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访原国务院特区办特区司司长黄太和:特区的特要靠自己来创造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6日 08:4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耿雁冰

  实习记者 谢文兴北京报道

  “条件艰苦,大家的印象特别深刻。”8月25日,原国务院特区办特区司司长黄太和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当时特区没有办公室,夏天就坐在棚子里,听着深圳市委书记摇着扇子汇报工作,对于这批如今已是60岁以上年龄的特区办老领导来说,已是久远的回忆。

  黄太和从1985年初调入特区办特区司工作,一直到1998年特区办和国家体改委合并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办。这13年,也正是经济特区从粗放时期打基础,到发展外向型经济,最后产业提升的发展时期。

  在此期间,黄太和仅去深圳调研就跑了一百多次,把下面反映的问题带回北京汇报。

  黄太和表示,特区的特要靠自己来创造。他不同意特区终结论,认为现在对于特区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期。

  特区起步承受巨大压力

  《21世纪》:“经济特区”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今,但是从内容和内涵上来说,是不断发展的过程,从打基础到发展外向型经济,再到这几年的稳步发展,您觉得怎样去概括特区的变化?

  黄太和:中央制定的特区政策扶持,对于特区的起步和初创时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创立经济特区的时候,基本上是白手起家,是荒地一片,什么都没有,特区资金、技术、经验、人才都非常缺乏。

  但这些问题都逐步得到了解决,比我们预期的要好得多。只用了十几年,一个海边的渔村,变成了现代化的工业城市。这种速度可以说在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建设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因此引起了国内外很多的关注。

  《21世纪》:特区建设的过程中,每一步都遭受了非议甚至政治风险,在改革的过程中承担了什么样的压力?

  黄太和:建立特区过程中,基层第一线的领导者和工作人员确实承担了很大的压力。一个压力来自于缺乏经验,自己没干过,国外也没有找到相关的例子。社会主义国家没有搞过经济特区建设,这是当时面临的最大的困惑和困难。

  由于没有先例可循,心中就没有底,就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没有毒,心中没有数。当时特区建设者们对于特区这套方法能否行得通?制定吸引外资政策,外资能不能引进来?想增加出口,国际市场能不能打开?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也承担着很大的风险。

  当年我们在搞特区工作的时候,经常为引不进外商来进行投资而感到焦虑,为没有资金建设基础设施而非常着急。外商来投资,电又供不上,工厂生产出来要运输,你没有道路,没有港口,这些都是困扰我们特区建设者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两次“南巡”坚定特区信心

  《21世纪》:当年的特区建设者,对当年小平同志南巡的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南巡的背景是什么?

  黄太和:小平同志第一次南巡是1984年,当时我还没到特区办工作,根据老同志讲,那次小平同志南巡,对坚定特区建设者们的信心,起到极大的鼓励和推动作用。

  1980年开始建设特区,当时规模还比较小,宝安县工业产值还不到1个亿。到1984年又建了几个厂子,深圳工业总产值大概也就是几个亿的样子,这样就有压力了,疑惑我们这样干行不行。

  小平同志到深圳,对特区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他是视察完珠海、深圳,回到广州,大年三十那天,为深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21世纪》:1992年特区遇到了什么困难?

  黄太和:当时外商投资有一定下降。当时特区的发展也走入了低谷期,特区的日子比较艰难。外商有撤资走的,有的本来谈判好签了合约取消的,而且产品的出口别人也不要了。

  当时有一些人又在怀疑,特区继续搞这样一套,行不行得通,是坚持搞市场经济,还是回归到计划经济的路子上去,也有不同的争议。

  小平同志又一次到特区的时候,觉得特区的发展很有生命力。所以小平同志最后肯定了,特区要继续办,继续放开,而且讲了特区是姓社,不是姓资。我们搞特区的思路是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这使我们澄清了认识上的不足。

  1992年之后,国外看到我们中国经济改革的决心,这样就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外商投资高峰。实际上此后,特区对于外资引进的力度更大,发展速度更快。

  现在的特要靠自身

  《21世纪》:从20世纪开始,国家从外向型经济结构向内需型经济结构转变,特区怎么面对这种经济形势?

  黄太和:我认为这对特区来说,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当时办特区,为了创汇我们曾提出“外销比例”,外商来中国投资就是看中我们的市场,但为了创汇,就要逼着他到外面去销售,一般我们规定产品必须70%外销。

  同时,只有部分产品才能内销,有些产品内销还需要经过批准,像家电,录像机、电视、收录机、电冰箱、空调,想内销还需要“内销证”。现在都放开了,这个市场对外商的吸引力更大了。

  但中国的市场内需跟过去不一样,生活需求的多样性对产品品质的要求比过去更高。这就要求特区的生产性企业,要进行产品结构、工艺、技术的调整,而且要加强创新的力量。外部环境强迫特区的企业要更上一个水平。

  《21世纪》:特区之所以为“特”,是因为拥有其他地区没有的特殊优惠政策,下一步,特区该怎样“特”下去?

  黄太和:现在特区的特殊政策,主要分两大类:一是为了解决特区建设初级阶段资金上的困难,给了减税让利的政策,二是管理体制上赋予比较高的自主权。

  在经济照顾上,因为现在特区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这部分可以弱化。比方说一些减税让利的政策,可以淡化一些。另一方面,就是加强简政放权上。这方面的一些特殊政策,根据现在的发展,和特区先行先试的要求,要继续给特区以支持,发挥特区这块试验田的作用。

  《21世纪》:在哪些领域,特区可以继续作为试验田?

  黄太和:完成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还有很多深层次的改革问题没有解决。在这些方面,应该让特区有一定的空间进行先行先试。比如建立廉政高效的政府、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解决住房难的问题,还有一些群众的公益事业,改革的成果让更多人享受,解决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这些方面都还没有解决。

  特区能否进行尝试,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给全国提供一些经验,我觉得这些是特区可以做的。

  特区有被赶超的压力

  《21世纪》:现在国家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载体,实行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的综合性试验,这些“综改区”的发展思路与30年前的“经济特区”发展思路有什么不同?

  黄太和:这些试验区的特点,就是强调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以前改革是在点上突破,周边地区考虑得比较少;现在是整个区域性协调发展。前不久发改委出台了十几个地区性的经济发展发展方案,大片的区域性规划,应该说比我们当年思路更开阔,考虑问题更长远。

  《21世纪》:现在讲区域协调发展,其他地区渐渐赶上,特区会不会被超越?

  黄太和:特区存在被赶超的风险,特区人应该有一定的压力。国家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虽然不是特区,但它们的发展都很好。广州、天津、上海、大连、青岛、武汉等这些开发区的发展水平也不低,从它的产业结构、吸收外商的规模、财政收入、出口创汇、出口量这些指标都不错,应该说这些后起之秀,追赶的速度也很快。

  特区作为一个现行的改革开放试验田,不仅仅是把特区这一块地方建设繁荣,而是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新鲜的经验,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都是我们的财富。

  《21世纪》:现在很多学者提出,未来特区怎么办?和其他地方比,特区的优势不再明显,对此你怎么看?

  黄太和:这是摆在特区面前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区现在面临一个巨大的压力,高处不胜寒。你现在站在高点,人家都看着你。你要保持先进的话,要继续保持前进。

  现在特区要继续特下去,这个特,不是像初期一样,靠中央给的一些减税让利的优惠政策,而是要靠特区本身不断的改革,形成一种特殊的经济运行管理体制,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环境,这才是特区以后发展的重点。

  现在特区的“特”要靠自己创造不一样。特区要靠自身的力量,深化改革,破除旧的常规,建立起一个新型的运行体制。比方说,管理是不是高效、政府办事是不是快捷。

  我不同意现在这种“特区终结论”,我反而认为这对于特区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下一步建立市场经济,需要不断完善,还有很多改革要做。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