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称,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始终是坚持着一条原则,就是以我为主,循序渐进,竞争合作和互利共盈
【财新网】(记者 于宁 26日发自上海)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周六(6月26日)在陆家嘴论坛上说,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始终是坚持着一条原则,就是以我为主,循序渐进,竞争合作和互利共盈。
姚刚表示,从最早的推出面向境外的B股,到后来的H股,从允许外地证券公司设立在华代表处到设立基金公司,从中国认真履行加入WTO证券业对外开放的承诺,到实施对外市场的开放,中国的资本市场走过了一条渐进式的开放道路。
第一是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目前有195家境内企业上市,这是H股。这些H股公司累计筹资了1300亿美元,另外有大量的中资控股的企业和民营企业通过间接方式在境外上市。香港已经成为内地企业境外上市首选的市场。
第二,批准设立合资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根据中国在WTO的承诺,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了10家合资证券公司和34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中国目前有60家基金管理公司,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已经超过了50%。其中有16家外资持股的比例已经达到了49%。另外,根据内地与香港签订的补充协议,批准了三家港资参股的内地基金期货公司。
第三是超出WTO承诺,主动实施了QDII和QFII的制度。目前有94家外资机构获得了QFII资格,总额度是300亿美元,已经核准了180亿美元,超过了一半。同时有31家境内的基金管理公司和9家证券公司获得了QDII的资格。目前QD资金产品的净资有700亿人民币。
第四,证券交易所境内机构设立对华代表处,目前有8家境外交易所和166家境外机构设立了对华代表处。
第五点是,境内期货走出去,根据补充协议我们允许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国际化经营。目前已经批准了14家证券公司,6家期货公司在香港设立机构,另外还有28家境内企业获得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境内期货交易。
第六个方面是积极参与国际监管合作,中国证监会已经与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45个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同时证监会还于2007年4月签署了国际证监会组织多边的备忘录。目前是国际证监会组织技术委员会成员。近期中国正在开展国际货币基金组合的金融稳定评估项目。
姚刚说,近几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市场开放的程度和国际化的水平逐步提高。总体来看与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对外开放时在提升证券服务水平,增强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推进对外开放过程中,中国始终牢牢把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把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放在首位。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两个大局,最大限度地追求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资本市场成功应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受住了考验,表明中国资本市场现行的政策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