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米兰·昆德拉的“乡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0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荆墨

  

米兰·昆德拉的“乡愁”
《相遇》仿佛是对捷克故乡的回眸,诗般的抒情性加强了,让人感到一点惊异,就像路上遇到一位朋友,和你讨论一直憋在心中的话题,希望和你分享他更多的想法,还有他的坚持。这样的昆德拉并不常见,然而正是这样的昆德拉,才令人尊敬:一个永远的异乡人

  当今作家中,最该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又未得的作家是谁?最炙手可热的名字,东方代表或是村上春树,西方可算是米兰·昆德拉。当年彻夜长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让我认识了昆德拉,那种阅读的激情,至今仍然难忘。今天,买到了昆德拉的新书《相遇》(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阅读昆德拉的魅力。

  《相遇》是昆德拉最新出版的评论集,全书共分为九个部分,涉及绘画、文学、音乐等各项领域。在书中,昆德拉一如既往“出入于艺术之境”,回忆了与培根、富恩特斯、勋伯格、法朗士等人的“相遇”。书中还描摹了他对人生的回顾,在漫谈之余加入了诸多自传性的细节,昆德拉在书中幽默地点出几桩文学作品中的公案,比如安娜·卡列妮娜和弗朗斯基的夫妻生活细节,以及“为什么伟大小说里的主角,比如唐·吉诃德和普鲁斯特的‘我’都没有小孩?”等问题。读了《相遇》之后,我才蓦然发现,如果从《玩笑》开始计算,昆德拉的小说竟然也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

  昆德拉认为,“小说,是与现代一同诞生的”,人作为个体立足于欧洲的舞台,很大部分要归功于小说。欧洲人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模样,小说居功至伟。但小说并非实行中国人的那套教化之道,欧洲小说最大的功绩在于“将个体隔离,阐明个体的生平、想法、感觉,将之变成无可替代”,由此,我们才看得到一个个鲜活的“人”。小说家感兴趣的永远是具体的人,人的迷思、欲望、纠结、悲喜、无奈。

  《相遇》里最动人的章节,我觉得是关于“乡愁”的书写。以前,昆德拉的作品,主题坚决而鲜明、文字铿锵有力,然而,也许是当年逃亡法国的缘故,他对故土的事物说得不多,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政治变迁、人生历练,《相遇》仿佛是对捷克故乡的回眸,诗般的抒情性加强了,让人感到一点惊异,就像路上遇到一位朋友,和你讨论一直憋在心中的话题,希望和你分享他更多的想法,还有他的坚持。这样的昆德拉并不常见,然而正是这样的昆德拉,才令人尊敬:一个永远的异乡人。

  便是在这样的背景底下,阅读昆德拉更像是一种出于乡愁的需要。在这里,昆德拉不是怀念看似永无止境的冷战时代,而是怀念在那个白色恐怖时代底下的“抗争精神”。时代的意义,正在于此。为了反抗遗忘,书写是一种抵抗。所有的异议声音,成为时代的背景音乐。那是自由大于一切的年代,那是爱情里充满背叛与失落的年代,那是不可能谈论忠诚与信念的年代。

  《相遇》的封面,采用昆德拉本人亲自所绘的简笔画,两个相视而笑却意味深长的小人,让我们记起了昆德拉别致的文化形象。昆德拉笔下的世界是独特的,它将文学、政治和哲学三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三种元素在这里是融为一体的,既不厚此薄彼,也不各自为政。如果将昆德拉笔下的世界喻为一台话剧,政治是这台话剧的布景,文学是婀娜多姿的女演员,哲学则是精美绝伦的台词。三者缺少任何一个就会使昆德拉的话剧失色无数。《相遇》中对轻与重、灵与肉、生命中的偶然与必然这些尘世中让人颇感迷惑的命题,都有新的思索。

  《相遇》里的昆德拉也依然是我们熟悉的那个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在中国狂销百万册,说明当代读者还是在他的文字里找到共鸣。而如今读着昆德拉对于“异乡人”身份的感怀,更觉切身:虽然在法国以法文写作,但他像个永远的局外人。故乡却也不再是昔日的故乡,回归再无意义亦无必要。在这两难之地,他永远生活在他方。昆德拉与其他艺术家的“相遇”,启发了他的思考,影响了他的书写。与昆德拉的相遇,此时此地,也有感慨。

  (《相遇》,【捷】米兰·昆德拉著,尉迟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