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生姜价格战中消费者的失败已成定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7日 08:08  中国经济网

  短短十多天时间,泰安蔬菜市场上出售的生姜已经从每斤4元钱飙升到6.5元,涨幅达60%以上。在一些超市内,生姜最高已经卖到8元一斤。(8月6日《齐鲁晚报》)

  琢磨不透物价的也许只有消费者了,2010年的物价上涨开始于绿豆,最初舆论将绿豆价格狂飙上涨的罪过都归罪于一个叫“张悟本”的江湖游医,据说是他的绿豆食疗方法让全中国的绿豆都被炒作起来了,不过,很多人也许忽略了一个事实,张悟本还倡导大家多吃茄子,但茄子却没有涨价。

  绿豆之后跟随涨价的是大蒜,2009年的大蒜价格上涨的罪名已经被华尔街的金融大佬们领去了,但不妨碍今年继续在中国上涨,并且已经不能用涨得“离谱”来形容了。进入7月份,“蒜价贵过肉价”,据浙江台州当地媒体报道,7月下旬台州市场上大蒜零售价达到20元/公斤,北京的价格也在16-20/公斤,大蒜的价格战中,消费者除了抱怨和减少购买量之外,没有其他可以做的事情,他们寄希望于政府管理部门能够通过有效管理手段限制其他农副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

  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并且发改委也能够做到。

  7月初,国家发改委曾通过媒体公布了一段录音,录音显示,“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去年10月召集国内16个省区市上百家绿豆经销企业开会,串通涨价、哄抬绿豆价格。会上,一名代表在发言中呼吁参加会议的代表不要卖出绿豆,要卖也要少卖。”

  国家发改委对会议组织者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课以法定最高处罚额度处以100万元罚款,张悟本的绿豆涨价责任也算是被卸掉了。

  农副产品的价格炒作“接力棒”并没有停止,先有大蒜、辣椒,再有绿豆,其后是玉米价格开始猛涨,人们在5月时还在猜测下一个接力棒是什么——谜底揭开后原来是生姜。

  当“涨价”成为生活“主旋律”的时候,发改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坚决预防和制止游资投机炒作,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与民众生活相关的市场调节价商品的价格异常波动监管预案”言辞犹言在耳,炒作价格的接力棒却不断地被传递着,是炒家的智商太高,还是发改委没有掌握价格信息系统?总之,炒家们一次又一次地成功地完成了对农副产品价格的炒作,完成了在消费者身上“剪羊毛”的过程。

  面对本轮生姜价格的上涨消费者束手无策,发改委的监管预案越早出台就越能够阻止今年的农产品价格炒作,距离2010年结束还有4月个时间,无论是华尔街的“蝴蝶效应”还是热钱炒家的利益追逐,市场的无序竞争引发的价格上涨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实惠,同时改变了中国粮食价格体系长期稳固的供求价格,不在是简单农产品价格问题,而是关乎中国的粮食安全。

  (责任编辑:胡可璐)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