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CPI统计体系也该改进一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3日 02:40  京华时报

  ■资本论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特约评论员 易宪容

  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发布PMI数据后,按惯例,8月份的宏观数据近期也将公布。由于8月蔬菜食品价格持续走高,加之粮食价格攀升预期强烈,多位专家预测,8月CPI同比涨幅可能再创新高。

  不过国家统计局历次公布的CPI数据,与现实生活对物价变化的感受相差较远,这是为何?是统计的原因还是居民的个体原因?那未来CPI数据会向上走还是向下?CPI作为宏观经济判断最主要的指标,如无清楚的认识,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与个人,就不容易真正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

  研究表明,国内以食品为主导的CPI体系无法真正反映消费物价水平的变化,当前CPI与居民感受有差异,就与CPI统计体系导致的失真有关。这也是笔者多年来一直在质疑的问题,但至今改进仍十分缓慢。

  如果不对这个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当前CPI体系进行改进或改革,那宏观决策的风险会很高。

  不管承认不承认,价格上涨基本上是与货币过度发行有关的。当过量的货币追求一定的商品时,其价格上涨是必然的。有人可能会问,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在2008年以来都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过度发行货币,但其国内价格为何不会快速上涨反而面临通缩的风险?为何中国的货币发行过度其价格就会上涨呢?

  我们应该注意,日美货币过度发行后其国内价格水平之所以没有快速上涨,就在于经济全球化及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日美发行的大量货币并非仅停留在国内市场,而是通过国际金融市场流向全世界回报率更高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日元为主导的利差交易,还是2008年以来以美元为主导的利差交易,都是让日美发行的大量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快速流动,而又让全球大量的价廉物美的消费品进入日美消费品市场。这就是日本物价水平一直处于低位的主要原因所在。

  中国情况则与日美有很大程度的不同。一是中国的金融体系开放度较低,如果中国信贷过度增长,它是无法流向国际金融市场的。二是尽管中国经济的全球化程度不低,但仅是整个国际经济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尤其是中国不少地方经济发展程度低,它是无法在整个全球经济分工体系中获得最便宜的资源与产品的。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信贷过度增长对国内商品价格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在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采取比美国力度更大的救市政策,信贷增长已过度到无可复加的程度。2009年的信贷增长高于前三年的总和。尽管2010年的信贷增长有所收缩,但是仍处于一个高位增长区间,即其新增贷款仍然是2007年的两倍以上。当大量信贷从银行体系流出,必然推动国内商品的价格快速上涨。这种推动先是表现为2009年国内资产价格快速上涨,无论是股市还是房市都是如此,然后逐渐传导到消费品的价格上去。

  当政府对疯狂炒作的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整,大量的流动性开始流向不同的商品领域,疯狂地炒高各种商品价格(如大蒜等),同时,租房价格也开始大幅上涨。由于前期资产价格(如房价)和一些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也必然传导到劳动力市场导致工资上升,各种物价上涨压力加剧。再加上今年国内外自然灾害增多,不仅直接加剧了食品价格上涨压力,也会推动下半年一些农产品价格进一步高位运行。

  也就是说,国内信贷的过度增长,必然推动国内的价格水平全面上涨。先是推动资产价格上涨,然后开始进入不同的商品领域及消费品。特别是政府要挤出房地产泡沫时,国内大量的流动性进入不同的商品领域推动消费品的价格全面上涨。只不过,在民众已真切地感受到了物价上涨后,由于国内CPI统计体系的缺陷,这种消费品的价格全面上涨无法反映在CPI指标上。

  昨天,新华社报道称,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近日在与媒体记者的交流中,已透露了一些统计改革的新动向、新打算,笔者希望CPI统计体系也改进一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