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绿豆大蒜价格暴涨:天灾还是炒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1日 03:24  金融时报

  记者谢利谁能想到,千百年来在国人餐桌上都成不了主角的小小绿豆,眼下居然成了全国人民眼中的明星,从电视、广播到报纸网络,被炒得炙手可热。

  要说绿豆这颗明星之所以在短短几个月间突然窜红,据说和某位“养生专家”有关。据该专家说,每天用5斤绿豆煮水喝,能“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于是在大批信众眼里,绿豆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豆。

  名声炒出来了,身价自然也节节攀升。去年还2、3元一斤的绿豆,今年居然已经超过了10元一斤。于是有人戏言:都是“专家”惹的祸。

  如今,那位叫张悟本的养生专家已被查证是“伪专家”,其诊所关了门,所谓绿豆治癌的说法也被证明是无稽之谈。但时下绿豆价格依然坚挺,围绕绿豆的话题热度也并没有消退。虽然没有人相信,一个张悟本能让全国的绿豆价格翻几番,但在绿豆等农产品价格暴涨的背后,是否真的存在一只翻云覆雨手,的确值得人们深究和思考。

  实际上,目前各方面对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日前表示,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天气原因造成的,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游资进入到农副产品领域。随后,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巡视员隋鹏飞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绿豆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再加上主产地遭遇严重旱情,造成供应量减少;此外,出口和需求增加也是一方面原因。至于游资炒作,并不是其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应当说,去冬今春以来全国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的确是当前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的重要因素,其理由是,今年入春以来,不光是绿豆、大蒜这些小宗农产品价格飞涨,各地蔬菜、鲜果价格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也是上涨明显。根据国家发改委对36个大中城市的监测,油菜、黄瓜价格分别上涨了39%和17.8%。在4月份2.8%的CPI涨幅中,粮食、蔬菜、鲜果涨价合计影响1.1个百分点,占新涨价因素的84.6%。

  只不过,与粮食、蔬菜等相比,绿豆、大蒜等农产品不仅需求弹性较大,而且具有能较长时间保存的特点,因此,短时间内被炒到天价,除了“天灾”以外,很难不令人想到“人祸”———当然,这里的“人祸”绝非一两个养生专家的兴风作浪。事实上,自去年底以来,农产品价格上涨经历了三个阶段:先是干旱和低温引发大米、蔬菜价格上涨,及至今年三四月份,又开始了一轮中药材价格的飞涨,而大蒜和绿豆价格的飙升则始自5月。如果说大米、蔬菜涨价主要是政府提高最低收购价政策因素和灾害性天气等短期因素影响,那么,中药材、大蒜、绿豆等价格的巨大波幅,则让人们从中嗅出了“游资”的味道。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日前说,目前情况下,能够较长时间保存的农产品很可能成为“游资”炒作对象。大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多,与极少数经营者捏造散布不实信息、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密切相关。近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进一步确认,有社会资金利用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产地集中、季节性强、产量下降、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特点,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因素。价格部门在最近部署的一系列市场巡查检查中,在主产省主销省都发现一些炒作大蒜、绿豆等农副产品的线索。

  在资金流动性充裕、通胀预期较强的情况下,投机资本很容易抓住一些突发事件、极端气候进行炒作。问题是,这些游资从何而来?在转战农产品之后,谁将是它们的下一个目标?

  目前,有观点认为,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大量投放货币,其结果是这些资金需要寻找出路。从我国情况看,在去年楼市、股市表现好的时候,大量资金被房地产、股市等资本市场吸收。但随着近期国家出台一系列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楼市降温,股市也处于低迷,因而造成资金从股市、楼市退出寻找新的目标。那些供应量、需求量不大且便于储存的农产品,如绿豆、大蒜等便成了它们炒作的对象。

  尽管有关部门负责人已出面表示,由于大部分农产品不具备市场炒作的特点,同时,农产品市场已建立了较完备的市场调控体系和监管能力,因此无需担心个别小宗产品价格的上涨会传递给其它农产品,对CPI影响有限。但我们还是应当看到,经过此番炒作,特别是媒体的放大效应后,社会消费心理预期正在发生变化。一些农产品的价格异动所起到的“示范”作用,会增强社会的通胀预期。用国家发改委官员的话说:“极少数人不断囤积居奇,而且不断释放价格猛涨的信息,对通胀预期起到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作用。”

  为此,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两项决定,一是由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组织开展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炒作农产品行为的专项行动,查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垄断货源、阻断流通渠道等违法违规行为;二是从支持建设蔬菜生产基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高效物流体系等入手,研究稳定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和价格的长效机制。

  可以说,如此“双管齐下”之举,对于消除引发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人为与非人为因素,具有标本兼治的意义。而保持经济增长与货币投放的合理关系,加强流动性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否则,农产品之后,还会不断有其它商品成为游资的炒作对象,其对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造成的影响,或将甚于天灾。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