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发改委急议水价市场化 铺路民资涉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4日 22:38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于华鹏 北京报道

  新水务改革如火如荼,水价改革也进入日程。5月31日,国务院明确要求发改委、住建部、水利部和财政部四部委联合推进水价改革。这是继2002年水务市场化改革以来,水价市场化的正式提速。

  据悉,为推进水价改革,发改委近期召集全国的供水公司与物价部门进行座谈。6月4日,《华夏时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得知,水价市场化改革实际是为民资进入水务领域做铺垫。而对于下一步计划,发改委称将对酝酿提出的水价成本公开试点方案进行修改,并将在部分城市部署实施水价成本公开试点。

  铺垫民资开闸涉水

  水价市场化一直在提,但始终未有实质性进展。直到近期,发改委价格司召集全国的供水公司与物价部门进行座谈,研究推出水价市场化形成机制,才再一次将水价推向改革的风口浪尖。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这次座谈会提及的水价改革实际是为5月7日提出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鼓励民资进入水务领域进行铺路。

  根据《意见》,将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事业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领域。

  “水务公司业绩亏损是一个普遍的共识,要民间资本进入就必须让其看到盈利的可能,所以意见中提到了必须加快推进市政公用产品价格和收费制度改革。”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而对水价进行改革,必须实现水价的成本公开,实行市场与价格联动。”

  当前,供水行业属于市政公用事业,水权为国有垄断,外资和民资介入多为BOT和TOT形式的特许经营,然而并不是所有垄断行业都有巨额利润,水务行业目前就多数亏损或盈利水平偏低。

  据了解,2009年初,全国供水企业的亏损面达79%,实行企业化经营的污水处理企业亏损面达30%以上。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输配成本是造成亏损的重头。“供水输配需要庞大的管网,而由其产生的输送线折旧、维护和跑冒滴漏等费用几乎占到运营成本的一半。其中跑冒滴漏造成的水损失多者多达运送量的40%,但这些费用应该由政府财政支出还是由用水人平摊一直很难厘定,一般情况是企业自行消化,这就造成了亏损。”

  发改委急议水价市场化

  不能打通水价市场化形成机制,完善水价成本监审和公开,就难以引入民资,这是相关部门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在近期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召开的水价调整成本公开工作座谈会上,围绕水价市场化和成本公开的水价改革议题,来自全国的供水公司与物价部门进行了激辩。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当天上午,发改委价格司先与来自北京、上海、南京、郑州、深圳、贵阳、兰州等地区各地的水企进行了会谈,各地代表意见基本一致,在高度的价格管制下各地水务公司政策性亏损严重,不仅管网改造资金严重不足,资产的负债率也一路高企,企业融资也面临各种困难。“面对发改委提出的水价成本公开和推进水价市场化形成机制的方案,各地代表一致叫好。”

  “但下午峰回路转,各地物价部门对于成本的公开却有不同意见。”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地方物价部门的反对主要集中在水价成本中有些方面不适宜公开,比如一些不合理的费用分摊和转嫁等。”

  对此,发改委认为:“要使价格调整更加顺利,没有一个好的定价机制不行,否则水务企业亏损严重,旗下上市公司融资也难以进行,下一步将研究推动水价市场化的形成机制。”

  苏伊士环境亚洲首席执行官苏文晋对本报记者表示,水价市场化更有利于提高水质和服务。他称:“当前用水人对水质要求日益增加,政府对污水处理以及环境保护不断强调,水价的调整则包含了与此相关的费用。水价既不能造成居民的重负,同时也应确保水务服务的升级变革,这就需要水价市场化的形成机制出台。”

  成本监审政策出台在即

  水企与物价部门的意见不一,直接将水价改革的阻碍和争议指向了水价成本的公开,而从目前来看,若想水价成本实现透明,必须出台水价成本的监管法规。

  “其实对企业供水的成本监审有专门办法和公式。”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此前对本报记者表示,专门针对水价成本的《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早在2006年11月就开始征求意见,但至今还处于难产。

  不过6月4日,发改委对于这份《办法》却表示出了少有的高调,不仅提出了下一步将对水价成本公开试点方案进行修改,并将在部分城市部署实施水价成本公开试点,而且表示“近期还对《办法》又作了修改,重点就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的项目构成、监审原则、主要指标核定标准等作出原则规定,目前《办法》正在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待进一步论证完善后将尽快出台。”

  言下之意,水价成本公开,《办法》出台近在咫尺。

  “如果不把成本中不透明和不合理的成分晒出来,水企依旧是继续亏损,水价市场化根本无法进行。”北京国融大通咨询公司总经理李智慧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水价成本主要包括原水成本、输配成本和污水处理成本。但在供水成本中,许多不合理的成分直接造成了水企亏损和水价普涨。

  另外,上述知情人士还表示,水价完全市场化在世界上目前尚无先例,任何激进都可能导致价格失控,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深度研究,将给水业带来始料未及的问题。

  “理想状态是市民支付合理价格、供水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政府负责供水设施投资,并在供水企业因履行公用职能而发生政策性亏损时提供财政补贴。”李智慧表示,水价改革应以建立“水价与成本联动机制”为根本目标,从引进市场机制入手,抓好成本监审这个必要前提和法制保障。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