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大利空”之四:人民币汇率变动“炸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0日 03:26  中国经营报

  张业军

  6月19日,央行宣布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随后两周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0.7%。

  这对广东省中山市的陶瓷洁具代工商崔广德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他已要求公司的财务主管,密切关注汇率变化动向,设法减少其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因为汇率的微小变动,很可能随时让他们这样的外贸出口为主的企业的利润,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微薄利润难挡汇率波动

  崔广德的洁具公司主要给欧美知名洁具品牌代工生产,公司的平均利润只有5%~10%,因为通常以美元结算,短短一两天看不出什么问题,而在长达1年的合同期限里,汇率变动很可能导致其利润损失20%。

  与建材行业相比,附加值更低的制鞋业对汇率的敏感度更高。东莞的鞋业贸易商王伟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因为竞争过于激烈,当地鞋业代工企业的实际利润水平已不到5%,汇率波动甚至能把企业压垮。

  王伟说,由于中国出口的鞋长期低价销往世界各地已成习惯,今年以来平均售价甚至还跌了4%左右,连国外的零售商也很痛苦,而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已触及国内鞋业的利润临界点,任何风吹草动,都让这些企业心惊肉跳。

  以东莞一家鞋业代工企业的产品为例:出口一双普通女鞋,2006年到2008年之间,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将使其毛利润减少0.29美元,国家降低鞋类产品的出口退税,又少收了0.3美元,尽管每双鞋出口单价从15美元上升到16.2美元,但毛利润却从1.1美元下降到0.7美元,实际的税前利润,更从2006年的1.2美元降至2008年上半年的0.21美元。过去几年来这家鞋企的平均年度利润,竟然只有2.5%。

  超过七成企业希望人民币结算

  掌握3000多家外贸制造商客户的环球市场集团(GMC)近期组织了一次小规模调查,评估人民币汇率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接受抽样调查的有分布在全国各地的30家企业,覆盖了五金、电子、服装、鞋类、玩具等多个行业,调查结果表明,这些企业平均利润率均在5%以下,几乎不无例外地对汇率表示敏感,超过七成的企业希望出口订单将来能以人民币结算。

  举例来说,利润偏低的外贸服装行业,目前能承受的汇率波动幅度大约是1%,也就是说,按照当下汇率变动的幅度,这个行业里的大部分企业,利润随时会变为负数。杭州一位服装生产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金融危机的冲击他们都熬过来了,即使人民币升值让日子更难过,也不会轻易关门或者转行。

  浙江金华的外贸五金加工商李琦,则将生存的希望寄托在国家货币政策上。李琦的公司主要生产园林工具油锯,销往东南亚国家,年出口量约400万件。李琦说,他们能承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约为2 %~3%,他们希望“国家能保持汇率的稳定”。.

  而浙江慈溪一家年出口额达3亿元人民币的饮水机出口生产商的外贸总监表示,他们最多只能承受人民币1%的升值,这意味着,他们不得不像盯着菜市场的菜价一样盯着人民币汇率,除了期待出口退税政策持续或政府增加补贴外,他们也期待能以人民币结算。

  东莞鞋商王伟认为,国家放开对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并不代表一定会升值,未来反而可能是下跌的趋势,因为政府不希望汇率受美国政府操控,如果汇率真的回落,外贸企业将得到喘一口气的机会。

  然而,国际金融变局所引发的市场波动,同样增加了不确定性。广州海关一位分析员表示,目前的出口订单中,3个月以内的短单占5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金融风险重新扩散,人民币升值预期、国家有关政策的持续性,以及企业刚性成本增加等不确定因素,将让今后一段时间内外贸出口形势变得更加复杂。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