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经济宏观调控仍需谨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2日 01:45  北京商报

  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7%,比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落后首度回升。PMI指数高于50%的强弱分界点,表明经济增速回落势头放缓,相关专家分析表示,中国经济不会出现深度回调,但8月PMI回升属于季节性反弹,不能作为经济再度回升的信号,未来宏观调控仍需谨慎。中金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即表示,由于外围经济恶化、通胀压力上升,相信政策的灵活性将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从PMI各分项指数看,8月购进价格指数大幅提高10.1个百分点,成为PMI回升的主要动力。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购进价格指数提高的10.1个百分点,主要是由钢铁、水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所带动,预计未来持续涨价概率较小,终端真实需求并未大幅增加。2005-2009年的8月PMI平均值比7月提升0.7个百分点,对比来看,此次反弹力度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仍然属于季节性反弹”。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表示,8月PMI反弹主要是季节波动的结果,而非实体经济驱动回升,“PMI指数总体指向经济偏弱”。

  事实上,此番PMI指数引发强烈关注,正是源于市场对中国经济未来“偏弱”的担忧。二季度以来经济增长率回落,加剧了市场对经济未来走势的担心,对此,李慧勇表示,“PMI已经趋稳,经济下滑速度已经明显放缓”。

  从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今年以来,出口恢复,消费平稳增长,即便是有所回落的投资增速,增长水平也超过了20%,“中国经济不会出现深度回调”成为相关专家的一致判断。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2.2%,比上月上升1个百分点。“从出口订单指数提升幅度看,未来出口存在继续超预期的可能。除了季节性因素,国外需求的回升也是带动出口订单指数提升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表明,经济增速回落速度已经明显放缓。”李慧勇表示。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理论室主任刘霞辉也指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困难时期已经结束,国内需求持续增长,加上外贸形势好转和相对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大幅下滑可能性不大。“从各项数据来看,虽然尚未完全回暖,但整体经济不存在深度回调可能。”

  虽然“不会深度回调”,但需要指出的是,“季节性反弹”的8月PMI指数,并不能作为经济再度回升的信号,未来宏观调控仍需谨慎。鲁政委表示,“8月PMI回升,似乎传递出经济景气信息,将令政策转向保增长的调整滞后,加大未来经济继续下滑的风险”。中金的研究报告则认为,相信政策灵活性将增强,财政政策放松、货币政策保持中性不变,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大。

  今年以来,中央多次强调,“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巩固和发展好的经济形势”。商报记者 丁开艳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