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力争国美掌控权制高点 双方开打业绩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9日 00:59  第一财经日报

  马晓芳

  国美电器(00493.HK)大股东黄光裕家族与陈晓为主的董事会之争愈演愈烈,双方为了争夺更多筹码,开始拿业绩说话。

  国美管理层一直强调,与2008年第三季度几近破产的时候相比,到2010年第一季度,国美各项指标都有了很大提升,而且从今年下半年还将重新开始扩张。在陈晓于2009年1月担任国美董事局主席之后,开始对国美的战略进行调整,将扩大企业规模调整为提高单店收益,并大幅关闭未盈利的门店,这在国美副总裁孙一丁看来是“止血”。

  不过在黄氏家族看来,却是“不惜牺牲国美市场份额,以简单地、大量地关闭门店的方法来‘做业绩’,粉饰国美的财务报表”。黄氏家族仍倾向于保持领先的门店规模优势。

  这也许是两种经营思路和管理思维的不同。

  员工争夺战

  之前一天,黄光裕家族给媒体发出了一封写给国美员工的公开信,在这封名为《为了我们国美更好的明天》公开信中,黄光裕“恳请国美员工理解和支持大股东的行动”,“保持清醒头脑,明辨是非,不为陈晓的言行所迷惑”。

  原国美核心管理层、黄光裕多位心腹干将,在陈晓为主导的董事会推出期权激励方案之后集体倒戈,让黄光裕家族深刻认识到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对广大员工的争取成为双方继管理层、投资者、媒体舆论之后的另一个焦点。

  黄氏家族在这封公开信中,直接指责陈晓“在创始人和大股东面临巨大人生挫折之时,乘人之危,阴谋窃取国美人共同的历史成果和未来的事业发展平台,企图变‘国美电器’为‘美国电器’”。

  其次,指责陈晓的第二项罪名是“‘慷股东之慨’,不按业绩考核,盲目给部分管理人员期权,变相收买人心。这一做法,没有考虑期权分享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没有考虑到国美的长远发展”!

  最后是“控制董事会后,他还想利用股东大会的信任,继续发行新股,联手国外资本,妄图使国美电器这个来之不易的民族品牌沦为外资品牌”!

  黄氏家族甚至还言辞激烈地表示:“‘疾风知劲草,危难显忠诚’,陈晓口口声声为了企业,但实际做法却是为了满足其个人的野心。为此,他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挑战职业经理人的基本职业道德!践踏中国传统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对于黄氏家族的这些指责,昨天,国美内部人士表示,并不打算对此进行回应,“难道之前说的都白说了吗?这封破绽百出的公开信实在是侮辱别人智商。”

  之前有消息称,由于国美员工在内部论坛上的争论过于激烈,特别是主流观点都倾向于大股东黄光裕,因此各地的内部论坛都已经被关闭,不过,记者昨天从国美员工处证实,内部论坛仍可以正常登录。

  国美董事会及管理层也在积极争取员工。记者从国美管理层获悉,继管理层的期权激励方案之后,管理层计划今年出台一套提升一线员工收益的激励机制,让所有员工在与公司整体战略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可以清晰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和提升路径。与此同时,国美还将首次出台末尾淘汰方案。

  考虑到管理层期权激烈方案的巨大威力,如果管理层以实际好处“拉拢”一线员工,双方力量对比或将又发生微妙倾斜。

  谁能带领国美重回巅峰?

  无论是对于投资者还是对于国美员工来说,撇除各种情感因素,作出最终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谁能带领国美重回巅峰?

  在未来的发展思路上,黄光裕和陈晓已经明确分化为两种战略,黄光裕的思路是让国美尽可能多地保持规模上的领先,用孙一丁的概括就是,“国美从上市之初到2008年,在黄总的带领下一直都是高速扩张,门店数量也从最初的200多家发展到1000多家。”

  按照黄氏家族的说法,苏宁电器(002024.SZ)的市场份额原来一直只有国美的60%左右。这种计算方式应该是考虑到了国美非上市门店在内的总体资产,如果仅以上市公司计算,苏宁电器虽然与国美有一定差距,但也基本上是“步步跟随”。

  特别是进入2006年,双方的胶着状态开始显现。2006年,也就是国美并购永乐的当年,国美电器的总收入首次低于苏宁,以247.29亿元比249.27亿元,1.98亿元之差落后,但仍保持了净利润的领先。国美的门店数量领先更为明显,587家门店几乎是苏宁351家门店的2倍。

  不过,由于并入永乐,国美电器的单位面积销售额被大幅拉低,出现了30%的下降,而苏宁则增长了5.22%,至此,规模与单店销售额之间平衡成为国美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由于国美合并永乐之后,陈晓出任国美CEO,这也成为时任国美董事长的黄光裕与CEO陈晓之间的一大分歧。

  在黄光裕时期,国美快速扩张的步伐并未停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国美重新夺回了优势,到2007年底,国美在销售额上再次领先苏宁,以424.79亿元超过苏宁的401.52亿元,增幅达到71.77%,也超过苏宁的53.48%。

  但是国美对苏宁在门店数量上的优势在缩小,国美为726家,苏宁为632家,更为不利的是,国美开始在净利润上落后苏宁,11.27亿元低于14.65亿元。

  2008年是国美关键的一年,由于黄光裕事发,国美再次在收入和利润上落后于苏宁,收入方面,国美为约458.9亿元,比苏宁少41亿元,国美利润为10.48亿元,只是苏宁21.7亿元的一半。至此,国美与苏宁之间的差距彻底拉开。

  到2009年底,国美再次在收入、利润等指标上低于苏宁,不过由于这一年国美关闭了189家门店,按照陈晓的说法,国美此举有效提升了单店盈利能力。但实际上,这种增长在短时间内仍无法帮助国美重新超越苏宁。

  此外,从2006年开始,苏宁的市值就一直在国美之上,从当初的200亿元人民币对140亿港元到如今的超过1000亿元对300多亿港元。国美重新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必须要在两种发展战略中作出选择,目前来看,还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