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房价下跌60%压力测试并不为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7日 02:11  中国经营报

  南晋风

  媒体关于银监会要求银行进行假定楼价下跌60%情况下房贷压力测试的消息再次触动了市场的敏感神经。

  虽然银监会在8月6日的答记者问中对房贷压力测试和暂停三套房贷事宜进行了说明,但只是强调“压力测试是商业银行经常使用的前瞻性风险管理手段之一”。言下之意,虽然60%并非银监会对楼市的判断,但进行房价跌幅达6成的压力测试确实是商业银行“天经地义”的事。

  笔者认为,此前的传言及银监会后来的“答问”并无矛盾之处,它再清晰不过地向商业银行“培训”了风险管理的常识: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行业风险和周期风险均需要前瞻性判别;银行经营更需要差异化,而不是扎堆于某一行业或某段时间的“景气周期”,进而进行着行业繁荣时“锦上添花”、行业萧条时“雪中送冰”的信贷投放。

  事实上,在数月前的房贷压力测试中,已有部分银行将房价的跌幅区间假设为50%~60%。虽然多数银行所假设的房价跌幅“安全”区间在30%~40%,但建行董事长郭树清、民生银行行长洪崎的表态格外引人注目。前者表态房价跌幅超5成才会影响建行质量,后者声明房价跌幅40%民生银行房贷资产质量无忧。

  如果仔细检视建行、民生近年来的房贷业务战略,我们不得不称道其一定程度的前瞻性。犹记去年此时建行总行因坚拒房贷返点而被链家、中大恒基等二手房中介宣布“封杀”。今日观之,主动的退出虽然使建行的房贷市场龙头地位为工行超越,但反而使建行一定程度避免了2009年中介上下其手、交投活跃而造假同样活跃的二手房贷风险。民生银行近年来力推“商贷通”,改变了零售贷款中房屋按揭贷款占比过高的格局,因而在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中成为最具“底气”的股份制银行。然而除上述两行之外,于房贷业务能够保持清醒与前瞻性的银行寥寥无几。

  因此,银监会此时建议商业银行在前期房价上涨过快的地区进行跌幅50%~60%的压力测试有着非常必要的合理性。

  在中国银行业,除了四大国有银行房贷资产存量中2007年以前发的放贷款占比较高,没有“老底”的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几乎全仗着近年来的狂飙而实现了房贷余额的逐年“倍增”。即使是在个人房贷增幅趋缓的2010年,上半年股份制银行的个人房贷余额依然比年初增长了40%左右。考虑到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房贷发家史”以及集中于经济发达、“房价涨幅亦发达”的地区分布,60%跌幅下的压力测试对其并不为过。

  关于压力测试的区间扩大问题,银监会的表态最根本的用意还是期冀商业银行能够“提升觉悟”,对信贷业务进行前瞻性和差别化的经营。这其实同银监会一贯强调的“逆周期监管”精神一脉相承。

  遗憾的是,中国银行业总分行体制下的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前瞻发展、主动风险管理的内生机制。典型的事例便是上海部分银行近期在是否暂停三套房贷问题上“首鼠”两端的态度。这一幕不由得令笔者想起六年前的铁本事件。若非行政手段严办常州市官员,中国银行总行火速免去当时化整为零违规放贷的中行常州分行行长王建国的职务,弥漫于当时银行界的那股不顾“劝诫”向产能过剩行业放贷的歪风就很难被纠正。

  历史何其相似。上海银行圈衮衮诸公,恐怕必须要看到“分行长”等“封疆大员”的去职,才会真心实意执行国务院的差别化房贷政策、暂停三套房贷。但完全依赖行政监管力量的纠错岂是银行之福?

  作者系资深银行从业人士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