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晏琴
“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时,将贫富差距视为改革的“洪水猛兽”。
邓小平还警告说,“如果搞两极分化……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无疑,当前各方所进行的努力,将避免出现邓公“警告”中出现的各种可能。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说,当前由于收入分配失衡导致的社会情绪积累,容易让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产生不信任感,甚至出现了“公有制不能实现共同富裕”、“劳动不再光荣”等认识偏差,国家层面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从战略高度整合社会认识分歧。
“我国要实现全面小康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两个目标都需要妥善解决包括分配失衡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来实现。未来10年是全面小康建设的攻坚10年,也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必须要处理好收入分配不公、腐败等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提醒。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已经走到亟须调整的‘十字路口’”,有观察者指出,缩小贫富差距、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十分迫切,必须像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一样守住贫富差距的“红线”。从基尼系数看,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
“现在中国的基尼系数很高了,1978-1984年,中国的基尼系数稳定在0.16,而此后一路攀升,到2007年达到0.473。0.4,是国际公认警戒线。”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对记者表示。现在城市里的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10%的贫困家庭财产占到1.4%,已显出了收入分配差距的严重性。
“必须从政治的高度来看待收入分配改革。当具体执行者因利益的羁绊而不愿或无力去推动改革时,高层必须拿出政治决断。”知名时评人士邓聿文指出。
“总的来看,我们规划了三种手段。”杨宜勇指出,首先是法律手段,这包括规定最低工资制度,建立企业职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比如国家设定一个工资增长指导线;市场的手段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比如现在大家都很关注石油电力这些行业,将给资源重新定价,调节垄断企业暴利,那么收入分配自然也调整了。
“此外,还包括行政手段。这个主要是针对公共部门,比如这几年退休金一直都在增长,再比如2006年就启动了公务员工资改革,现在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改革也一直在推进。”杨表示,本轮改革没有非常明确的时间表。但是中央提出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在当中就隐含了国民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前提。目标年份应该瞄准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