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行业人士不看好中化竞购Potash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2日 11:11  一财网

  9月1日,多位钾肥行业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不看好中化集团参与收购Potash,最主要因资金实力不济,且钾肥产能将面临过剩局面。

  在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8月下旬向加拿大钾肥企业Potash股东发出386亿美元收购意向之后,全球钾肥企业及业内都在关注此事进展。

  一位不具名人士透露,中化集团一年的利润总额估计在100亿元左右,“假如用400亿美元甚至更多的现金去收购,意味着企业要付出几十年的利润,才可补上收购成本。”截至2009年底,中化集团总资产约为1700亿元。

  另一位未透露姓名的行业资深专家表示,如必和必拓成功收购加拿大钾肥,只有把钾肥的年度FOB价定在不低于450美元/吨的基础上,才可能获得合理回报,尽快收回收购成本。届时各地钾肥企业将会为了获得巨额利润而迅速将这种成本极低的产品扩产。一旦市场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价格又会下跌。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分会原会长魏成广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2008年全球钾肥价格暴涨后,当年各钾肥需求国都没有按原计划订货,原先5000万吨的订货量只销出去了一半。

  2008、2009年,我国进口钾肥量分别为514.2万吨、198.32万吨,基本回到了2004年以前的水平;钾肥价格也从2008年8月的每吨4600元跌至如今的2500元左右。

  2009年,中化集团的子公司中化化肥(00297.HK)就因为上一年进口的高价钾肥销售亏损和库存跌价损失,导致营收下挫40%,净亏损达到 14.44亿元,出现了10年来的首次业绩下滑。

  有外媒透露,必和必拓在写给Potash股东的信中,还专门提到了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对钾肥的需求,鼓吹钾肥需求的乐观前景。

  魏成广就此表示,中国钾肥的需求会继续增长,但是中国的自身产能也在快速提升,海外公司不能以“中国需求”作为卖点来混淆是非。

  有行业人士也指出,我国钾肥的真实需求是每年1000万吨上下;但一旦价格暴涨,采购量必将大幅下降。

  2005-2009年,中国钾肥产能分别为207万吨、234万吨、249万吨、320万吨、573万吨,正在快速增长。加上相关企业在境外建设的钾肥项目,境外开发钾盐项目累计产能将达800万吨,这些项目最迟将在10年内建成。

  魏成广进一步指出,全球钾肥市场在未来不长时间内,也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玻利维亚、巴西、刚果等国家都在发展自己的钾肥工业,不再是一两个大企业能轻易把持和控制。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