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481
2010-08-09
151
王芳
将国外成功的开拓模式移植中国,现在看来,对于米老鼠率领的迪士尼团队来说并不可行。先发展影视,再做衍生品和内容的传统经验,无法在这块“喜羊羊”独霸一方的市场上完美复制。不过迪士尼又想出了别的主意。
迪士尼国际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张志忠将这个主意概括为:先做衍生产品,利用它的成功,再看看如何应中国发展的变化来发展媒体生意。这其中配套的策略就包括,在中国扩张儿童英语培训学校,与中国的下一代,从儿童时期开始培养感情,毕竟他们对米老鼠和唐老鸭的故事已经远不如他们的父母熟悉,若不及时弥补,会给迪士尼在中国发展留下隐患。
迪士尼英语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唐安祖(AndrewSugerman)认为,从广义上来说,迪士尼英语赢得孩子们的喜欢和信任,将对整个迪士尼公司在中国的业务都有好处。至少从品牌建立的角度上讲,无论是对迪士尼在中国的零售渠道,还是与外研社合作的出版读物等,迪士尼英语学校都能起到帮助作用。
特别的策划
7月,迪士尼英语在上海的第10家和在北京的第4家培训中心同时开张,据唐安祖透露,到明年此时,全国的迪士尼英语将开到30家,包括二、三线城市。第一个二线城市的点就设在苏州。
早在迪士尼公开宣布建立上海迪士尼乐园前的2008年9月,迪士尼英语就已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培训中心,且此项业务是仅针对中国市场特别策划的。
唐安祖这样归纳迪士尼英语仅在中国小试牛刀的原因。首先,中国的家长显然更重视英语教育,其次,中国儿童英语是一个身价21亿美元的巨大市场,而且还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着。第三点,中国的家长普遍认为没有人比迪士尼更懂得怎么教孩子英语,毕竟现阶段家长的童年是伴随迪士尼故事走过的。米老鼠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在上世纪80年代。如今,热播的卡通早已被本土故事所取代。
张志忠认为,中国对影视媒体控制非常严格,很多公司都认为自己本身的一套发展模式可以在中国复制,但实际上,都需要重新考究。
迪士尼以往在其他国际市场也有自己一套惯用的开拓模式,即先发展电影、电视市场,再发展衍生产品和内容。而在中国内地,由于媒体是受限制的行业,虽然现在电影市场已开放,但电视业务还未充分开放,所以迪士尼的老路走不太通。
即便抛开国与国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在中国内地,东西南北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都很大。张志忠说,在进入中国市场前,虽然他已经读了很多书,上了很多课,但中国的背景和自己的成长背景以至学院教材的一套都不一样。
迪士尼原想投放很多资源在内地的电视领域,但发现没有平台。张志忠加入迪士尼后决定可以先做衍生产品,如果成功,再利用它看看如何应中国发展的变化来发展媒体生意。
面对政策壁垒,“本土化”是迪士尼中国公司上下贯彻的一条理念,迪士尼总部给迪士尼中国公司的任务就是,“做中国的华特迪士尼”。所有的工作都基于这条理念开展。迪士尼英语也一样,是契合迪士尼在中国的整体本土化策略中的一环。以衍生品打头阵,进而推动影视及乐园业务。
培养感情
“迪士尼英语这块业务在整个华特迪士尼非常特别。”唐安祖说。因为全球首家迪士尼英语设在上海,所以工作团队在上海,但迪士尼英语同时隶属于迪士尼出版,因此在美国的迪士尼出版部门也要紧盯这块业务。唐安祖要同时向迪士尼中国区一把手和美国的迪士尼出版汇报。
唐安祖2007年进入迪士尼,即是为了负责中国区的迪士尼英语。这个团队里最重要的课程研发团队,囊括了世界各地的学术专员、编教材人员和儿童互动人才。教材紧紧围绕迪士尼的经典人物和故事,每一家培训中心的装修风格和课堂硬件设施都要求配合迪士尼的风格。如此大费周章只是为了在中国高端儿童英语市场占有绝对的地位。据悉,迪士尼英语平均一年的学费为1.1万—1.2万元人民币。
在业内,少儿英语培训被喻为“外语培训市场的最后一块蛋糕”。近几年,少儿英语培训市场可以用“群雄割据”来形容,据调查显示,现在国内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约有3万家,也有专业咨询机构认为最少应该是5万家。只是如此大规模的少儿英语培训市场的水平参差不齐,市场整合在所难免。
唐安祖透露,今年迪士尼英语的盈利增长是三位数,希望以后能够成为迪士尼中国的主营业务。
距上海迪士尼乐园建成开放还有四年的时间,留给米老鼠充分时间慢慢培养与中国当代孩子的感情。
来源:经济观察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