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秀军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0年第二季度例会认为,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复苏,但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我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的态势,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增强,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管理通胀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
记者谷秀军时至年中,承上启下,货币政策在下半年的取向令人关注。“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日前召开的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对此问题作出明确阐述。
“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杨青丽表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宏观调控正向预期方向发展,但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国内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与稳定,既是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也是未来经济由全面复苏转向正常增长的必备条件。
“可以看到,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国普遍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以应对、刺激经济发展,但在全球经济复苏信号日趋强烈的情况下,对于未来通货膨胀的担心使得一些经济体开始收紧阀门。就我国而言,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仍然没有稳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然需要坚持,但与此同时,也要密切关注CPI的走势,管理好通胀预期,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杨青丽表示。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非意味着货币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没有变化。由于未来经济形势变化存在的不确定性,在具体政策措施的拿捏上要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要保持货币政策收到良好成效,就必须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这是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客观要求。
人们注意到,此次例会指出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此前,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毋庸置疑,当前是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有利时机。一是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经济运行趋于平稳,这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二是我国正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使得这一任务更加重要和紧迫。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实现双向浮动,也是提高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的需要,可应对不同情况下的外部冲击。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发展战略作出的选择,不仅有利于促进结构调整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继续推进汇改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维护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国际经贸环境。”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大家向来关注的货币信贷增速问题,这次例会亦有明确表述———要密切关注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适度增长”这一表述仍然延续了上季例会的说法。在此前,央行发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我国经济开局良好,回升向好势头更加巩固,各项措施取得初步成效,货币信贷增长正逐步向常态方向回归。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是要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人们注意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刺激经济,目前这些政策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与此同时负面作用也开始显现,比如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比如通货膨胀预期增强等。丁志杰认为:“要保持经济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还需要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调整信贷投放节奏,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引导金融机构均衡放款,增强商业银行信贷均衡投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信贷投放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结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