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铁矿石供需关系悄然生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5日 05:44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铁矿石的季度定价体系正在进一步向全现货定价转移。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0年第三次信息发布会”上,中钢协副会长罗冰生表示,6月份三大矿山其中一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明显下降,引起了该公司的高度重视,进口铁矿石的供需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

  中钢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同比仅增长4.06%,进口铁矿石增量大幅下降;另外,二季度以来,连续3个月国内进口铁矿石的当月量同比下滑。其中,4月份下滑2.94%,5月下滑2.92%,6月下滑14.72%。

  另一方面,国产铁矿石总量大幅提升,上半年国内矿产量4.85亿吨,同比增长28.1%。国产铁矿石产量二季度比一季度环比上涨37.61%。业内人士表示,上半年的国产铁矿石数据显示,国产铁矿石能够支撑中国钢铁业的发展需求。

  据悉,今年上半年,由于除中国外的铁矿石需求还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仍未达到2008年上半年的水平,可见今年半年铁矿石的涨价依靠的是中国需求的支撑。现在,铁矿石的供需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与年初的情况已经不同。

  同时,罗冰生指出了目前的铁矿石指数定价的三大弊端:其一,由于新加坡普氏指数是依据青岛港62品位的铁矿石到岸价确立的,且指数询价依据是报价而不是最终成交价,这就使得该指数缺乏代表性、权威性和科学性;其二,铁矿石价格是离岸价,而普氏指数的询价则是青岛港的到岸价,这就需要依据指数的铁矿石定价要扣除海运费,而海运费的波动性很大,同样存在炒作的空间;其三,指数定价不能反映优质优价这一简单的买卖原则。专家表示,铁矿石供需双方仍然处在胶着的博弈阶段,分歧仍然存在,用什么来替代指数,国内钢铁业仍在考虑之中。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