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特区新使命:变革再启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6日 00:48  21世纪经济报道

  核心提示:30年前,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横空出世;30年后,他们分别收到了中央派下的大礼包——在横琴新区列为国家战略的同时,也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畴;深圳和厦门经济特区也都扩容到全市。

  回到历史的现场。30年之后,又见蛇口。

  8月25日,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市长许勤齐聚蛇口,以“五大领域,六十个项目”的开工仪式向经济特区30周年献礼。在此前一天,王荣拜会了深圳早期“开荒牛”的代表人物袁庚。

  30年前,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横空出世。30年后,在首批经济特区中,分别收到了中央派下的大礼包——在横琴新区列为国家战略的同时,也纳入珠海经济特区的范畴;深圳和厦门经济特区也都扩容到全市。

  关于特区还要不要“特”的争论,一直持续,而特区必须要突破争论,并在争论中成长。

  面对中央不断推陈出新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深圳也进入综改区的序列。“特区不是等中央给予优惠政策,而在于给予先行先试的试错权。但是这个试错权敢不敢用,如何用?关键还在领导。”中国体改研究会副会长李罗力向本报表示,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改革的动力以及改革者的魄力。

  风雨三十年——贡献

  从一个边陲小镇到现代化大都市,深圳用了不到30年。

  前深圳市委书记兼市长李灏回忆,当年从北京“空降”深圳时,中央领导找他谈话:“深圳就那么小一块地方,并不要求实现多少G D P,向中央上缴多少财政收入,创造多少出口外汇,重要的是为开放、改革探索、创造新经验。”

  由于毗邻香港,新中国成立后到特区设立前,深圳前后经历过四次大规模逃港事件,其中1977、1978年间的逃港潮,更引起远在中南海的邓小平的关注。

  中央为此派出考察组到港澳实地调查并提交报告,提出将靠近港澳的宝安、珠海两县划为出口基地。以深圳为首的首批经济特区就被推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杀出一条血路来”。

  “经济特区首先就是要使中国富起来。”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副院长郭万达说,这是特区创办最原始的使命。

  后来的30年,特区的财富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30年来,深圳市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8201亿元,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城市竞争力评估报告中,深圳综合竞争力连续四年居内地城市榜首。

  2009年,珠海市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达10218美元。

  汕头市生产总值也由1981年的12.62亿元增至2009年的1035.73亿元,年均递增12.5%。

  比经济数据更宏大的是特区给这个国家创造的无形财富。

  1984年1月24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首次到深圳视察。他在深圳登上的罗湖国际商业大厦,是全国首次工程招标的成果。

  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在8月23日的《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总结说,30年来,深圳的改革开放从单项突破到综合配套整体推动,从经济领域改革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全方位纵深推进,成为我国体制创新的重要试验田,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深圳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率先开放,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经济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极大提高,迄今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00多亿美元;年出口总额达到1620亿美元,连续17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深圳30年的成功实践,实现了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图,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和实现路径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推动全国改革开放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王荣说,“利用经济特区先行先试,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

  特区之路——“创新特区模式”

  从特区诞生的这一天起,探路,就是国家赋予它最大的使命。而争议,始终伴随左右。

  “短短数年,特区的建设和改革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阻力越来越大。对经济特区、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差异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对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给特区的各项特殊政策,影响极大,有的甚至步履维艰。”曾任深圳市副市长的邹尔康回忆。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