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G20机制应抱有信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6日 01:39  第一财经日报

  王天龙

  二十国集团(G20)多伦多峰会后,世界各国媒体和评论普遍认为G20机制没有起到预期作用,认为“G20无能”,甚至认为“G20可以休矣”。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偏颇的。

  从G20的作用发挥来看,确实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挑战:

  首先,G20的决策效率需要提升。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涉及主权,难以进行行政命令式统一,只能通过协商来进行。G20成员众多,利益多元化,必然会出现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

  其次,G20决策难以落实。这是因为G20没有从根本上颠覆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是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重要支撑,而这两个组织在决策上都设置了85%的绝对多数机制,美国持有超过15%的投票权,拥有事实上的一票否决权。因而不利于美国的规则即使达成原则共识,也难以落到实处。

  再次,G20面临代表性与合法性问题。尽管G20成员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85%,人口占到2/3,但仍不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在国际经济问题决策上难免会忽略非成员国的意见,其合法性往往为人所诟病。

  但我们不应据此就对G20 失去信心。在这些问题背后,应该看到G20更为重大的意义,那就是G20的成立是改革现行国际经济秩序、重构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重要开端。

  旧有的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始于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协议》,其基本特征是美国主导,三大国际组织IMF、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支撑,G7/G8为协调平台。随着时代发展,这一结构不合时宜也不尽合理。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经济面临很多全球性问题,迫切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这离不开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三大国际组织都不具有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职能,传统的G7/G8平台又缺乏代表性,难以对新兴经济体国家进行协调。

  而G7/G8是“富国俱乐部”,是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合作平台,没有包括迅速崛起、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的新兴经济体,也无法反映新兴经济体的利益诉求。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8年,当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肆虐全球时,美国推动G20走向前台。

  作为新兴经济体,应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并努力推动其发展以更好地代表自身利益。中国更应高度重视G20机制,将其视作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首要机制,利用这一平台积极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构建全球经济治理新格局,并利用G20 内的复杂利益关系,加强双边合作来巩固多边关系。

  首先,中国应联合其他新兴经济体积极推动G20机制化与制度化。危机是推动G20走向前台的直接原因,因此要防止危机过后,G20的作用减弱。当前,发达经济体内部存在分歧,如法德主张以G20取代G8,俄罗斯力倡G20机制化、制度化,应充分利用好这一有利时机,推动G20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协调平台。

  其次,应积极推动G20建立常设机构为会议召开提供支持。最为重要的是G20峰会议题。目前,G20没有常设的办事机构,会议组织协调等工作主要由主办国负责,会议议题则主要由G7/G8制定,这对新兴经济体不利。通过控制峰会议题,实际上发达国家也就控制了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可以推动G20设立常设机构,如设立秘书处为会议提供支持,并设立应急小组应对突发性事件等。

  再次,要积极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投票权改革。IMF、世界银行和WTO是国际经济治理结构的支撑体系,如果不能将其纳入到G20框架下,成为落实G20决策的组织保障,那么G20的决策就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匹兹堡峰会承诺给新兴经济体增加决策权,在IMF至少增加5%的额度,在世界银行增长至少3%的投票权。《多伦多峰会宣言》承诺继续支持世界银行和IMF投票权改革,应继续积极进行推动。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