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家源 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4日刊登署名为王有捐的文章,质疑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对灰色收入的调查方法与结果。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根据王小鲁于今年7月份完成的《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研究报告(下称“报告”),2008年全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为23.2万亿元,比国家统计局“资金流量表”中的住户可支配收入计算高出5.4万亿元。而这个数字,就是作者对一直披着神秘面纱的灰色收入规模的大致估计。
据称这篇报告是体改研究会的研究课题,全文发表在《比较》(中信出版社)第48辑。
报告认为,目前关于居民收入的统计调查数据存在重大失真。最主要是关于城镇高收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失真非常严重,关键原因是高收入人群接受调查及提供真实收入信息的意愿较低。
7月26日媒体出现对王小鲁的专访文章《不应回避的灰色收入》,有关灰色收入的话题,激起了较大范围的讨论。
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上刊出的是署名为国家统计局城市司王有捐的文章,题目为《也谈城镇居民收入的统计与调查方法——与王小鲁博士及其课题组关于调查推算方法的商榷》。统计局网站特别声明:“凡个人署名文章,均不代表国家统计局观点。”
据了解,王有捐为统计局城市司住户处处长。
王有捐认为,王小鲁利用“滚雪球法”调查得出的结论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其调查城市和调查样本的选择方法也存在主观性。
此外,王小鲁的研究报告使用的为恩格尔系数法,王有捐则认为,恩格尔系数法在当今的中国似不足以作为推断居民收入的主要依据。他同时提出,报告通过外部数据验证隐性收入的严谨性值得考虑,而个别问题的问卷设计具有较为明显的诱导性。
王有捐承认,王小鲁采用居民家用汽车、商品住宅、出境旅游、银行存款等“外部相关数据”对我国常规住户调查居民收支数据进行验证的方法值得借鉴。其关于居民收入统计存在遗漏现象的观点给统计调查工作指出了需要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对促进统计调查方法制度完善很有帮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