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利
记者谢利如同此前海关总署发布的当月外贸出口增速大大强于市场预期,6月份CPI的回落也再次让分析人士颇感意外。因为就在几天前,一些机构还纷纷作出预测,并普遍认为6月份CPI同比涨幅将超过3%,甚至可达3.5%。
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CPI同比增速为2.9%,比上月回落了0.2个百分点,环比则下降了0.6个百分点。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这个变化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对于6月份CPI同比小幅回落,盛来运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政府加强对通胀预期和流动性的管理,M2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八九个百分点,为18.5%;二是当月蔬菜和水果价格大幅下降而引起食品价格下降。从统计数据来看,6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7%,拉动CPI上涨1.9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5.0%,拉动CPI上涨0.7个百分点。而由于6月份鲜菜价格比5月份环比下降了14.6%,鲜果价格环比下降了5.1%,使得这两项对CPI环比指数的影响达到0.5个百分点。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熊鹏也表示,部分农产品价格前期普涨之后呈现季节性回落,特别是应季蔬菜的大量上市,造成价格普遍大幅回落,从而带动食品价格跌幅较5月扩大。另外,6月翘尾因素扩大到了2.1%的年内峰值,也对CPI同比增速小幅回落形成一定的支撑。
与CPI的波动走势相比,PPI同比增速在6月份出现了首次回落,也值得关注。熊鹏说,尽管工业品出厂价格仍处高位运行,但增速自2009年11月以来首次回落至6.4%,增幅比5月收窄0.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为15个月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分析其中的原因,从当前工业产品的供求关系看,供大于求的局面对工业产品的价格上行产生一定的压制。不过,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的输入性影响以及内需的降温等因素也不容忽视。熊鹏分析说,在欧洲债务危机持续影响下,市场避险情绪蔓延导致5月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单边下行态势,5月以来CRB指数一路走低,5月单月下挫逾8%,为18个月以来低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落滞后影响6月PPI涨幅回落。6月,中国有色金属、钢材、成品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此外,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增加,导致企业放缓投资、生产活动,直接体现为6月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较上月明显下降,也推动PPI涨幅见顶回落。
由于上半年CPI同比仅上涨2.6%,加之6月份同比、环比呈现回落走势,使得人们普遍认同“当前物价水平总体温和可控,基本稳定”这一结论,同时也缓解了未来的通胀压力。分析人士指出,虽然短期内物价仍可能惯性上涨,但随着物价下拉因素增多,三季度CPI、PPI将见顶回落。这些因素包括:实体经济需求增势的放缓,货币供给增速的回落,输入性通胀压力呈现缓解迹象,以及翘尾因素正效应的逐渐消退等。交行金研中心发布的预测报告认为,如果没有其他突发性因素并在政策及时的调控下,2010年全年CPI同比涨幅可能在2.5%~3%之间,PPI同比涨幅在4.5%~5%之间,全年总体通胀水平处于相对温和的状态。
不过,正如盛来运所说,当前物价上涨的压力有所缓解,但仍不能掉以轻心,下半年的经济运行仍然充满着不确定性,物价的走势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专家分析,所谓不确定性因素主要还是来自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随着生猪的养殖和屠宰已临界盈利点以及国家第四批收储启动,猪肉供大于求向供需平衡转化,加上玉米等猪饲料价格大幅上涨,猪肉价格在6月中旬止跌反弹,开始恢复性上涨。这些都可能对物价走势带来影响。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城市房租涨幅明显,其对居住类商品消费价格的影响也有待观察。
从上半年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所显示出来的良好态势来看,全年物价控制在3%左右的目标具有实现的基础,经济正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鉴于上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对通胀预期的引导和管理仍不能放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