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小绿豆推高的养生热潮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2日 01:48  中国经营报

  食疗咨询企业也应具有行医资质,不应存侥幸心理打擦边球

  李向东

  行业篇

  在张悟本这样自命的“食疗大师”推波助澜下,中国养生食疗大潮愈加汹涌,食疗产业迅速发展,一些领头羊企业甚至获得了海外投资的关注。不过,医学和法学专家都提醒企业,食疗调理讲究因人而异,需要食疗专家一对一咨询,在涉及到“治疗”的情况下,所有没有医师资格和医疗机构行医执照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并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庞大的食疗产业

  在北京回龙观的物美超市,一进大门就闻到一股浓烈的芝麻香味,这种香味会条件反射地刺激起你的食欲,让你不由自主地走到柜台前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在一个挂着“五谷磨房”的食品柜台前,服务员热情地向顾客推荐各种五谷杂粮和药食同源的中药材。这些中药材都被蒸干切块,可以放进柜台内特制的粉碎机中粉碎,拌上水当做糊糊喝。记者尝了一口,甜甜的,像芝麻糊一样,味道还不错。更关键的是,服务员提醒你,这种吃法还有食疗的调理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这些经过搭配并被加工过的食品价格可不便宜。一袋掺杂燕麦、芝麻,重量一斤多的食品,完全粉碎加工完之后价格是138元,而一斤半掺杂了阿胶、蜂蜜等成分的固元膏,价格是168元。如果单买,一斤芝麻的价格是36.8元,而就在这个柜台旁边,当做普通食品出售的芝麻价格才18元一斤,利润之丰厚可想而知。

  五谷磨房是深圳香雅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而深圳香雅食品有限公司仅仅在4年前创立,目前就已经发展到了800多个专柜,营业额超过2亿元。基于对其高速成长的预期,2010年3月底,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向这家公司注入风险投资2000万美元。为了在食疗养生高涨的大潮中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该公司董事长杨卓亚表示,将依靠中医研发团队,负责配方的咨询、新品的研发,每年为此将投入数百万元。

  深圳香雅食品有限公司只是食疗产业大潮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折射出时下这个产业的繁荣。更多的企业投身于营养养生、药膳行业,除了张悟本的悟本堂外,还有北京的大道堂、山东的国爱堂等等。

  “如果要折算这个行业的规模很难,你就看看全国的绿豆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医人士向记者介绍,“现在绿豆价格是2009年同期的三四倍,你可以估算一下食疗行业发展带来的潜力。”

  正是这种价格暴涨带来的诱惑,吸引了更多游资进入这个行业,众多企业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过,医学和法学专家提醒,食疗企业只要提到“疗”字,就是一个医疗企业,必须有医疗机构资质,咨询人员也必须有医师资格,否则都是违法的。

  食疗不应打擦边球

  在张悟本遭到有关机关批评和媒体的抨击之后,有一种舆论认为,张悟本的食疗主张来自于中医,法律上并没有违法。对此,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法学教研室主任王岳持否定态度。他坚决认为,张悟本违法行为清晰,本人应当受到法律制裁。

  “只要在咨询过程中提到了‘治疗’、‘治病’这样的字眼,就是医疗机构的行为,企业必须有行医执照,咨询人必须有医师资格,无论他是指导你吃食品还是吃药。”

  张悟本在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栏目中多次提到某某食品能治病,甚至包治百病,包括各种疑难杂症,而王岳认为,能够这样下结论的人,只能是医师。

  “什么人才能行医?这是一个根本问题。”王岳认为,199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总则中,仅仅称医师为“防病治病,救死扶伤”,这个说法太含混了,但是该法也称,所指医师包括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这些都是必须经过考试取得资格的。

  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5年9月下发的《关于中医推拿按摩等活动管理中有关问题的通知》来判断,第一,“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在疾病诊断的基础上,按照中医理论和诊疗规范等实施中医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方法,属于医疗活动,必须在医疗机构内进行,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第二,“医疗机构开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活动,应当由在本机构执业的卫生技术人员实施,不得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此类活动”;第三,“非医疗机构开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活动,在机构名称、经营项目名称和项目介绍中不得使用‘中医’、‘医疗’、‘治疗’及疾病名称等医疗专门术语,不得宣传治疗作用”。这三条,明确严格界定了什么人能行医,行医机构必须要有什么样的资质。

  “张悟本违反了这个通知中的三条,明显属于违法行为。”王岳点评,不仅如此,他认为张悟本还犯有欺诈罪。张悟本使用了一些虚假头衔,经调查,纯属捏造,这属于欺诈。通过欺诈获得非法所得,超过一定数额的,就属于犯罪,张悟本“忽悠”所得何止10万元,早已超过限额,构成欺诈罪。

  因此,王岳提醒,尽管食疗用的是食品,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给老百姓咨询、开方的,只要提到了“治疗”二字,企业就必须有咨询医师,有医疗机构资质。

  认证篇

  混乱的“营养师”

  “营养大师”张悟本对外曾宣称他是“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这一说法已经遭到卫生部的否定。但是人们仍然要问,即便张悟本不是他所称的“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如果他是其他权威发证机构认定的营养师,甚至还是高级营养师,那么他的话可信吗?究竟哪些是权威的营养师发证机关呢?

  为了揭示这个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后,看到了一个混乱的营养师发证市场,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利益。

  三家有影响的“营养师”发证机关

  如果要说最早,应当属中国保健协会的营养保健师。据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兼副理事长徐华锋介绍,中国保健协会在2005年上半年就推出了营养保健师的培训和认证,随之一起推出的,是保健康复师和心理保健师。

  中国保健协会培训部主任张培荣统计,从2005年到现在,好的时候每年培训人数可达3000人。不过,营养保健师只是中国保健协会发的证书,只证明有一定技能,并非执业证书。

  从名字上听起来,中国营养学会对“营养师”的发证似乎更权威、更正宗一些。不过,中国营养学会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中国营养学会只是对通过考试的学员颁发“营养师水平证书”,并没有什么称号。而且,考试只进行了3期,大约在2006年底就停了,此后也一直没有继续举行。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公共营养师”资格证书可以说是众多营养师资格中最“正宗”的一个,是国内唯一的营养师职业证书。负责组织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鉴定指导处一位负责人表示,公共营养师的职业标准是该中心组织制定的,卫生部也参与了。2008年,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曾组织了几个省进行过小范围的考试。

  除了以上三家以外,卫生部也有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之“营养师”考试,但这属于卫生系统内的专业考试,不对社会人员开放。其他还有各个省地方办的纷杂的营养师培训和资格认证,这些更混乱,而且影响力很小。

  定位不准之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公共营养师认证虽然在营养师资格证书中影响最大,但是也仅办了2007年、2008年两年,之后就不再发放了。该鉴定中心鉴定指导处负责人表示,目前鉴定中心组织的全国性职业证书考试只有12种,包括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等。

  营养师证书曾经红极一时,现在如何悄然消退?一位行业人士说,其原因还在于定位不准。拿公共营养师来说,本来应该对应餐饮行业,但是餐饮行业原来有厨师,现在要一个具有公共营养师资格证书的人却不知道如何安排。花几千元取得资格证书,却不能为就业带来什么好处,报名的人也就越来越少。

  中国保健协会的营养保健师认证算是一直坚持了5年。徐华锋表示,主要针对保健行业的需求,比如针对足疗、按摩、体检行业的需求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但是张培荣表示,来报名参加培训的人中,通过取得证书求职的比较少,很多是家庭主妇,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家人。

  值得注意的是,卫生部曾在2005年主管过公共营养师的发证资格,为三次全国考试进行过命题,但在这之后主管权力移交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就不再发证。

  “我们只为自己的考试发证,不是我们的考试我们不管。”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一位负责人说。业内人士透露,所谓职业证书,背后都是利益之争。各个部委条块分割,相互之间阻止流通,各自把握住自己的利益,这是造成营养师“证出多头”的原因。最后的结果,本来应该受到严格监管的营养师资格证书变成没有用武之地的一纸空文,反而给一些骗子可乘之机,成为一些“大师”拿来行骗的道具。

  监管篇

  “药食同源”引发边界之争

  食疗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医养生理论是支持食疗的基石,而卫生部公布的可同时兼做药品和食品的中药材目录,在业界被称为“药食同源目录”,也从官方文件上肯定了食疗的合理性。但也正是这种“合理性”,成为目前市场上伪养生大师们登堂入室的切入点。

  “一言以蔽之,食疗就是‘用食之偏纠正人体之偏’。”中国保健协会副会长贾亚光提到了古代中医典籍《千金方》。按照这句话的意思,医生应当首先找到疾病根源,然后用食疗方式治疗,如果不好,再使用药物。

  贾亚光认为,食物不仅可以充饥、补养身体,而且能够医治一些简单的疾病,这是确定无疑的。正因为如此,无数的中医学家、养生学家及道家、佛家先贤通过不懈的积累、总结,归纳形成了独特的中医食疗养生体系。

  食疗食品与普通膳食有共同之处,即必须利用一定烹调方法进行加工处理,符合食品的要求,具有色、香、味、形;但食疗食品又不能等同于普通膳食,它们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这是指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有目的地选择某些食品,通过一定的搭配和烹调,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为了保证人们安全地使用中药材,卫生部很早就规定了哪些中药既可以当做食品也可以兼做药品。“最早的时候大概是67种,2002年2月,卫生部下发文件,将这一目录扩大到87种。”贾亚光回忆。

  在卫生部网站上,可以查到《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该文件附件中包含《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其中第一个即药食同源目录,包含87种中药材;第二个包含101种中药材,凡列入的可以直接用在保健品中,而不用当做药品进行审批;第三种只能作为药品审批,这样的中药材当时的规定是59种(见链接)。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因为凉茶中的重要中药成分夏枯草没有进入药食同源目录,被媒体指责凉茶中掺有药品后引起轩然大波,引发整个凉茶产业危机。2010年年初,卫生部经审核之后,已经同意夏枯草、布渣叶、鸡蛋花三种中药可作为凉茶原料,贾亚光认为此举即已认可这三种中药属于药食同源目录。

  机会OPPORTUNITY

  网络营销工程师走俏

  最新发布的《中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搜索引擎营销已经成为我国中小企业最认可、最依赖的推广方式。在已经开展搜索引擎营销的企业中,91%的被访企业计划增加或保持对这一营销方式的投入。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网络营销人才奇缺。

  解读

  目前中国通过互联网寻找供应商的中小企业超过30%,通过互联网从事营销推广的中小企业达24%,中国网络购物用户已超过1亿人。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3.6万亿元。面对如此大的网络营销市场,中国目前正规专业的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人员却少之又少,懂网络的人不懂营销,懂营销的人不懂网络,高端的网络营销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培训企业都是一个巨大的商机。目前已经有企业开始抢食和追逐网络营销工程师培训这一新兴领域的高利润。

  史上最严的欧盟玩具新规

  全新的《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已确定将于2011年7月20日正式实施。相对于现行的指令,《新指令》在物理和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气性能、卫生、警告标志、合格评定、CE标志的可视性上都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堪称“史上最严厉的欧盟玩具法规”。

  解读

  欧盟是我国最主要的玩具出口市场。在出口刚刚缓慢恢复的时刻,国际贸易领域又出现了新的复杂环境,新一轮技术贸易壁垒正在袭来,这一次矛头对准的是玩具业。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玩具企业普遍反应滞后,尤其是在玩具企业集中的广东,大多数企业表示不太关心该指令,有的甚至尚未听说。专家提醒,应对国外愈加严格的产品指令,中小企业一定要及时了解市场变化,留意政府发布的同类信息。

  可借鉴的创新发债方式

  英国知名巧克力厂“巧克力饭店”(Hotel Chocolat,HC)2010年推出了“巧克力债券”,购买者将来拿到的利息不是现金,而是更能让巧克力迷心满意足的巧克力。该公司的方式是向巧克力赏味俱乐部10万会员发行3年期债券。会员投资2000英镑,每两个月可接到一盒价值18英镑的巧克力,报酬率6.72%;如果投资4000英镑,每个月都有巧克力可吃,报酬率7.29%。

  解读

  巧克力饭店的发债计划已获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批准。在中国发企业债当然也要向管理部门申请和报批,但我们更关注的是这家企业的融资思路和融资理念。这种融资方式得到实现,关键是创新。融资不用还钱,相当于提前付款的方式购买发债公司的未来产品,减轻了公司的负债,同时减轻了公司后续产品销售的压力,一举多得。这种创新对中国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或许会有借鉴意义。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