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毕晓哲:穴居不过是个躲避高房价的铠甲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2日 03:43  每日经济新闻

  毕晓哲

  在郑州市秦岭路北段一院落,每天闲暇时,64岁的陈新年都会带上矿灯、戴上头盔,身穿迷彩服,拎着抓钩、盆,走进挖掘出的巷道里,向前掘进。为了给妻女挖地下居室,老人说他已经挖了整整4年,目前已挖掘出50平方米的空间,初步实现了住人构想。“我们爱跳舞,没事的时候就跳一会儿。”采访中,这对年过半百的老人,踩着激扬的鼓点,在地下室翩翩起舞。

  (《大河报》9月1日)

  前一段时间电视连续剧《蜗居》热播,着实揭露了当前城市中高房价的现实。而后,在某些城市房价高企、每平米几达2万余元时,在“蚁族”群体中又兴起了一天租金仅6元的“箱居”(即住人集装箱)。后来,北京等地又有颇具眼光的开发者搞出了一种“胶囊居”,狠狠地寒碜了高房价一把。而这位以日日掘进地下通道和空间的方式,避开地上面积空间和高房价,“巧妙”地在地下开辟“居室”的退休矿工,我们不妨称为“穴居”,也不妨幽默地认为这位退休老汉的举动,实际上就是现实无奈之下,为躲避高房价而给自己穿上的一个防护铠甲。

  如今房价虚高,百姓购房与租房之艰难,从这名退休矿工挖地造房的身影中可见一斑。在现实的无奈面前,中下层百姓“住得稍宽一些”的美好愿望就只能徒劳地化为泡影。

  然而,再厚实的地下洞穴,也无法完全避开现实中的逼仄和无奈。首先,理性而言,这样的地下居室未必“合法”,看似获得了暂时的居住方便,但未必不是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的麻烦。也许地上的建筑物属私人所有,但房子上的一定空间和房子地下除法定审批的地下室之外,再往高处和低处说,理论上都属于国家所有。在城市市区地下开辟一个“洞穴”来居住,规划、建设部门、地震、防空、消防部门在知悉后未必不来“找事”。不花钱住上了地下居室,却很可能躲不过执法部门的频繁查处。

  其次,即使获得了免费的地下居室,别忘了有些问题可不是挖洞就能解决得了的。医疗问题上“看病贵、看病难”并未根本解决,教育不公、子女和孙子女的教育成本依然令人焦心。再加上类似于“豆你玩”、“蒜你狠”和“姜你军”式的物价……即使退休的矿工老汉“躲”到地下,穿上“洞穴”式的马甲,也未必能安居乐业。

  房价之高,竟然将人“逼”到地下通过“穴居”才能找到“幸福”,这显然不是正常的社会现象,也应引起有关方面重视和反思。

  目前,全国各地空置的住房达到传言中的6500多万套,这既是对资源的一种虚耗,也难以体现温家宝总理“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的精神。但愿在重拳治理囤房炒房之下,这样的“穴居”现象不会再现。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