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聚焦保障房“新丁”非沪籍人口将圆上海住房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3日 13:36  中国广播网

  入沪工作已有10多年的非沪籍白领张广宇,回忆起初到上海时的经历仍然心有余悸——在租房而居的6年中,他搬了6次家,最长的住了2年,而最短的只有15天,那种极度的不稳定感让他无奈而心酸。

  他说,自己所在公司的300多名员工中,有一半是非沪籍,以他们现在的能力,根本无法负担买商品房的压力,又无法享受到“廉租房”、“经适房”和“动迁安置房”等政策保障房,因此只能在市场上以高价租房。

  在上海,外来常住人口达500万之多,他们占据了租房市场的90%,这些非沪籍人口的“住房梦”原本像泡沫一样美丽却易碎,如今,这种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上海实施“公租房”已经进入倒计时,非沪籍人口的“住房梦”终于迎来了可以实现的一天。

  7月19日下午,记者来到坐落在上海静安寺商务楼群之中的“同心家园”,这是一座被非沪籍白领们亲切称之为“家”的社区服务点。闻听记者前来采访,专职党群工作的顾宝琴马上为记者联络,接到电话的白领们无一拒绝,面积不大的活动室立即被赶来的白领们挤得满堂堂的。他们的热切,让记者也大感意外。

  “公租房新政给非沪籍人口带来了新的希望。”接受采访的“白领”颜志敏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有一对小夫妇,最近为即将到来的孩子教育问题烦恼无比,多次流露想离开上海的意思。他说,如果公租房政策真能打破附着在户籍上的种种限制,尤其是孩子教育问题,那对这些来沪创业安家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解除了他们最大的后顾之忧。

  黄学龙是一名主管公司人事工作的员工,他对记者说,为了稳定来沪员工,公司长期出资为他们租房,工作量很大,非常希望有专业公司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后顾之忧。

  实际上,为了把这些非沪籍人口纳入政策保障范围,上海已经描绘出了公租房的雏形——面积四五十平方米,配以简单装修和家电、家具,有专业运行机构管理,不设收入和户籍限制,价格略低于市场,只租不售……这是上海《本市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勾勒出的即将推行的上海公租房的大致模样。

  目前,公租房实施已经进入倒计时:6月3日,就在上海经济适用房第一批摇号的同时,上述《意见稿》开始公示,并于10日后结束公示,现在,上海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正对调查问卷相关数据作进一步统计汇总,对相关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梳理和分析,结合七部门新出台的指导意见,对政策作进一步修改完善,报上海市政府审批后,即可颁布实施。

  《意见稿》开宗明义:“公共租赁住房作为新增加的一项住房保障政策,将住房保障覆盖面从城镇户籍人口扩大到有基本稳定工作的城市常住人口,主要面向存在阶段性居住困难的本市青年职工、引进人才和来沪务工人员。”

  这一政策的确立,对既无力购买高价商品房,又无法通过“廉租房”、“经适房”和“动迁安置房”政策实现“有住房”的“夹心人群”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喜讯,受到热捧自在情理之中。

  《意见稿》公示结束后,上海三家公示网站专栏点击总量超过800万次,三家公示网站和网上主要论坛浏览总量超过10万人次。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共收到市民通过各种渠道提出的意见建议1763件。

  接受记者采访时,白领们表示,在感到欣慰的同时,最为担忧的问题集中在公租房供应量问题上。即使不计本市居民需求,上海的外来常住人口就有500万之多,目前绝大部分是租房而居,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能否得到满足,让他们担忧。

  他们纷纷向记者表示,“公共租赁住房推出初期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希望各级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兴建和筹措房源;同时,健全轮候供应制度,采取有力措施保证供应的公平和公正。”(记者 钱培坚)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