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广州有食文化,知道广州有珠江文化,知道“三雕一绣”,知道粤剧粤曲……但可能并不知道广东这片土地上有过多少文学家。
“提起广东,很多外地人不了解,说广东是文化沙漠,说广东历史上是南蛮瘴疠之地,说起广东人物就只知道孙、康、梁。其实孙、康、梁不是凭空出现的,他们能出现在广东,是因了从明代以来一代代广东思想家、文学家的文化滋养。”这些年来,广州大学中文系主任曾大兴教授从大量的广东地方文献中辑出2046位文学家的传记资料,一一考察其籍贯,通过统计表格列出分布格局,描述分布特征,再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探讨其分布格局赖以形成的区域文化背景。他认为,“气候影响人们的气质,从而影响到文学风格”,文学家分布格局的形成与变化,有其独特的区域文化背景,而远离主流文化中心的广东文化之所以能在唐宋时期显露生机,在明清时期大放异彩,一是得益于自秦汉以来的由北而南、由西而东的经济开发,二是得益于北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三国以来北方“谪宦”和“流寓”现象的影响,三是得益于宋代以来的全国领先的官、私教育。
根据曾大兴的研究,从西汉到近代,即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49年,这2155年间,广东境内(包括香港、海南,以及广西的合浦与钦州)有籍贯可考的、有文集行世的文学家有1800人,其中占籍广州的就有1405人,占总数的78.1%。广州曾经拥有的文化成就、文化地位和发展水平,可见一斑。由此,曾大兴认为,“2000多年来,广州的文学在广东全省,乃至整个岭南地区,都是最为发达的。有1400多位有文集行世的文学家,有许多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既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又富有岭南文化特色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因此,他提出倡议,建一个广州文学馆。
文化
地理
广州从两宋时成为岭南文学中心
明代,占籍广东的文学家达453人,珠三角地区仍然是广东籍文学家的分布中心之所在。这个时期最令人瞩目的是广州府的南、番、顺三县。
曾大兴研究发现,虽然唐时广东文学中心在粤北,并出现了张九龄这样开宗立派的大家,但是从两宋时期开始,珠三角取代粤北,成了广东文学人才的中心,而且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了近代。
明代,占籍广东的文学家达453人,珠三角地区仍然是广东籍文学家的分布中心之所在。这个时期最令人瞩目的是广州府的南、番、顺三县。这三个在地理上毗邻的县份,一共出了215位文学家,占全省的51%,文学史上有名的“南园五先生”(南海孙贲、王佐,番禺赵介、李德、黄哲)和“岭南三大家”(南海梁佩兰、番禺屈大均、顺德陈恭尹)就出在这里。
清代是广东籍文学家出现最多的一个时代,仅从清朝开国至道光末年这二百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就出了963人。珠三角地区仍然是文学家的分布中心。近代在这里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实际上包括了晚清(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和中华民国这两个时间段,大约一百年的时间。近代广东籍的文学家共566人,珠三角地区仍保持宋元以来的中心地位,出现了像南海康有为、新会梁启超这样的领一代风骚的人物;粤东不仅较其它地区发展为快,而且还出现了像嘉应黄遵宪、蕉岭邱逢甲这样的在近代文学史上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这1776位文学家的分布格局,有其鲜明的地域特征,概而言之,表现为三个层级:
第一,文学家的分布中心经历了一个由北而南的转移。唐代以来,广东先后出现了两个文学家的中心,一个是唐五代时的粤北地区,一个是宋、元、明、清、近代的珠三角地区。粤北地区的优势地位自宋代开始丧失之后,再也没有恢复过来;珠三角地区自宋代开始成为文学家的中心之后,历经千年而保持不变。
第二,上述四个地区的郡、州、路、府之治所,成了文学家的亚中心。这类治所和本地区的其它县份相比,往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具有政治、经济、交通、教育、文化传播诸方面的区位优势,具有丰富的文化积累,因而也就成了文学家的一个渊薮。
第三,就各个县份来讲,文学家族的优势又非常明显。这样的文学家族不下于80个,都是有文集问世或曾经有文集问世的。这些文学家族的成员,或为祖孙关系,或为父子(父女)关系,或为兄弟(姐妹)关系,少则三五人,多则十余人,他们声应气求,薪火相传,组成了一道又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文化
兴盛
得益于经济发展与外来人才
北方“谪宦”和“流寓”,不仅为广东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包括观念型的文化和应用型的文化,还带来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广东历代文学家的分布格局的形成与变化,有其独特的区域文化背景;而远离主流文化中心的广东文化之所以能在唐宋时期显露生机,在明清时期大放异彩,一是得益于自秦汉以来的由北而南、由西而东的经济开发,二是得益于北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三国以来北方“谪宦”和“流寓”的影响,三是得益于宋代以来的处于全国先进行列的官、私教育。
其他两点都好理解,比较特殊的就是北方“谪宦”和“流寓”对岭南文化土壤的影响。自三国吴时起,包括广东在内的岭南大部分地区,就成为朝廷流放得罪官员的地方。部分被谴谪的人,时间久了,他们或他们的后人,便成了当地的居民,例如唐代名臣刘崇望之子刘浚、太学博士倪曙、宰相李德裕之孙李衡、司农少卿周杰、娴于典章制度的杨洞潜、孔子四十一世孙孔昌弼等,均先后迁移岭南。
这些“谪宦”和“流寓”当中,有不少是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人。《广东通志》云:“唐诗之兴,始自杜审言与沈宋倡为律诗,而审言之孙甫称大家……至于咸通以后,其衰极矣。一代名家,始终寓迹,多在五岭三江间,他邦所无也。”
这些“谪宦”和“流寓”在岭南,为当地文学人才的成长,做了许多培植的工作。如虞翻徙南海,“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尝数百人。”郑侠徙英州时,“英人无贵贱,皆加敬礼。争遣子弟从学。”刘禹锡在连州,“以词章自适,而郡中文学日兴。论者多其振作之功。”韩愈在潮州时,“命进士赵徳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笃于文行。”
张九龄是岭南第一位进士,第一位宰相,也是第一位有影响的诗人。张九龄走上诗坛,进而走上政坛,成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与为官岭南的王方庆有关系,与谪宦岭南的北方文学家沈佺期和张说更有关系。至于其他“谪宦”和“流寓”对粤东、粤西和珠三角地区的积极影响,如韩愈在潮州,苏轼在惠州,秦观在雷州,等等,都是大家熟知的事实,道理是一样的。
北方“谪宦”和“流寓”,不仅为广东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包括观念型的文化和应用型的文化,还带来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因为这个缘故,即便他们后来离开了广东,但是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则被留传下来,一代又一代地沾溉后人。但是,个人的影响仍然是有限的。一个地区的教育办的如何,固然与某些有识之士的倡导和身体力行分不开,但是也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一般来讲,经济发达,教育的投入会相应地增多,人口平均受教育的几率会增大,成才的机会也会相应地多起来。
广东的公私教育,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惊人。原因即在于经济发达,有条件办教育。官学是政府出资办的,每个州县都有,私学则是民间出资办的,要根据创办人或资助人的经济条件量力而行。真正导致教育的地区差异的,是私学的数量、规模和水平。宋元以后,粤北地区因地理环境所限,经济发展缓慢,私学甚少,影响了整个地区的教育水平的提高,故其文化落后于珠三角,人才也远不如珠三角之蓬勃;而珠三角的文化之所以如此发达,人才之所以如此兴盛,说到底,还是由于学校教育的成功,尤其是私学,功不可没。
文学
景观
文学的力量
让景观不朽
所谓“文学景观”,就是与文学密切关联的地理景观,它属于地理景观的一种,却又比普通的地理景观多一层文学的色彩,多一份文学的内涵。曾大兴说,文学景观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人文类文学景观,这类景观大多是以建筑的形式表现的,如文学家的故居、墓地、曾经就读过的学校、曾经生活与工作过的房子、曾经光顾和题写过的亭台楼阁等等;二是自然类文学景观,这类景观大多是以自然风景的形式(如山、水、泉、石、岩、洞等)表现的,但是都经过文学家的题名、描述和吟咏;三是人文和自然类文学景观,这类景观既有自然风景,又有人文建筑,是上述两种形式的综合体。
文学景观有什么价值呢?曾大兴给我们举出了前段时间多个地方争做李白、赵云甚至西门庆故居的事例,来说明文学的力量,可以将一个平淡无奇的小城镇变成全国知名的地方,可以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可以让人们怀着景仰的心情一访再访,流连忘返。“广东历代拥有许多文学家。自然山川,经过这些文人的居留行吟,就变成了人文景观。比如惠州西湖,经过苏轼的吟唱,它成了全国三大西湖之一,又有苏堤、朝云墓等文学景观,历来有许多相关的诗文是写它的,就会吸引到游人一去再去。如果没有这些脍炙人口的诗文,仅仅是一个自然湖,风景再好,也会逊色三分。”
因着这样的观点,曾大兴举出这样几个广州的文学景观:越王台、番禺学宫、药洲遗址、何维柏云桂桥、伦文叙故居和万木草堂。
越王台
承载历代文人吊古抒怀之情
根据《岭南历代诗选》、《岭南历代词选》、《岭南历代文选》、《历代名人入粤诗选》 等书统计,广东有17处著名的文学景观。被上述优秀作品写过10次以上的。其中最著名的有9个:梅岭、清远峡山、惠州西湖、罗浮山、崖门山、越秀山、白云山、珠江。
越秀山在广州城北,是岭南最著名的文学景观。山上冈峦起伏,花木明秀,古迹甚多,尤其是越王台、朝汉台、镇海楼、越王井、五羊石等,皆为历代文人吊古赋诗之所。曾大兴介绍说,越秀山文学景观最显著的一个文化内涵,就是承载了历代文人的吊古抒怀之情。如[唐]宋之问《登粤王台》:“江上粤王台,登高望几回。南溟天外合,北户日边开。地湿烟尝起,山青雨半来。冬花采卢桔,夏果摘杨梅。迹类虞翻枉,人非贾谊才。归心不可度,白发重相催。”
千百年之后,越王台已变成了如今的镇海楼、广州博物馆,新代的建筑,已经完全掩盖了古老的遗迹,我们能看见的景观,是历史层叠之后的景观。
番禺学宫
广东三大学宫之一
在曾大兴整理的这份“广东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表”中,属“番禺”的文人名士竟有353人之多,不禁令人讶异。原来,“番禺”的概念古代和现在是不同的,古代广州置县就称番禺,民国时期的番禺县衙就在现在中山四路农讲所附近,当时的番禺县占现在广州的三分之二以上,西门口之外属南海县,所以古代的番禺人就是现在的广州人。
现存于广州中山四路42号的番禺学宫建于1370年,与德庆学宫、揭阳学宫一道,同为广东三大学宫,宫内仍挂着“番禺学宫”的匾。在明清两代,学宫——孔庙是培养士大夫的官方机构,儒学教官的衙署,相当于教育局。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知县毛忠、训导李昕始建。现在的格局形成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由于毛泽东于1926年在此举办农民运动讲习班,1953年这里被辟为农讲所旧址纪念馆,并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在恢复传统尊重文化的社会环境下,番禺学宫又成为文化传统教育的场所。如今,每年这里为学龄儿童举行的“开笔礼”,让我们感觉到传统的一种延续。每到仪式之时,孩子们穿着小博士服,游泮池,取“状元井”水洗面,拜孔子像,启蒙老师用朱砂为孩子开智(点痣),开笔临摹学习写字……据说这是模仿过去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开蒙”仪式。
药洲遗址
明代的羊城八景之一
广州不仅有花木之繁,亦有园林之胜,而这园林因历代文人的勒石题咏,更增了文学意义上的价值——我说的是药洲遗址。
药洲遗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教育路,南方戏院北侧,是南汉园林药洲的遗址,于1989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记载,五代时刘岩割据岭南,立南汉国,建都广州,兴建王府,筑离宫别院,在城西凿湖500余丈,地连南宫。湖中沙洲遍植花药,名药洲,湖、桥、石、花组成风景绝佳的园林胜地,写下广东古园林史精彩的一章。北宋统一岭南后,药洲成为士大夫泛舟觞咏、游览避暑胜地,名为西湖,有很多题咏与之有关。明代时“药洲春晓”列为羊城八景之一。明清以后湖面渐淤塞缩小,现在重修之后,成了人们休闲饮茶的地方。
这仅存的8座遗石中有宋代名书法家米芾题刻的“药洲”石,有清代书法家翁方纲题刻的篆书“拜石”,有宋熙宁年间许彦先的刻诗……如今有关药洲九曜石的诗文等几十方碑刻嵌于湖北面新建的碑廊里。
云桂桥
建造者与海瑞齐名
广州海珠区新港西路的晓港公园以翠竹多姿而闻名。在公园内,有一座造型十分简练明快的古石桥,叫做云桂桥,是明朝何维柏于嘉靖年间始建,俗称小港桥,又称尚书桥。该桥是广州市区现存最古、保护最完好的石桥,1993年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在何维柏生活的年代,他是与著名的清官海瑞齐名的人物。何维柏童年读书时深受新会大儒陈白沙理学思想的影响,21岁考中举人,两年之后又高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巡按御史。嘉靖二十四年(1545),他因上疏弹劾权奸严嵩,被削职为民,回广州隐居云桂村,办天山书院授徒讲学,为方便学生、行人往来,出资把书院前小木桥改建为石桥。他教出的学生不少中了举人、进士,乡人特在桥头兴建一座“云桂发祥”牌坊以纪念,从此石桥定名为云桂桥。
曾大兴认为,如果这座桥仅仅是年代久远、保存完好,那么它可能只是具有建筑史上的意义,但何维柏的故事让这座桥上升为文化景观的层面,“要意识到我们拥有多么丰富的文化遗产,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段历史,这个地方。”
伦文叙故居
传说“状元及第粥”因他而名
曾大兴研究认为,总的来讲,以地理学上的秦岭淮河一线为界,隋唐以前,中国文学家的分布重心多在北方,主要是黄河中下游流域;而东晋南北朝以后,中国文学家的分布重心则多在南方,主要是长江中下游流域。到了明清时期,广东就成为了文学上的中心之一,产生了许多名人逸事。“鬼才状元”伦文叙的故事,在广州乃至广东流传甚广。不过他的故居原址位于越秀区海珠中路福地巷13号,可能很多“老广州”都未必知道。
福地巷距离中山六路仅十数米,是一条看起来十分普通的石板路老城小巷。如今的13号是一栋8层高的住宅楼,丝毫找不到任何状元故居的痕迹,让我们的摄影记者大感失落,但老街坊都肯定地说,伦文叙故居就在这里。
据史书记载,伦文叙(公元1466年~1513年),原籍南海,父亲到广州卖菜谋生,伦文叙就出生在现今的福地巷,虽然家贫,但自幼聪明,读书过目不忘,有“神童”之称,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状元。民间流传着许多和他有关的对联和段子,广州人喜爱的“状元及第粥”据说也是因他而命名的。今年8月份,在其故居原址北面,中山六路西门口地铁站旁,将完成一个占地约200平方米的伦文叙纪念广场。纪念广场上会设有伦文叙的塑像和文化长廊,用动漫形象介绍他的生平和相关的诗词、对联。之所以采用卡通形象,缘于广州本土动画《聪明伦文叙》在青少年中有较大的影响,古今结合的方式能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伦文叙。
万木草堂
秉承中体西用宗旨
万木草堂位于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是康有为创办的著名学堂。康有为出身书香门第,19岁时师从名儒朱次琦,后来历游香港、上海,接触到大量的西书,萌发了学习西方之长,实行维新变革,挽救民族危机的维新变革的思想。布衣进京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未果,他举家迁往广州,并开始讲学。由于他名气很大,当时正在学海堂书院读书的陈千秋、梁启超等人纷纷前来请益,于是康有为租赁了长兴里邱氏书屋,正式开办学舍,创建万木草堂。
万木草堂创办之初,康有为就主张“脱前人之窠臼,开独得之新理”。草堂的命名,就含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意思。万木草堂明确提出中体西用为办学宗旨,而且采用中西并重的教育内容,对当时的书院教学影响很大。后来梁启超在湖南主讲时务学堂时,基本上因袭了万木草堂的办学精神。
解放后,万木草堂一度成为一家锁厂的车间。后来又成为了40户居民居住的大杂院,1983年,万木草堂被列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广州市投入1300万元全面修缮草堂,并计划将万木草堂建成越秀区博物馆,陈列康有为等历史人物的文物和史料。2006年,广州市城市复建公司结合中山四路复建工程,根据“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万木草堂旧址建筑进行了全面修缮,旧址主体建筑基本恢复原貌。2008年6月14日,在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修缮一新的万木草堂重新向公众开放。1分2分3分4分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