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流动性紧缺幻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1日 01:55  第一财经日报

  银行间流动性趋紧和民间资金泛滥的并存,暗示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

  郭茹 李娟

  借钱和还钱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但今时和往日大为不同。

  自5月下旬开始,年初以来一直充裕的商业银行资金头寸出现了罕见的紧张,同时引发了人们对于实体经济流动性的担忧。

  但这并非事实的全貌。本报记者调查显示,从今年5月上旬开始,温州等地的民间借贷利率就一路走低,有的月利率一路跌到1.5分或者2分。

  “最近两个月很多朋友都说手头有资金,如果有好的项目,就可以借给对方去做。”一大型担保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他几乎每天都可以接到电话,问是否需要大量的“短期拆借资金”,不仅如此,利率一降再降,甚至有人表示愿意让对方先开价。

  到底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银行间资金骤然趋紧

  今年来由于商业银行贷款投放受限,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一直呈宽裕状态。但到了5月份,仿佛一夜之间,这一态势开始发生明显的改变。

  市场人士指出,国有商业银行为提高超储率而限制资金融出、股份制银行为6月底贷存比达标而拼命揽储等原因都导致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骤然趋紧。

  所谓银行间市场,就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进行融通资金和债券买卖的市场。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然后用来投放贷款,在扣除贷款、存款准备金、备付金等之后剩余的资金头寸则拿来到银行间市场上进行运作,通过拆借或者回购融通给其他机构,或者进行债券的买卖来获取一定的收益。

  随着央行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银行间市场的回购利率自5月中旬开始出现缓慢上涨,但随后出现的资金面骤然紧张却出乎了市场意料。

  从5月21日开始,原本一直在银行间市场上扮演“资金大佬”的几家国有商业银行突然开始借钱,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其他中小商业银行也均“无钱可出”,紧张的资金面推动资金利率迅速攀升。

  近一个月以来,资金利率几经起落,但始终居高不下,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未见明显缓解。目前,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徘徊在2.27%左右,7天回购利率在2.62%左右。而此前几个月两者利率水平大多维持在1.5%和1.7%左右,年初最低曾到1.0%和1.3%。

  民间资金仍供大于求

  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快速攀升的同时,另一个资金市场——民间借贷市场上,却是另一番景象。

  民间借贷利率被称为一支测量企业融资和民间资本生态的“体温计”,而目前这个“温度”已经降到民间借贷利率的历史低位。这显示流入实体经济的资金在有增无减。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个民间借贷监测点,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的样本把400多户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等作为监测对象。来自温州人行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从今年5月上旬开始,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就开始一路走低,有的月利率一路跌到1.5分或者2分。而就在4月底,月利率还“高高在上”。

  方兴担保董事长方培林也表示,现在市场上完全是供大于求,大量的资金都在市场上找出路。

  “银行间跟实体经济流动性不一致或一致都是正常的,”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说,“如果更多的钱回到了银行间市场,实体经济流动性可能会紧张。反过来,更多的钱流到实体经济,银行间市场就可能是紧张的。”

  分析目前我国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出现的紧张现象,会发现其与实体经济的流动性的变化密切相关。

  今年来,监管层对于贷款投放的限制,而央行也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持续大规模回笼资金。贷款的受限以及货币乘数的下降,使得贷款创造存款的效应减弱,银行存款增长放缓。另外,5月份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下降使得国际资本流入减少,由此带来外汇占款的下降,也使得银行资金另一主要来源受限。而这些在宏观经济上则表现为,贷款增速的放缓,以及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速的持续下降。

  5月我国贷款投放新增6394亿元,连续第五个月下降,而M2和M1同比增幅为21%和29.9%,较年初分别回落了4.96和9.06个百分点。

  可以说,实体经济流动性的下降造成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一时趋紧,但是,这并不表示实体经济流动性也变得紧张。

  经济增长减缓减弱流动性需求

  “整体流动性不会有大的问题,”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表示,“从货币供应总量、存贷款等来看,流动性并不缺。”

  他指出,今年7.5万亿新增贷款目标,实际上已经非常可观。而中国经济增长在放缓,实体经济的需求是在下降的,因此,流动性上不会感觉紧张。

  实体经济需求的下降则来自于中央政府的调控。华而诚指出,今年四大领域的投资都受到限制,包括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过剩产能行业、高污染行业等,商业银行甚至面临着无贷可放的局面,而这也是我国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转型时期所必须面临的局面。

  在新增贷款中出现的新变化也显示出了贷款需求下降、实体经济放缓的局面。

  从今年4月份开始,我国票据融资出现了10个月以来的首次正增长,当月增长470亿元。5月票据融资增加377亿元,显示这一趋势仍在延续。

  “当票据融资重新出现持续正增长的时候,意味着中国经济再度出现了放缓的迹象。”鲁政委指出,经济放缓带来信用风险加大,银行会选择近乎无风险的票据,当贷款需求不足时,商业银行也会以票据融资来替代贷款。

  此外,分析人士认为,外部资本的流入对于国内流动性也仍将会是一个支撑。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目前出现国际资本流出导致外汇占款下降的现象,并不是一个趋势。“长期来看,人民币有继续升值的潜力,双顺差的格局很难改变,资本净流入还是会增加。”

  民间借贷利率因何逆转?

  民间借贷利率的逆转主要是源于国家对于煤矿的整治以及房地产市场调控新政的出台。

  “现在流动的两股大资金主要来源于煤老板和从楼市中撤退出来的资金。”方培林表示,一直以来,这两股资金是温州市场上投资总额最大的两笔资金,在今年分别遭遇投资瓶颈后,不得不持观望态度,这是目前市场上放贷资金陡然增多的一个主要原因。

  温州市担保行业协会会长、中投信用担保公司董事长郭志超也表示,今年年初以后,民间借贷利率曾稳步上调,但楼市开始调整之后,市场就迅速换了个风向。“他们观望了一下,发现到5月份开始,国家对楼市还在进行调整。这样一来,就不愿意去投资房地产了。”

  鲁政委指出,民间借贷利率可以作为反映实体经济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民间资本从煤矿、房地产等市场撤出也会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的下降,但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却在增加。

  而华而诚认为,民间资金目前实际上也面临着与银行同样的局面——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这反映“民间经济的活力不足,实体经济的需求下降”。

  “资金供给相对于需求来说是充裕的,至少说明整体经济的流动性不会有大的问题。”华而诚说。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