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投资客转身 新能源汽车成“新宠”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8日 21:02  中国联合商报

  ■CUBN实习记者 张焱 北京报道

  新能源汽车日渐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领域,但是新能源汽车究竟什么时间可以真正走入百姓的家庭,这还是一个问题。

  技术待突破

  技术研发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公关总监沈莉在搜狐绿色频道“绿色竞争力营销讲堂”上指出,日产中国着力于纯电动汽车这一领域的技术研发,日产在1947年已经研发出第一款电动车便开始致力于电动汽车研发,先后发布一系列电动车车型。

  去年8月份日产生产出全世界第一款经济型零排放轿车——日产聆风。作为第一款面向大众消费的车型,日产聆风配备很多先进技术,其中有一个锂电池所驱动车辆底盘,这款车整体巡航里程达到160公里以上,可以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的需要。

  沈莉指出,日产绿色计划主要为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零排放的战略也是基于日产2010绿色计划这样一个节能减排的计划而产生的,零排放是未来汽车行业一个非常终极的目标,日产汽车公司计划今年首先在日本、美国以及欧洲推广纯电动的汽车。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公关一部经理徐安同样在“绿色竞争力营销讲堂”上指出,目前为止比亚迪公司投入超过20亿进入电动汽车的研发,在电池考量上比亚迪公司做了很多的努力和选择。原来准备尝试用燃料电池,或者镍电池、锂电池,后来经过研发,动力电池不会发生爆炸,而且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可以在自然界当中进行分解。

  投资新宠

  据新华社报道,全球知名咨询机构德勤近日发布数据称,全球已有近440亿美元经济刺激资金和其他奖励计划投向新能源汽车开发。

  新能源汽车市场现在或许还不太明朗,但是在不久的将来,潜力无限,分析人士指出。

  尽管目前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仅占全球已使用汽车总量的很小部分,但据德勤全球制造行业小组估计,到2020年底,电动汽车和其他“绿色”汽车在发达国家市场的销量将达到全球总销量的1/3,而在新兴市场城市地区的销量则有望达到全球总销量的20%。

  德勤专家认为,目前电动交通发展方兴未艾,这不仅影响汽车行业,同时也影响其他相关行业包括能源与资源行业。政府激励和支持措施从减税、现金奖励、针对消费者的其他消费刺激手段,到补贴研发项目等各个方面,令有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从中受惠。

  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和法国等一些国家正将投资集中转向研发项目。

  例如,美国先进技术汽车制造贷款项目总额达250亿美元,通过发放补助和贷款支持当地先进技术汽车和相关零部件的开发。澳大利亚绿色汽车计划将斥资13亿澳元(12亿美元)投入到更环保汽车的创新和设计中。

  中国政府致力推动环境保护,确定了严格的减排计划,同时中国未来必将成为低排放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市场,分析人士指出。

  前景无限

  2010年5月31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公共服务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称,在现有13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增加天津、海口、郑州、厦门、苏州、唐山、广州等7个试点城市。

  根据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和资金申请,财政部通过省级财政部门将示范推广补助资金预拨给试点城市。试点城市财政部门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实际推广情况,按规定标准据实拨付补助资金。补助资金的具体管理办法由试点城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并报财政部备案。

  另外,财政部颁发的《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也对购买新能源车汽车补贴标准做出规定,最高补贴标准为6万元。而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助。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5万元/辆。

  但引人关注的是,拥有超过400万辆汽车的北京市,不在公布的第一批和第二批试点城市之列。有分析人士指出,北京市拥有众多国家部委,公务用车十分多,北京市不在试点之列实在说不过去。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会长苏晖在搜狐绿色频道“绿色竞争力营销讲堂”上指出,汽车市场有决定性几大环境,第一大环境是政策环境,第二大环境是舆论环境,第三大环境是消费者环境,消费者和媒体都应该关注这几大环境,这样才谈得上新能源汽车消费。

  苏晖建议国家重点考虑支持政策,厂商联手研究开发推广。”关于新能源市场营销,新能源汽车风险非常大,从关注再到出手买,再到自己主动使用,我觉得这个非常难。只有营造出让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羡慕的气氛,我觉得这个市场才有可能进入家庭,逐渐开始私人消费。”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