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一财经日报:楼市调控如何让民众满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2日 01:15  第一财经日报

  时令进入9月,楼市进入了传统意义上的销售旺季——“金九银十”。严厉的调控政策在执行了数月之后,一些敏感城市的楼市开始告别低迷状态,出现回暖迹象,有些地方甚至已现“量价齐升”的情形。

  在某种意义上,这一轮的楼市调控到了一个颇为关键的节点。四处可见的回暖迹象是否意味着住宅市场未触底即开始反弹,在价格依然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是否会有更严厉的调控政策?很明显,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楼市未来走向有不同的期待。

  偏向市场调节一方的人士认为,楼市的成交量已经连续数月萎缩,目前有些反弹是刚性需求积累的结果,不必大惊小怪、马上又出台新政策;到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大量保障性住房上市与今年上半年新开工的商品房上市时,供应大增,自然会抑制房价上升;而偏向政策调控一方的人士则认为,所谓“刚性需求”是夸大其词的说法,必须继续实施严格调控政策,甚至出台房产税、提高贷款利率等新政策。

  本报在此前的多篇社论中坚决支持楼市调控政策,坚持中国应该立足实业与就业,坚持楼市应该是消费属性为主,坚决反对楼市的“投机化”和“过度投资化”。但同时,我们认为,楼市调控也应该实事求是,例如,明明有刚性需求(首次置业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硬要说这是不真实的,就很不客观。在城市化加速、流动性充裕、低利率、投资渠道不畅等多种外部因素作用下,楼市的需求旺盛是一个客观事实。不正视这个事实,一定要把房价下降多少作为调控目标,反而会陡增短期压力,纵然一时见效(还很可能是“数字游戏”),也很难治本。实事求是的做法是,把楼市调控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系统工作,从各个方面抓落实,一直抓到楼市恢复以消费属性为主的时候,而对于短期的价格波动因素则不必过于紧张。我们相信,楼市以消费属性为主了,剔除不合理的投资投机属性了,保障性工作真抓实干了,自然就不会非理性上涨了。

  因此,我们认为,目前要探讨楼市调控政策何去何从,有必要重温此轮调控新政的实质。新政的目标其实非常清晰,就是要通过抑制不合理的需求来抑制价格的非理性上涨,通过节制过度投机行为来整肃市场秩序,通过扩大住房供应量,尤其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来平衡供需,特别是让中低收入者看到希望。本质上,新政的主要使命并不是规定一个降价幅度,而是要真正解决楼市当中的一些长期性、结构性问题。

  楼市调控走到今天,当个别市场的价格表现似乎与新政期待有所出入,或者说未能完全实现调控目标时,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应对呢?换一个问法,楼市调控该如何让民众满意?我们仍需要形成一些共识。

  共识之一,楼市调控着眼的是既是短期问题,也是中长期问题,调控希望抑制价格上升,但未必要把降价幅度作为调控的本质。调控是一项长期性任务,关键在于落实政策,要有打几年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共识之二,楼市的严厉新政,绝非要置房地产行业整体陷入“冬天”。楼价合理回落并不意味着跌的范围越大、跌的幅度越深就越好。严厉的调控政策,并不影响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支柱行业的地位。尽管目前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结果尚可令人乐观,但一旦市场急剧下行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也绝不可小视。当下的调控政策须以巩固与落实为主,而不宜冲动地再出新拳,以免“副作用”过大。

  共识之三,无论楼市价格发生何种变化,中国都应坚持“以消费属性和消费需求为主”的楼市定位,而不能纵容投机需求。2008年的楼市调控本来已经取得了相当效果,但金融危机之后,各地争相鼓励购房,而对购房者的需求定位却不加规范,导致形成了一轮资金驱动和交易驱动的楼市浪潮,教训是深刻的。抑制投机应该成为楼市的一条铁律。否则,因资产多寡而产生的贫富分化将越加严重。

  共识之四,中国楼市作为一个不完全的市场,“失灵”现象在所难免,这是政府加强调控最有力的理由。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必须改变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如果政府在“托底”方面作为有限,则楼市供需之间的平衡很难实现。

  建立在上述共识的基础之上,我们当可以正视这一命题:楼市调控该如何让民众满意?其实,民众是一个相当庞杂的概念,包含了各类利益主体。而在调控新政的诉求中,更多是指民生的基本福祉如何满足,是指那些中低收入的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如何能够得到切实解决。

  很明显,要让这一部分民众满意,楼市调控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厘清自身职能,充分担当起政府责任,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加强保障房建设;针对商品房市场中的乱象,强化市场监管,整肃楼市秩序,打击“闲置”和“炒楼”等等沉疴。

  归结起来看,楼市调控走到今天,方向正确,目标明晰,下一步应是在秉持共识的基础之上,强调落实政策、细化政策。楼市问题繁杂,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往往会欲速而不达。解决楼市难题,需要决心,也需要耐心。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