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二批光伏电站招标结果出炉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1日 11:53  上海商报

  竞争白热化将竞标价拖入“1元时代” 央企亏本报价意在快速进入

  

  商报记者 林郑宏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在近日举行的给国家第二轮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中,这句话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成了活生生的现实。至今为止,所有竞标项目的最低报价均在1元/度以下,而中电投旗下的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河水电”)更是给出了史无前例的0.7288元/度的报价。

  光伏竞标价进入“1元时代”

  光伏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在近几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今年6月中旬开始的第二轮光伏电站招标项目,则更是吸引了50家企业参与,其中不乏中电投、国电电力华能国际等央企巨头,同时也包括了民营企业中的光伏明星如赛维LDK和无锡尚德。

  据悉,本轮招标共有13个项目,其中30兆瓦的项目2个,分别位于宁夏青铜峡和青海共和;此外11个项目均为20兆瓦,分别位于陕西榆林靖边、甘肃白银、内蒙古阿拉善、新疆哈密、新疆吐鲁番等地。而总的装机容量达到了280兆瓦,较去年的首轮光伏电站招标项目的装机容量扩大28倍。

  但是项目大大扩容并没有带来竞争的减少,相反地,所有项目都遭到激烈争夺。据相关人士透露,招标现场最热门的内蒙古包头20兆瓦项目,投标人总数达到了16家。即使最受“冷落”的内蒙古阿拉善项目,也有7家企业投标。而其他项目,竞标者普遍都在10家左右。

  于是,在135份标书的“密集轰炸”之下,本轮光伏电站招标的竞争趋于白热化:13个项目的最低竞标价均被压到了1元/度以下,较首轮敦煌电站1.4元/度的平均水平大幅下降。其中黄河水电更是以0.7288元/度的报价震惊四座,创造了光伏招标历史上的绝对地板价。

  央企国企竞争不计成本杀入

  不过,0.7288元/度的价格却引来了业界的广泛质疑,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就指出,黄河水电的这一报价肯定亏钱。“按照业内较低的价格水平,太阳能组件每瓦需要8元以上、钢体支架2-2.5元/瓦、控制器1.2元/瓦、电缆1元/瓦、人工安装费用至少1元/瓦。这样算下来,每千瓦投资都在12000元以上。”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也认为,按照目前的竞价计算,此轮招标涉及的部分项目预计要17-18年才能实现盈利,而这些项目的特许经营期也只不过是25年。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招标的13个项目中,投出最低价的企业中有12家是央企或有央企背景,而央企本身也占据了竞标总数的七成以上。因此有分析观点指出,央企为了快速进入光伏企业,都不惜以低价站稳脚跟,其所考虑的出发点并不是商业利益。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只有央企和国企才具备如此雄厚的实力来支撑长达十几年不盈利的项目。

  但是抛开商业竞争合理性的问题不说,本次招标将光伏发电带入1元时代,却是具备重要意义的。有分析人士指出,此前多数光伏项目不能普及,主要原因是成本偏高,而国家财政的补贴又非常有限。但是近年来光伏招标的开展,却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这一关键问题的解决——资料显示,国内首批获批的4个太阳能发电项目中标价格均在4元/度,而2009年光伏招标的中标价已经降到了1.09元/度。“光伏发电进一步降至1元以下,意味着其今后在国内的发展将不可限量。”

  新闻链接

  专家纵论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

  商报记者郭久葳

  普华永道上海世博圆桌会议系列之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与中国机遇”日前在上海世博会世界贸易中心协会馆举行。

  会议介绍了目前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主要政策法规,分析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政策导向和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并以“东海海上风电直供世博园”为切入点,探讨风机制造、风场开发、智能电网技术等风电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以及私募股权投资所扮演的角色。会议还从上游新能源开发和下游节能终端应用两条主线,阐述了目前光伏产业的现状、瓶颈和前景,以及降耗节能产品在中国和海外市场的差异化发展策略。

  国内大型光伏企业晶龙集团副总经理曹敏表示,目前中国的光伏制造占全球近半的市场份额,未来将进一步上升至2/3左右。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国内光伏企业体格更加健壮。一是制造成本更低,如行业龙头保利协鑫宣称目前的多晶硅成本已经到了30美元以下,二是规模迈过GW级(百万千瓦),如晶龙旗下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晶澳太阳能今年的产量预计为1.35GW。中国光伏制造的低成本优势已经迫使欧洲的光伏企业正在逐步向东南亚和中国转移。

  曹敏透露说,目前太阳能光伏市场已明显回暖,硅料价格回升至70美元/公斤以上且产品供不应求,各大多晶硅厂商的订单都很饱满。

  在关于风电产业发展的问题上,德劭集团股权投资团队的成员之一王静波介绍说,2006年以来,由于中国风电制造业的崛起,全球风电成本快速下降。风力发电60%的成本在风机,现在国内设备制造商达到60-80家,产能过剩,因此面临行业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具有规模优势的金风科技华锐铸钢被看好。

  普华永道中国区能源、公共事业与矿业行业的主管合伙人崔志义认为,随着政府陆续出台多项措施,企业应该在社会责任及会计、融资等实务层面“倡导绿色能源”,而普华永道在新能源产业资本市场的融资、并购交易等操作实务具有优势。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