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医改“啃骨头”:大医院财政缺口如何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2日 18:37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张萧然报道

  至今,新医改的实施已一年有余,但是对于专家而言,新医改的攻坚战自今才算全面打响。因为作为矛盾的焦点——公立医院的改革试点才刚刚启动,而新医改的成败皆系于此。

  为降低患者的药品负担,新医改方案提出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药品15%的加成制度,但此制度废除之后,财政缺口如何补偿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要害。

  “新医改总的思路是正确的,因为卖药不应该成为医院的盈利点,医生的价值应该体现在他所提供的医疗技术上。而现在药品利润成为各大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这种现象是很不正常的。”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院长钟国跃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

  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陈仲强透露,北医三院2000年至2009年的收入来源显示:医疗收入占53%,药品收入占40%,财政补助收入占5%,其他收入占2%。也就是说一旦不再以药补医,仅北医三院就面临着巨大的财政缺口:2007年是8169万元,2009年是11622万元。

  “目前各大医院对医改都有抵制情绪,因为上述政策一旦实施,各大医院都将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危机。但如果单纯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老百姓同样会面临着看病贵的问题。”钟国跃说。

  “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药事服务费、财政补助”是新医改为解决以上财政问题所开出的药方。

  新医改自开始实施到今年2月份,中央财政支出1277亿,全国各级财政累计支出3902亿元,已接近国家原计划的一半。2009年宣布新医改开始实施时,国家的计划是3年投入8500亿。

  河北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付志方认为,把补偿全部压到财政身上对一些地方来说是不实际的。“现在县级财政非常吃紧,多数都吃财政饭。而县级财政面对的不仅是医改,还包括教育等多方面的投入,财力异常紧张。”

  钟国跃表示,我们现在需要转变观念,政府不能因为财政吃紧就推脱责任,建立基本的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医疗服务的公益性是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目前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去给药品定价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药品的价格是由成本与企业利润决定的,赚钱是药企发展的关键,一旦行政干预,将会出现很多问题。

  此外,作为药品销售的最终环节,公立医院的改革也关系着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新医改实施一年,推行最顺利的就是药品省级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而这一制度得以快速推行,主要是因为地方医药企业利益能得到保护,政府招标机构的权力存在寻租空间。

  “目前实施的政府招标制度并不能达到降低药价的目的,因为药企在报价时,一定会加上医生回扣和各种活动经费,而政府部门难以有精力和能力来判断企业的真实成本,最终的招标价依然会落在药企的掌控之中。”某医药集团的市场部经理对本报记者说。

  该经理还表示,这主要是因为药品与其他商品不同,药品想被销售,除了要中标,还要让开方医生耳熟能详。也就是说药品还要过医生这道门槛,药企还要打点医院和医生,而这部分利润都会被加到药品的销售价格里。

  因此,单纯依靠医药公司和流通环节很难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必须回到公立医院改革这个层面。因为目前公立医院控制了药品销售80%左右的市场份额,医院和医生对药企存活具有绝对的“话语权”。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