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和直击:毒奶粉还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7日 03:36  中国经营报

  黄杰

  编者按:一方面是产能庞大而原料供应不足,另一方面是营销成本畸高而原料收购价格过低,以上两点直接导致了乳业的畸形生态。中国乳品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不是三聚氰胺超标奶粉的出现,而是解决超标奶粉出现的根源:除了道德约束之外,理顺市场价格体系和完善利益分配是当务之急,一个三聚氰胺已经让乳品业深受重伤,以后说不定又出来个四聚氰胺让中国乳业彻底陷落,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含有超标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再度复活。

  “这都在意料之中,但没想到会这么快。”早在2009年冬天,在《中国经营报》记者与乳业专家王丁棉交流时,他就曾直言,三聚氰胺的问题远未走到终点,复发只是时间问题。

  7月3日,青海民和县曝出毒奶粉事件,离王丁棉的预言刚刚过去半年多。记者在青海的调查发现,三鹿事件之后,一些不法商人通过各种渠道低价推销本该被封存销毁的有毒奶粉,青海民和县的个别奶粉厂,正是在利益的驱使下让自己掉进了陷阱。

  三聚氰胺超标奶粉复活

  几天前,刚刚大病初愈的马雄武(青海民和湟乳乳业公司的负责人),回到生产车间的第一件事,就是听闻了民和县最大奶粉厂——东垣乳品厂涉嫌组织生产销售含有三聚氰胺有毒有害食品,其负责人刘战峰、副厂长刘西平、生产厂长王海峰均被公安机关拘留的消息。

   他一边与《中国经营报》记者交谈,一边回忆着近两年所有关于三聚氰胺奶粉的往事。

  突然,他指着轰隆作响的厂房说,实在不行,哪天把它关掉算了。反正我年纪也大了。但很快,马雄武又否定了关掉自己公司的念头。“我还是民和县奶牛业协会会长,无论是从责任,还是从民和县正在打造‘畜牧业立县’的发展理念上,现在还都不能放弃。”

  7月10日,在已经被查封的东垣乳品厂现场,记者看到,除了大门紧锁,该乳品厂院内不时仍有人员走动。经过攀谈得知,目前民和县农场工作人员仍与乳品厂同址办公,刘战峰刑拘后,乳品厂已经彻底陷于被查封和所有业务全部瘫痪的状态。

  “主要是回款,一毛钱都回不来了,所有的经销商都认为,该厂过去生产的奶粉也都是毒奶粉,因此他们拒绝打款,而因为商业往来,乳品厂拖欠别人的款项,却不断的遭遇到债主逼债。”与刘战峰私交甚好的民和县农场一位管理层人士私下告诉记者说,东垣乳品厂这块牌子肯定是毁了,刘战峰在乳品厂多年苦心经营的业绩,此番也将化为泡影。

  记者随后深入到民和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看守所等负责刑拘和关押刘战峰等人员的场所,试图直接证实刘战峰购买三聚氰胺毒奶粉的具体经过,以及为何会自己拿去送检导致被抓的原因。

  据公开报道称,青海省已成立了清查问题乳粉工作协调小组,全部封存了东垣乳品厂库存涉案乳粉,已发现该厂销往外地的乳粉产品被及时追缴查扣,尚未发现流入消费市场。全国整顿办已向青海省派出联合督导组,同时督促相关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案件查处工作。

  其中有趣的细节是,刘战峰所在的东垣乳品厂涉嫌制售有毒有害食品一案,是在甘肃省质监部门发现线索后,才由青海公安机关破获。

  据甘肃省质监局介绍,6月25日,甘肃省质监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接受委托人刘西平(刘战峰之弟)送检的3份奶粉样品,要求检测三聚氰胺一项指标。这3份奶粉样品均用无色自封塑料袋包装,每份100克,上面加贴白色小纸片,用圆珠笔分别写着“样品1”、“样品2”等字样。检验发现,3份样品三聚氰胺含量分别为:215mg/kg、1397mg/kg、323mg/kg。据此测算,上述样品三聚氰胺含量分别超出限量值标准86倍、559倍、130倍。

  甘肃省质监局副局长王忠习介绍,这3份包装异常、三聚氰胺严重超标的奶粉样品引起怀疑,随即利用当事人取质检报告的机会,对刘西平进行了调查,并移交兰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同时将情况上报甘肃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

  据警方发布的信息显示,民和县东垣乳品厂分别从河北等地购进奶粉原材料58吨,其中从河北购进原材料38吨,从中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500余倍。

  刘战峰缘何“自投罗网”?

  7月12日,一位刘战峰的陕西同乡急匆匆地赶往青海省民和县看守所,试图探望已经被刑事拘留进去一周有余的刘战峰。在三四米高的大墙之外,这位也是乳品厂厂长的老板,与记者不期而遇。

  除关心刘战峰的命运之外,他同样关心乳业前途。“2008年年初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只是乳品行业重重黑幕中的冰山一角。”

  刘战峰计划购进上述含有三聚氰胺毒奶粉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掺兑,为何在没有掺兑之前,又要进行检验?

  连日来,《中国经营报》记者走访了已被查封的东垣乳品厂,当地另外两家乳品厂民和县湟乳乳业公司、河谷乳品厂等地(当地仅有3家乳品厂),同时对刘战峰的亲属、同事(部分同事是指东垣乳品厂的产权拥有者——民和县农场人士)、办案警察、民和县质监局局长保长业、民和县常务副县长汪源来、副县长安永祥、青海省部分参与此案的政府工作人员等大量与案情相关的人员进行了采访,试图还原出毒奶粉复出真相。

  尽管官方拒绝透露任何有关涉案信息,但经过综合多方采访得到的信息,记者大致勾勒出了刘战峰涉嫌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的大致经过:

  向刘战峰兜售含有三聚氰胺原粉的犯罪嫌疑人周忠林(已被刑拘),凭借与刘是老乡,且有着一定业务往来的关系,多次向刘兜售问题原粉,但他当时并未向刘战峰明确表示,这批原粉含有三聚氰胺,只是告诉刘,此批原粉质量不过关,需要搀兑处理。

  接下来,刘战峰利用上述原粉,按不同比例进行少量搀兑,形成样品,进行个人送检分析,以期为后期大规模购进、大规模搀兑提供数据支撑。

  尽管自称与刘战峰“同行是冤家”,但民和县另外两家乳品厂老板,马雄武、白静平(民和县河谷乳品厂实际负责人)则判断,老刘更大的可能性是被别人下了套。

  马、白二人均对记者表示,三鹿残留下来的有毒奶粉可能一直在市场上寻找流通突破口,不排除老刘利欲熏心想赚黑钱,但向外界采购原粉,长期以来也是大乳品厂的正常业务,无可厚非。老刘很可能是为了采购原粉,以弥补原奶收购量不足的问题,能够保障生产的需要,而计划买入此批原粉。

  如今,这两家乳品厂也受到了影响。由于他们与东垣乳品厂同处一地,许多外地经销商不仅仅拒绝了东垣乳品厂的回款,甚至还切断了与湟乳和河谷两家乳品厂的资金往来。

  民和县常务副县长汪源来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由于案情复杂,且主要侦破工作均移交公安机关执行,故目前还无法判断刘战峰等人最终将如何定罪。汪源来指出,民和作为青海省最大的奶粉业制造基地,未来将努力加强质量检测,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而记者获得的更多信息表明:本次在青海查获的大量毒奶粉,并非出自刘战峰之手加工而成。

  毒奶粉复出不意外

  “38吨?绝对不可能,不可能只是这么一点点三聚氰胺毒奶粉再次流入到了流通环节!”西北某地方性乳品企业负责人,在获知刘战峰的东垣乳品厂因为涉嫌购买含有巨量三聚氰胺成分的原粉(奶粉半成品)而获罪时,非常肯定地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这仅是冰山一角。

  “三鹿牌三聚氰胺毒奶粉在2008年并没有得到彻底销毁,这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尤其是在2009年,除了无数人打电话向我们推销每吨售价只有1万多元的原粉之外(当时市价约为2万元),甚至有人登门兜售,开口就说他们能够供货50吨以上。”这位乳企负责人当年拒绝了不法分子的公开兜售,他有些后悔地对记者表示,当时,只想着自己不做亏心事儿,没有选择举报。

  这位乳企负责人多少有些庆幸。“我要举报的话,肯定要把对方的样品拿过来,而对于原粉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的检测工作,肯定也需要通过省级以上质检机构进行。如果当年别人向我兜售的的确是2008年未能彻底销毁的三聚氰胺毒奶粉,而我的解释工作稍不到位,我也许去年就会成为第一个‘刘战峰’遭遇收监。”他说,三聚氰胺彻底变成了奶粉行业的魔鬼,谁沾上谁倒霉。

  和刘战峰的民和县东垣乳品厂仅相隔一里之外,白静平同样接到了那些销售电话。当时就觉得不可思议,为何市价明明2万多元一吨的原粉,他们才只要1万多元呢?白静平对记者回忆,“我们当时私下分析,认为那些奶粉最大的可能性,是用大量的淀粉、蔗糖和部分正儿八经的原粉搀兑出来的。”他仍有些后怕,尽管自己工厂所有的原粉都是自产,从来没有外购过。

  马雄武的民和县湟乳乳业公司早在2008年就遭遇到了此类事件。“最早是在三聚氰胺事件还没有全面爆发之前,有一个人上门向我们兜售技术,他说,我可以不要一斤原奶(指收购的新鲜液体牛奶),就帮你生产出来无数的奶粉。”

  “不排除大量的三聚氰胺毒奶粉通过果乳、蛋糕房、饼干厂等非传统的奶粉销售渠道流入市场之中。”多数接受记者询问的质检系统人士表示,如果事实确如卫生部公开表示,“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的确没有销毁彻底”,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今日在青海复活,就丝毫不算意外。

  而一位青海当地官员对记者表示,青海人民风淳朴,可能被骗。他转而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刘战峰不是青海人。”言下之意,三聚氰胺虽然在青海事发,但青海也只是受害者。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