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郑作时:转型“西进” 政府会选择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3日 15:39  中国经营网

  走出世界性萧条之后,中国经济又面临着一轮发展机遇。在这一轮增长中,政府可能把自己手里的资源更多地配给谁?郑作时:转型“西进”政府会选择谁?

  郑作时:转型“西进”政府会选择谁?“非公经济新三十六条”已经颁布一段时间。人们可以确信的是,尽管对于国有资本有事前的帮助,但中央政府已经彻底解决了经济运行当中的公正问题。以此规定为限,所有加之于民间资本身上的岐视性待遇,都已经被去除。尽管还有一些领域确实存在所谓的“玻璃门”现象,但从起点公平角度看,各级政府都已经没有了对企业资本性质上歧视的主观故意。换言之,在国民经济已有的各行各业中,只要谁能筹到足够的资本,又自认为有能力运营都可以去试试看了。

  有了这种起点,对于国内经济走出经济危机尚存的阴影区域,实在是一个重大推动力。加之中央政府正确地指出了“城镇化”这样的经济发展方向,用区域振兴和收入倍增计划对经济前拉后推,尚有潜力的中国经济前景可期。

  不过,在经济多点开花,繁荣深入整个国家的过程中,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现时政府手中仍然掌握着很多资源,包括土地、牌照、特许经营权、政府的优先保障、资本市场筹资通道等资源,更不用说财政的直接补贴和临时的消费刺激政策等手段了。

  对于政府的这些资源,自有人会认为这都是造成不公平竞争的因素。但历史地看,政府手中掌握的资源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这就是国家的进步。

  不过,目前的情况是,走出世界性萧条之后,中国经济又面临着一轮发展机遇。在这一轮增长中,政府可能把自己手里的资源更多地配给谁?

  如外电评论,这一轮的中国发展,是工业化由沿海向国内纵深腹地的进展。如果顺利,这将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浩大的西进运动。与历史上政府单边推动的国内经济多极发展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市场和政府一起推动。由于东南沿海地区包括土地、人力等诸多要素价格猛升,各种类型的资本都开始向具有纵深的中国腹地推进。

  这应该是一次绝好的机会。

  包括中央与地方在内的各种政府要素,在这一次的经济进军过程中,能不能把资源配置给高效企业,是中国经济能否从各种怪象中走出来的核心。在前30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经济的成分单一,资本多元化程度不高,因此改革具有单一性,对于发展经济所急需的资本,政府只有接受的份儿。而30年后,国内各类资本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包括国资、外资和民营在内资本已经开始为投资机会而争夺了。

  博弈形势的变化给手握资源的政府以机会,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就一定能用好这一次机会。从作者对内地的走访来看,由于对经济发展的渴求,除了对污染企业严厉控制之外,政府对投资企业的选择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基本上还是来者不拒。

  那么,政府应以什么标准来选择企业并给予资源?高新技术?政府关系?更高一级的政府扶植?或者,还是以资本的种类来决定?

  事实上,国内有一个著名企业家在这方面早有断言:企业和企业家,掌握了资源而不创造财富,就是犯罪!换言之,从长期而言,企业的生存之本,就在于效率。如果把企业看做一个黑箱,这一头输入其所需各种资源,那一头输出社会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那么,我们评判企业的优劣,无疑就在于企业拿到同样的资源,产生的产品和服务是不是能更多些,更好些。掌握了同样的资源,企业能不能产生对社会更有用的创新。

  可以预判的是,对于这一轮迫在眼前的西进运动,如果各级政府对于公平性掌握不足,未来会留下各种各样的抱怨。正如先前政府投入的4万亿元,大量的资本抱怨机会没有落到自己的碗里,而事实上,真正拿到机会的人却绝不会赞扬政府,原因就在于给予机会的标准不透明,更遑论其公平性了。

  就整个中国转型而言,政府的转型是众望所归。只有政府转型成为小政府,关于公平的抱怨才会越来越少。但政府转型为小政府之前,公平资源给予的标准,让各种来源的资本万马奔腾,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替代方案。1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