士尼项目的接触,在唐军任期内,迪士尼中国总部搬迁到了上海,以显示对上海项目的重视。

  不仅如此,有关唐军的新闻大多都是和中国各地的政府官员会面的新闻,这也显示唐军工作的重要性,为迪士尼在中国的扩展做各项推动工作。

  后来,唐军升任迪士尼公司中国事务高级副总裁,负责协调管理迪士尼公司在中国的所有业务,他同时负责迪士尼与中国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络事务。

  但这里所说的业务不仅包括负责迪士尼上海项目的谈判本身,还负责迪士尼英语、迪士尼媒体等一系列事务在中国的推广运作等,所以上述内部知情人士称唐一直“很忙”。

  比如,在迪士尼工厂问题上,针对迪士尼产品遭受侵犯劳工权利的指控,唐军就在不同场合做了解释,认为该公司早在1996年就建立起劳工行为监督系统。

  接近唐军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唐为人较为低调,在媒体上出现的次数也不是很多。

  对于此次离职,迪士尼内部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唐军最后一轮合同2010年3月期满,之后并没有续约。

  这也意味着唐军在3月份就已经离职,而不是此前媒体传言的8月底才离职。

  在唐离职时,迪士尼谈判进入尾声,外人看来,其伴随着整个谈判过程,接下来将是收获果实的时候,为何选择此时离职为外界所瞩目。

  对于离职是由于“准备谋求其他志趣和发展”的说法,记者多方求证,但未得到明确的答案。

  9月3日,记者曾试图联系唐本人,了解具体离职原因,但一直联系不上,未有结果。

  接任者来自戴尔公司

  加入迪士尼之前,裴逸群担任戴尔公司亚太区政府事务和公共政策常务总经理,并先后在宝洁等公司工作。

  唐军在3月上旬离职,继任者也随之上任。

  3月24日,毕业于美国丹佛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裴逸群,被迪士尼公司总部任命为大中华区政府事务高级副总裁,其主要责任区域包括北京、上海、香港、台湾和其它业务相关的城市。

  加入迪士尼之前,裴逸群担任戴尔公司亚太区政府事务和公共政策常务总经理,并先后在宝洁等公司工作。

  裴逸群将主要负责迪士尼公司在大中华区与各级政府的战略合作关系,裴逸群也将和张志忠一道成为大中华区的两大高层。

  张志忠是华特迪士尼公司大中华区行政总裁,原就职于强生中国公司,2004年加入迪士尼中国公司。

  “对裴女士的任命表明了我们对建立与各级政府的合作与加强战略关系的重视和承诺。”华特迪士尼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首席法务官兼秘书长 Alan Braverman在裴的任职上说。

  裴逸群目前取代了唐军的工作,华特迪士尼(上海)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也向本报记者确认了这个信息。

  不仅如此,伴随着继任者的到位,迪士尼中国公司也相继补充了部分其它重要职位的人选。

  据了解,现在迪士尼在中国内地共有三家代表处,北京、上海、广州,共有约600名员工,其中上海为总部,全称为“华特迪士尼(上海)有限公司”。

  除了迪士尼中国总部外,消费品部亚太总部,互联网部门在华总部都设在上海。

  迪士尼公关部向本报记者表示,三个代表处都涉及到迪士尼五项主要业务,“并没有哪个地区侧重哪个业务的说法”。

  由于迪士尼浦东项目开工在即,迪士尼上海方面不断招新,这让外界产生诸多联想,是否代表上海总部下一步有新的动作?

  据本报了解,迪士尼项目用地于今年7月交付使用,迪士尼7条配套道路中的2条道路新建工程计划于今年10月开工。

  目前,外围已经启动,包括迪士尼湖等已经招标,“预计2010年10月开工,建设周期11个月,即2011年8月竣工”。上海城建集团一名工程师就告诉本报记者,该公司旗下的隧道股份(600820)和旗下一个设计院就中标了迪士尼外围一个项目。

  而随着迪士尼中方公司——上海申迪集团的成立,或标志着迪士尼将进入实际建设阶段。

  个个都是谈判高手

  迪士尼美方谈判人员也会“调换人员”,“这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美方谈判人员并不固定”。

  9月3日,面对记者的采访,上海城建一名工程师赵抗卫,并不愿过多谈及美国谈判人员——上海城建中标了迪士尼外围一个项目,参与了迪士尼项目的咨询。

  这背后是美方谈判代表的神秘,此前,外界对迪士尼中方谈判代表和智囊或多或少有部分了解,但对美方谈判代表却一无所知。

  在何建民看来,“迪士尼美方谈判人员个个都是谈判高手。”何告诉本报记者,何是上海迪士尼项目的评审之一,亦是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

  唐军就是参与谈判工作的其中一员。

  在唐军离职之后,华特迪士尼(全球)公司主席Andy Bird在给公司员工的电子邮件中也毫不吝啬对其的赞扬:“唐军先生为迪士尼在中国上海建立一个主题乐园和度假区的项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唐不可谓不劳苦功高,香港政府与迪士尼谈判起始于1998年,1999年10月谈判结束,仅用了1年,而上海却谈了超过10年,唐一直参与谈判相关工作。

  在美方谈判代表的具体组成中,本报多方了解到,迪士尼美方谈判代表中,包括来自迪士尼美国总部、亚洲区公司、大中华区公司的人员等。

  唐军就来自其中的大中华区公司。

  但唐军一个人是不够的。据本报了解,迪士尼方面的影视与中文频道,上海方面没有审批权力,权力在中央政府,所以迪士尼方面引进了深谙中国文化的张志忠来进行频道方面的谈判——张志忠现任华特迪士尼公司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

  而频道的落地正是浦东迪士尼整轮谈判中的核心难点。

  目前,迪士尼集团几大业务——电影娱乐、媒体与网络、主题公园、消费产品等,除直接运营电视台外,都已在中国落地。

  迪士尼美方谈判代表一直希望上海方面能够在迪士尼影视作品、迪士尼中文频道等方面给予支持。

  这成为迪士尼美国方面最艰难的挑战,但结果是,上海方面为了获得大股东权利也表示适度支持。

  不过,到目前为止,对于迪士尼频道能否落地,是否是迪士尼谈判团队当前最大的任务仍不得而知。

  华特迪士尼(上海)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也表示将尽快对本报记者的相关采访问题给予回答,但到本报截稿为止,仍未收到答复。

  迪士尼谈判过程中,并非只有上述几个代表,中美双方共有谈判小组高达“六七个”。

  这些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的谈判项目,涉及到诸如双方出资股权比例和出资形式、员工的工资水准、供应商国别选择、贷款融资成本的分配诸多内容。

  而且,即使谈判小组已经确定,但不代表迪士尼美方谈判人员不变。

  何建民就透露说,迪士尼美方谈判人员也会“调换人员”,“这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美方谈判人员并不固定”。

  比如,对上海建设迪士尼乐园一直持乐观态度的迪士尼负责人韦尔斯在上世纪90年代一直支持与上海进行谈判,并主导谈判,因此谈判进展得较快,但1994年韦尔斯遭遇飞机失事,迪士尼也因此发生了重大人事调整,谈判就此中断。

  应该来说,这支谈判队伍为迪士尼争取了不少的利益,在接下来的谈判中,迪士尼美方这批“高手”的身影逐步体现出来了。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在迪士尼与上海频繁接触的时候,迪士尼代表团亦先后6次考察广东珠海,表示对该地区有兴趣。

  这给了上海方面很大压力,但到了后来,迪士尼方面并于后来宣布在香港建设迪士尼乐园,上海方面失败。

  “这次失败的时间是2000年之后。”赵抗卫告诉本报记者。

  但迪士尼美方谈判团队一直在和中方接触,释放可能投资的机会,之后才有了迪士尼和上海方面的再一次谈判。

  事实上,迪士尼和上海方面的谈判在2007年就基本谈完,上海方面一直想签约,但迪士尼谈判代表却表示要申报核准之后才能签约。

  但申报核准却是国家层面的事情,因此直到2009年国家发改委核准,双方才宣布迪士尼正式落户上海,并签约。

  这一过程让何建民感觉到迪士尼美国谈判方的经验丰富,比如中国方面最终在以出地、划拨资金、商业贷款等方面做出一定付出,换来了中方获得股权大股东地位。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