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股票投资初定30%上限 企业年金暂不放行不动产、PE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0日 09:3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邓雄鹰 上海报道

  继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比例上限提高后,企业年金也有望迎来股票和债券投资上限的上调。

  记者昨日独家获悉,企业年金主管部门关于《企业年金基金监督管理办法》的修订正在进行中,一位熟悉讨论稿的人士表示,讨论稿不仅对企业年金监管进行了规范和细化,还对投资比例进行了大幅调整,企业年金股票投资比例有望从20%提高至30%,固定收益类投资则由50%提至95%,而对于外界热传的不动产和PE投资,该人士表示,企业年金则暂无进入计划。

  据了解,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会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相关部门进行讨论,新的管理办法有望年内出台。

  股票、债市投资上限提高

  2004年5月1日实施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3号)一直是企业年金管理的“根本法”。此轮修订中,投资比例政策涉及两项重要变动。

  截至去年底,33家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完成企业年金规模2525亿元。根据保监会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平安、太平、国寿、长江、泰康等5家养老险公司受托和投资资产额分别达到834.64亿元和605.85亿元,企业年金缴费为150.9亿元。

  知情人士透露,讨论稿中,企业年金对固定收益类的投资上限将由50%大幅增加至95%。而2004年版的试行办法规定投资银行定期存款、协议存款、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及可转换债、债券基金的比例,不高于基金净资产的50%。

  另一个重大变动是,讨论稿删去了原试行办法中关于“投资股票的比例不得高于基金净资产的20%”的文字,保留了“投资股票等权益类产品及投资性保险产品、股票基金的比例,不高于基金净资产的30%”的规定。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之所以大幅提高固定收益类投资比例,是因为以前设定的比例易造成公司手中货币资金过多,不利于增加投资收益。

  根据原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在固定收益和权益类的投资比例上限为80%,剩下的20%为活期存款、现金等货币资金,如果股票市场跌宕致公司减仓,无形中更增加了货币资金比例。

  一位养老险公司人士告诉记者,相对于股票投资,他们更重视债券等固定收益类投资比例的提高。

  “投资比例改变后,进可攻,退可守,不需要将效益低的货币资产被动留存,通过资金在股市和债市进行有效互补,也可使投资收益更加稳健。”这位人士表示。

  暂不投资不动产

  对于企业年金投资不动产可能性,知情人士表示,目前不太现实,讨论稿中也仅对投资比例进行了调整,并未放开更多品种。

  其考虑在于安全性问题,房地产变数太大,加上不容易变现,不太适宜安全为主的企业年金投资原则,其次,企业年金一般一周估值一次,房地产估值难度太大。

  另一个难点是账户风险分散问题。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师许力平分析,不动产资金一般占用资金量较大,目前企业年金都是单个账户进行操作,和保险资金分类投资账户不同,单个账户的风险分散和承受能力有限。

  一位养老险公司人士表示,有些发达国家因为发展比较成熟,企业年金会涉及投资不动产,但在我国还不成熟。

  相较之下,对于不动产市场的“钱景”,保险资金显得更加蠢蠢欲动。8月5日保监会对不动产投资刚开闸,国寿、平安、泰康等各大保险公司已经纷纷在全国各地大手笔拿地或投资养老社区。

  许力平认为,虽然企业年金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但整体规模仍然较小,资产配置压力不如保险资金那么大,对进入不动产并不急迫。

  除了投资比例调整,讨论稿还增加了更加系统和条理细化的规定。

  企业年金准入制度、日常业务监管、合同监管、执行力度监管等均有涉及,在试行办法的基础上,讨论稿还新增了监督检查一章,对不合规行为明确惩罚。

  信托制企业年金的核心——受托人的门槛更高,新办法可能会对受托人能力和资格要求更高,无法达到标准的小型理事会可能慢慢淡出市场。

  “企业年金发展一直是在实践中摸索,5年一个周期,也到了修正补充的时候了。”知情人士透露,“该草案是对原试行办法的全面修订,以前没有明确约定的一些规定,现在用文字明确规范下来。”

  草案到正式方案发布时,会否再有大的变动?该知情人士表示,不排除调整,但该修订案前年就开始探讨,机构之间的研讨会已经开了很多次,大家的共识比较强。

  (本报记者陈植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