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
关于外资企业与人民币升值,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假设以前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一个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了100万美元,也就相当于800万人民币,建厂发展;当人民币升值到1美元兑换4元人民币,此时,就算这个外资企业前期投入的800万人民币没有赚到1分钱,它也可以把这800万人民币按4:1的比例兑换成200万美元,捧着赚到的100万美元高高兴兴回家了。
从这个故事来看,似乎人民币升值对外资企业是件绝对的好事。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国际分工和外包业务的深度发展,尤其是部分国际化企业已将商业供应链深深融入中国经济之中,部分外资企业因人民币升值获益颇多,部分企业也承受一定汇率损失,但大多数企业对目前的缓慢升值,表示“影响不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认为,乐于看到人民币升值的,是那些生产不在中国,但是产品销往中国的外资企业;而会受到人民币升值负面影响的,是既在中国投资,又把中国作为重要出口基地的跨国公司,比如摩托罗拉,人民币升值将损伤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不过,张永军也认为,像摩托罗拉这样的IT企业,由于技术进步快,可以通过推陈出新的方式提高价格,因此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其影响应该也不会太大。
对于在中国设厂、又主要在中国销售的外资企业而言,人民币升值对他们的影响不太明显。一位汽车行业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大部分全球汽车厂商都在中国设有合资公司或者全资工厂,如通用汽车、大众汽车、宝马汽车等,以便满足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需求。这些公司在中国的工厂中使用的零部件,常常有多达一半以上是需要从总部所在国进口的,少量的高端汽车品牌甚至是直接整车进口到中国,而人民币升值将降低进口的成本,因此升值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认为,外资企业来中国投资建厂,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其他资源,通过低成本为它们全球市场供货。比如珠三角地区,很多外资企业设立的加工贸易型企业,同样采用的是“三来一补”的运作方式,原材料、产成品两头在外。
如果人民币升值,对于这样的外资企业来说,虽然原料进口的汇兑收益可以抵消一部分产品出口的汇率损失,但对于具体某个企业而言,最终损益情况还比较难以确定。即使是采用将产品提价的方式,由于出口产品在时间上的相对滞后,企业的汇兑损益同样不可预知。
商务部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外资企业出口的73.4%为加工贸易,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84.1%;外资企业进口的49.7%为加工贸易,占加工贸易进口总额的84.0%;外资企业中的加工贸易形成的贸易顺差占加工贸易总顺差的84.2%。张永军认为,人民币升值对这些加工贸易顺差较大的企业来说,并非好事。
同时,张承惠还认为,对于把研发机构设在中国的外资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会造成它们成本的上升。虽然国外的人才成本比中国高,但是如果人民币升值,对于外资总部来说,以人民币支付的人才成本必然会比升值前增加。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各类研发中心超过1200个,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如电子通信、生物医药、交通化工、软件设计等多个领域。
另一方面,对很多跨国公司来说,随着在中国市场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它们在中国获得的利润也越来越多。像一些快消行业的外资企业,比如百胜餐饮集团,它在中国拥有约3500家肯德基和必胜客等门店,而且几乎以每天增加一家新店的速度继续扩张。人民币升值虽然会使这类企业产生汇率损失,但它们依然可以凭借不断增加的净利润进行弥补。
对于像美国的沃尔玛和法国的家乐福这样的大型外资零售商,张永军认为,一方面,它们主要靠贸易流量来获得收益,相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利润率会比较低;另一方面,虽然沃尔玛在全球70个国家拥有供应链,但是从数量上看,由于沃尔玛追求的是最低的产品成本,因此在中国采购、出口到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东西,肯定比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采购、进口到中国的东西多。因此,综合上述两方面的因素,外资零售商们受到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会比较明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