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实习记者 李卓 实习生 李娇凤发自白云鄂博、北京
业内人士透露,广东全省核准的稀土开采量是一年2000吨氧化物,但实际开采量逾4万吨,多出来的基本都是非法开采。在这样的乱采滥挖之下,很多地区被剥掉“山皮”,看上去黄土满山,满目疮痍。
入夏时节,与南方部分省区的酷暑相比,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显得凉爽宜人了很多。在这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没有遍地成群的牛羊,蕴含的却是世界储量第一的稀土矿资源,其经济价值举世瞩目。然而在现实面前,中国稀土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远不如矿区风光那样壮丽,国家强力调控下的稀土行业依然遭遇重重险阻,尤其资源乱采滥挖的屡禁不止助长了市场紊乱之风,造成资源浪费、走私严重,让中国稀土在长年遭遇破坏性开采的同时,大量产品廉价出口,对矿石价格的话语权飘摇不定……
2009年,全球稀土市场的供应依然有90%来源于中国,但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却表示,目前中国的实际稀土资源量已不足世界的30%,调控刻不容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国家对稀土矿产资源的严厉整合已不下3次,然而正因为对源头开采采取了严厉设限的措施,让市场对非法盗采的矿石需求愈发强烈。近期,南方稀土矿区非法开采死灰复燃现象严重,而北方稀土在最先的严控之下也出现了新的盗采、倒卖方式。
源头设限 矿石需求更趋强烈
6月起,国土资源部将启动一轮为期半年的全国稀土勘查、开采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不少游走于违法违规、乱采滥挖的稀土企业也即将遭遇致命的当头棒喝。然而,也正是因为国家加大了对稀土矿产资源源头的控制力度,致使现存多数稀土分离厂因材料紧缺而愈发产生了对非法盗采矿石的强烈需求。
张先生(化名)是包头一家稀土产品公司的负责人,打开他公司的网站,大大小小的国际资格认证和获奖证书显示出这家公司在当地已小有名气。谈起当地的盗采情况,他的第一句话就是 “还存在”。“包头盗采是在2004年前后开始兴起的。”张先生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盗采的丰厚利润让这个行业开始慢慢兴盛,而行业的利润情况又与当地政府的查处力度直接相关——查处严格时利润就高;反之利润就低。眼下就因当地政府的查处力度加大,矿石盗采又到了一个“黄金时期”,“前两年每吨矿石只能卖几十元,现在得200多元。”
“目前相关的选矿厂就有不少家。”据张先生透露,这个环节主要承担两个任务:将矿石粉碎成矿面;将纯度由5%~8%左右提高到40%。“这就需要用酸去做。”这种技术含量不高的加工却能带来丰厚利润,“七八吨矿石可以产出一吨产品,而一吨产品就能卖到几千元,利润率至少要到100%~150%。”在洗选之后,矿石就进入“焙烧”环节,从这个环节出来的产品“碳酸稀土”就会流入合法加工厂,进行分离从而制造出稀土的初级产品。
“近几年,国家对正规渠道的稀土开采量一直进行限制,这些加工厂的产能就出现闲置,因此它们对非法盗采的矿石产品需求非常强烈。”张先生表示,这些在国家规划之外的稀土产品,最后都堂而皇之地进入到正规市场甚至走向国外。
小作坊猖獗 矿区遭“剥山皮”
相比之下,南方稀土矿区的乱采滥挖更为猖獗。
不少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北方以白云鄂博矿区为主的矿产资源本身具有特殊战略意义,是国家保护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对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和对盗采的打击力度相比其他地方都会更高更大。基于这一原因,国土资源部此次对稀土等矿产违法违规和乱采滥挖行为进行的集中打击,在广东、江西等南方矿区一带效果将更为明显。
“广东省大部分稀土矿都是非法开采的。目前全省核准的稀土开采量是一年2000吨氧化物,但实际开采量超过4万吨,多余的基本都是非法开采,情况非常严重。”广东平远县华企稀土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先生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非法开采的过程先是‘剥山皮’,就是把矿土挖出来堆在挖好的池子里,然后用硫酸氢铵去泡,等稀土反应得差不多了,再用接好的管子把母液放出来,用碳酸氢铵沉淀就可以了。如果觉得体积太大的话,就把它烧成氧化物。”
对于有媒体早先曝光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非法开采稀土矿死灰复燃的问题,王先生对记者给予了肯定的答复。自2005年以来,在高额利润驱使下,龙川境内非法开采稀土资源的现象层出不穷,很多地方都已经把“山皮”剥掉,看上去确实是黄土满山,满目创痍,景象很吓人,尤其以河源市和清远市情况最为严重,生态环境和稀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由于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大,是经济强省,整个稀土产值在广东的经济总量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即使整治取得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小,因此长年得不到地方政府重视,直到国家出台政策后这一情况才稍有好转。”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表示。
据记者调查了解,广东省每年非法超量开采的稀土矿主要销往江苏、江西、广西等省区。“赣州以前几十个矿点都有开采证,原来办证也比较容易到手。只要有采矿证,管理部门就允许开采,而且也没有限制产量。”江西赣州市龙南县万宝稀土分离有限责任公司的唐先生也向记者反映了私挖滥采的情形。到了2004年末,当地成立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对稀土资源实行统一开采、生产和经营,此后对外省矿源的需求也就更大了。
“政府会对公司下达生产指标,譬如我们公司2009年限定产量700吨左右,但公司的实际生产能力已达3000吨,就需要跟其他公司买指标,再把公司生产的产品卖给贸易商。”唐先生坦言,限产会使小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降低,生存更加艰难。
证照齐全 选矿厂关停难度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白云鄂博矿区实地调查了解到,除了包头张先生所反映的出自源头的乱采滥挖以外,如今市面上还有一部分流通的走私稀土来自部分选矿厂的“尾泥”。
白云鄂博矿区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该矿区大多数是共生矿床,选矿厂选出铁精粉以后排放的“尾泥”中会自然伴生有较高的稀土含量,而随着国家对源头开采的日益严密把控,这些“尾泥”就成为走私稀土的另一个新兴重要来源。
“‘尾泥’中的稀土倒卖是从去年开始兴起,因为2008年国家几乎把所有的白云鄂博开采矿权都交给了包钢,源头一卡,虽不能完全杜绝乱采滥挖,但至少绝大部分还是被控制了。我们从2009年以来已关停了将近一半的‘选矿’企业。”白云鄂博矿区政府的一位权威人士告诉记者。
10多年前,白云鄂博矿区完全允许、甚至鼓励个人开设选矿厂,由此也诞生了一大批选矿企业。但现在从国家保护稀土资源的层面考虑,加上这些选矿厂给当地的财政贡献也并不是很大,这里原先30多家选矿企业自去年开始整顿以后,就只剩下10多家了。
“今年3月以来,矿区开展了一次严密打击私挖滥采矿产资源的工作,从全区9个执法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项行动小组,并设置固定检查站,配备专用车辆进行流动巡查。”当地一位政府人士告诉记者。而记者通过对白云鄂博矿区的主矿、东矿、西矿3个主要矿区实地考察发现,这里对车辆进出设置了重重关卡,包钢也成立了专门的保卫科,加强了在尾矿区的巡逻。
“这是我们对源头的排查,我们还将进一步摸底选矿厂,先从矿产证件开始,然后再严查矿源,最后应该会全部关停,并统一到包钢。”上述权威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随后来到白云鄂博矿区选矿厂最为集中的三角河地带,发现这里曾经一片繁荣热闹的选矿景象如今看上去颇为萧条,布局这里现存的10多家选矿厂只有五六家还在开工,还有的正在拆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选矿厂老板告诉记者,自己矿产证件一应俱全,但由于相关部门有意关停,源头控制越来越紧,而从外地采矿成本又太高,生产量确实越来越少,利润大不如从前。
前述包头的张先生认为,打击选矿厂确实是遏制盗采的最关键环节,可当地的打击力度还不能让他满意,“有不少选矿厂现在都还在开工。”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打击选矿厂的工作难度很大。上述选矿厂老板告诉记者,自己的企业是合法经营,有关部门若要强行关停必须给予一定说法。对此,当地政府也向记者表示,针对这部分证件齐全的 “合法企业”关停工作确实有一定难度,毕竟当年选矿厂开设时合理合法,先期关停的部分企业甚至是以城区规划的理由叫停,而现在更多理由是以杜绝稀土走私、保护稀土资源而叫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下一步需要对相关企业区别对待,并给予双方一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