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势半月谈■胡迟。
自从去年下半年国家统计局按月度发布经济数据以来,全社会对中国经济走势的观察与宏观政策的争论比以往更加细致。即将公布的7月份数据不仅包括月度数据,还有上半年的数据,相信7月份的数据发布定会给长期热议不衰的有关中国经济走势与宏观政策选择的话题增添新的素材。
6月份经济数据公布后,央行没有随之加息,也未出台其他调控政策。宏观调控被形象地称为进入了一个政策的“真空期”,或“观察期”。之所以调控政策会相对稳定,是因为经济形势呈现的特征使然。温家宝总理曾在年初有预见地用“复杂”来概括2010年中国经济的特征。上半年的经济走势的确反映出今年经济的复杂程度高于以往,因而宏观调控政策的决策难度也非以往可比。
从经济运行看,改革开放以来,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我国已经有了若干次宏观经济调控的实践。其时间段大致可划分为:1979—1981年、1985—1986年、1988—1989年、1993—1996年、1998—2002年、2003—2008年上半年。由于改革开放的30年间我国经济一直在高速增长,因此,上述的绝大部分调控都属于旨在治理经济过热的紧缩性调控,其政策工具不外是提高利率、紧缩银根,政策目标为通过抑制投资来避免经济过热,而其中少有的例外就是1998—2002年的调控属于旨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扩张性调控,那是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冲击而采取的扩大内需的刺激性政策。最新一次调控政策始于2008年下半年。与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类似,为了抗击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有效刺激经济增长,中央及时制定了“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的宏观调控方针,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此次调控使我国率先从全球金融危机中走出。
应该说,以往历次宏观调控要么是以控制经济过热为主,要么是以刺激经济增长为主,政策目标比较单一,政策工具容易选择。进入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运行态势比以往更加复杂,因而给调控工具的选择增加了难度。目前的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中间地带”。一方面,经济已经复苏。从一季度的数据看,GDP11.9%的增长率不算太高,不能算过热,且近两个月已经有所回落。但另一方面,复苏基础尚不十分牢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虽然许多分析都认为我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较小,但也没有完全排除。我国经济的外向型程度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最高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考虑到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风险持续上升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这种二次探底的风险就更不可忽视。因此,扩张性政策还无法退出。再看CPI指数,5月份达到3.1%的水平,还属于温和型,但却仍有可能继续上升,并突破今年3%的目标。所以,控制通货膨胀、管理通胀预期也是宏观调控所必须考虑的。另外,调控工具的选择还与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环境和市场体制发育程度有密切关系。首先,经过长期高速增长,我国经济规模已十分庞大,今年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调控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的难度是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的。其次,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没有完全建立,调控工具的使用受到诸多限制,并要更多地照顾现阶段的特点,如市场化工具与行政性工具的组合使用就是考虑现阶段特征的产物。
因此,经济形势的复杂化与调控目标的多样化是使得现阶段宏观调控政策难以简单明了的主要原因。从上半年的调控实践看,尽管一直争论纷纷,但调控政策基本上是按照年初所确定的基调执行的,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当前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仍然是政策执行的重点,而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则是政策执行的难点。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首先必须谨慎为之,特别涉及到政策转向的决策更要“三思而后行”,以避免给经济运行带来震荡。以加息为例,尽管今年以来市场一直在猜测央行可能加息,但半年时间已过,其间,央行三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同时,降低新发行的三年期央票利率,却一直没有加息,这就反映出央行在加息问题上是非常小心的。如果CPI指标不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话,央行在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已明显降低了。实际上,不加息就是综合权衡国内外各种因素谨慎决策的结果。其次,调控政策的运用必须兼顾“保增长、防通胀、调结构”等综合目标,而不可“顾此失彼”,更不可陷入“布利丹选择”的陷阱中。以现行房地产政策为例,执行中既要达到限制房价过快上涨、清理房地产市场资产泡沫的目的,又要避免对房地产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冲击,切不可伤害刚刚复苏的宏观经济。如此的政策选择方可称为“帕累托最优”。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经济学博士,指导老师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胡代光教授。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