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英媒称G20峰会实质中美共同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6日 01:43  中国经营报

  瞩目G20 多伦多转弯:“退出”之辩

  吴梦启

  英国女王的丈夫菲利浦亲王曾经问美国总统奥巴马:“G20峰会与会领袖的外表一模一样,你能分辨他们吗?”这句话后来成为菲利普亲王“雷人语录”之一。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奥巴马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但是这无关紧要。按照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说法,反正G20峰会的实质是G2(即“中美共同体”),奥巴马需要认识的领袖只有一个: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不过,正如美国亚洲问题专家李侃如告诉笔者的那样,G2只是一个“某些人凭空臆造的概念”。不论是奥巴马,还是别的国家领导人,在G20峰会上要面对的,是更为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局面。

  中国也许不是焦点的焦点

  每一次G20峰会之前,总会有某些新闻事件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在多伦多峰会召开前的一周内,中美连续进行了事关重大的财政政策调整。显示了在欧洲债务危机这个重要的话题遮盖之下,中美之间尚有着为获得更多话语权而进行的“暗战”。

  中国人民银行在6月19日提出了人民币汇率“重回一揽子货币计划”,改变了实际上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挂钩的汇率计算方式。正是由于这一策略,伴随着两年来美元贬值,人民币实际上也经历了一轮贬值过程。它有效地加强了中国产品出口时的价格竞争力,也引发了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此前在G20财长峰会上,印度和巴西等制造业大国一度加入要求人民币升值的阵营当中。人民币面临着各个国家的围追堵截。

  本次人民币汇改虽然并未宣布人民币在实际汇率上升值,但是留下了足够的汇改空间,足以轻轻化解美国人近来屡屡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避免了在G20峰会上出现多国因为人民币汇率问题与中国出现争执的场面。正如中央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所言,此举意味着人民币升值博弈的结束。

  美国方面则在6月22日宣布房地美和房利美两个已经由国家接管的大型房地产公司退出纽约股票交易市场。这看似涉及到的仅仅是美国的国内政策,但是由于“两房”退出涉及将近6亿美元的投资(其中包括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的国债),“两房”退出之后如何清盘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偿付各国购买的“两房”国债显然不是G20峰会可以讨论的话题,不过它可以成为美国人握在手中的双刃剑,在不伤及自己的前提之下,构成一定的威慑力。

  “人民币汇率问题”和“中国在美国资产安全问题”是两个对等分量的筹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美双方在G20峰会之前已经完成了一轮太极推手,中国避开了在汇率问题上遭到进一步围攻的场面。

  全球监管体系难以形成

  英国人在6月23日公布了严厉的财政紧缩计划。这个计划当中包括征收每年约20亿英镑的银行税。银行税是G20多伦多峰会上讨论的关于全球监管的重要话题。开征银行税从理论上可以降低金融风险的产生,但是如何开征银行税,实行怎样的税率模型等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论证。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欧洲以及发展中国家尚有不同的态度。英国以及跟随而进的法国、德国抢先在银行税问题上制造了既成事实,这意味着欧洲在“全球监管”问题上抢占了制高点。

  各种各样的利益博弈,都是围绕着如何构建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秩序而进行的互动。新的游戏规则已经开始制订。英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参赞邓肯告诉笔者:在匹兹堡峰会上创立的金融稳定论坛已经开始运转。IMF发布了关于银行业的监管报告,有关方面正在制定关于资产流动性以及各种金融杠杆的全球新标准。“这些工作都非常复杂,属于技术层面上的东西。”邓肯说。显然,新游戏规则的制订目前还处于专家会商阶段,G20峰会会在某些措施的制订上达成一致,也有可能推迟某些标准的制订。

  G20峰会不可能在所有细节上给出答案——除了在“银行业奖金封顶”这种道德问题上可以做出判断之外,它的真正价值在于,“能够让全球主要的领导人坐下来,让他们给我们这些制定监管政策的人指导具体的政治方向”,曾经参加过G20峰会协调工作的邓肯说。罗马不是一天能够建成的。不论是“第二布雷顿森林体系”这种大而空泛的概念,还是“特别提款权”这种务实而有建设性的声音,或者是“全球退出”的协调工作和银行税,都是新国际金融秩序在搭建过程当中的几个步骤。国际关系学当中有这样的论断:各个政治势力在共同努力推动事态发展的过程当中会形成合力。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势力会获得满意的结果,最后的结局必然是一个虽然无法完全预测,但是彼此都可以接受的形态。

  “退出”还是继续“刺激”?

  本次峰会更加引人注目的现实议题是欧洲的债务危机。它引发了经济刺激计划如何退出这一命题。早在2009年春天的伦敦峰会上,各国就“退出问题”进行过激烈的辩论。但是在随后的匹兹堡峰会上,“退出派”处于下风。匹兹堡的公报仍旧维持了“继续经济刺激”的调门。然而,随着欧洲深陷债务危机,“退出派”已经不是一种舆论,而是现实。

  目前为止,希腊、西班牙的国家主权基金信用已经被信用评级机构普遍调低,英国存在着被降级的危险。另外一个非欧盟国家的匈牙利也出现了信用危机。作为对策,欧元区国家以法国和德国为核心,组建了救援基金,与IMF联手实施信用救援。英国、德国和大部分陷入债务危机的国家都出台了财政紧缩计划,节衣缩食以偿还债务。这个措施的另一层含义则是,政府将彻底放弃2008年危机以来推动的凯恩斯式的经济刺激计划,其最终结果将导致经济运行的火车头由不断增速变为缓慢减速。这显然对于2010年全球刚刚略有起色的经济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仅仅在半年前的匹兹堡峰会上,各国还在强调经济刺激计划,多伦多却要进行180度大转弯。如何从“救市”到“退出”,这将是G20这个“经济联合国”面对的新型问题。何况各个国家的经济恢复步调不一致。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各国经济已经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态。G20对于协调各国彼此经济政策的作用,受到了严峻的考验。G20华盛顿峰会和伦敦峰会上各国尚能够就国际金融危机达成共识并采取措施,以降低危机损失。从匹兹堡到多伦多的峰会则是在面向未来,各国的利益需求将在彼此的博弈当中更加明朗化。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