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检验检疫局与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始末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31日 08:04  中国质量新闻网

  “大质检”扬帆浦江

  ———上海检验检疫局与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始末

  本报记者 孙霞云 常 青 中国质量报记者 霍一夫

  一种理念的背后往往是一部历史或一段经历。“大质检”概念的提出与践行,同样蕴涵着中国质检人曾经的经验与探索……

  ———题记

  

  2010年3月25日,北京马甸东路9号,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大楼内,一份来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上海质检两局加强合作的报告被迅速转批:“上海推进大质量工作机制报道很好……采取适当方式在全系统报道这些典型,推动大质量工作机制的开展。”经总局局长、党组书记王勇批示的这份文件,不到两个小时,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支树平就对此作出了明确要求和部署。

  一天之内,国家质检总局两位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经过总局办公厅、新闻办很快就落实到了中国质检报刊社的记者手上,3月29日至4月1日,采访组分别起程南下……

  

上海检验检疫局与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始末

  图为上海检验检疫局局长徐金记(前左)和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黄小路(前右)共同签署两局合作框架协议。王培生 摄

  第一章

  “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如何解题?又如何才能使国家质检总局领导的这一战略理念变成现实?上海“两局”开始行动……

  2010年2月11日,上海徐汇区长乐路27号,在春节前夕见证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让一个富有战略思考的理念指导现实,“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在上海扬帆起航……

  这天,上海每条大街小巷洋溢着过年前的喜悦。下午四点,坐落于徐汇区长乐路27号的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驶来了许多车辆,车上走下50余位“客人”。他们是上海检验检疫局党组“一班人”:徐金记、徐朝哲、包生良、董超,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一班人”:黄小路、倪斌、沈伟民、季晓烨、朱明、吴宝弟以及两局各职能处室主要负责人。

  上海检验检疫局、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一个是国家质检总局直属机构、一个是上海市政府的职能部门。“两局”举行从“国门”到“厂门”的签约仪式,不仅代表着中央直属部门与地方职能机构的科学融合,而且是在用真诚打造一个质量监管的战略新模式。徐金记和黄小路正式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与《合作备忘录》。

  “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要达到一个什么战略目标,围绕这个目标,质检一地两局的局长们应交上一份什么样的“答卷”?这是徐金记和黄小路共同思考的“主题”。

  如果说,“大质量工作机制”是提出者旨在构建一个科学的“大质量”安全体系,那么这个体系必然是政府、企业、社会和职能部门的“四位一体”的互动。同时,这个体系也必然涉及政治、文化、思想、经济、传统等一系列文化内涵。因此,“大质量工作机制”与“大质检文化建设”便成为一个“驱动体”的两个轮子,相辅相成,又必须和谐共进,才能使中国质检事业飞奔起来,乘风破浪达到理想的彼岸。

  “我们双方将遵循‘优势互补、高效履职、互动协作、服务经济’四项原则,展开党务政务的合作,共同建立十大工作机制,努力实现构建协作平台,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出口企业全备案’、‘全过程监管’的要求;简化程序、减少收费、鼓励出口,推进浦东新区全国质检改革创新区创建四大目标,建立健全大质量工作机制;维护国家利益、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健康安全,为上海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为质检工作机制创新和重大业务改革提供成功经验则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徐金记和黄小路的宣誓,引来热烈掌声……在场的每一位质检人都在用掌声为他们鼓劲。一股股新的力量,悄悄在大家心底萌生!

  然而,“提供成功经验”———不仅仅是一句轻松的口号。上海质检两局的签约,不仅意味着两局在推进“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方面先行先试,更意味着两局的合作将以迈入制度化的轨道为契机,进一步发挥质检工作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作用。

  “就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来说,是要在上海市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下,依法履行好‘三大安全’、‘四大基础’的职能,即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质量宏观管理、标准化、计量和认证监管。”黄小路在许多场合都如是强调。

  徐金记对上海检验检疫事业的发展也同样思路清晰:“我们要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努力建立检验检疫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长效机制”、“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从党的“科学发展观”到国家质检总局的“大质量工作机制”与“大质检文化建设”都具有一个共同的核心理念。上海质检两局找到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因此,黄小路和徐金记不约而同提出了一个原则:“合作将在质检工作职能范围内依法进行”。

  翻开《合作备忘录》,这是一份集中了上海质检工作核心业务的“纲领”文件———确定了建立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协作机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联动机制、名牌产品联合认定机制、认证认可后监管共享机制、计量检测项目结果互认机制、标准研究企业信息互通机制、行政执法申诉处理协同机制、检测资源共享协商和科研交流合作机制、干部交流机制、文化交流机制等“十个机制”为核心的基本框架;确定了共同推动加强技术机构食品安全风险评价课题的联合开展、实现检测设备、检验机构、行业专家和科研成果共享等“33项内容”为重点的实施办法及一一对应的执行部门;确定了建立两局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和若干专项工作组为“组织保障”的管理模式,确保合作顺畅、有效进行。

  “机制”是科学,“制度”是保障:两者产生力量与效益。

  比如,在建立食品生产企业进口原料检验检疫情况通报沟通机制方面,检验检疫局的责任部门为认证处和食监处,质量技监局的对口部门为食品生产监督管理处;在对进口特种设备制造企业实施制造许可的工厂检查和产品检验时,双方可向国家质检总局推荐有资质的人员,共同参加评审组前往设备制造地实施审查,责任部门分别为检验检疫局检管处和质监局特种设备监察处……

  “这样,就可以通过目标责任制,将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切实落在实处。”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沈伟民认为,这种“项目制”管理方式把上海质检凝聚在一起,发挥了“合二而一”的智慧和力量。

  尤其令人振奋的是,两局党组将《合作备忘录》作为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监管协调机制的重要举措来抓。联席会议专门成立由两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共同参加的联合领导小组,并设联合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分管局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规定每半年举行一次会议,回顾总结上一阶段合作情况,研究决定合作中的重大事宜和下一阶段的合作内容,推进合作协议的履行。

  一石击起千层浪。上海质检两局大胆探索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的举措很快吸引了有关方面的目光。

  第二章

  上海质检人为什么会在推进“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上先行先试,走在前面?上海质检两局签署《合作备忘录》的经验又为什么会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关注和国家质检总局领导的肯定?

  上海,地处长江与黄浦江的入海汇合处。上海,自1842年《南京条约》后成为中国对外通商口岸,160多年后已发展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与贸易口岸。上海,由于它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至今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际大都市。天时、地利、人和。上海质检人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知难而上,主动迎接新形势下质检工作的新挑战。

  有责任才会有动力,有动力才会有发展,有发展才会有保障。这其中,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首先要依靠地方政府共同做好这件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负总责的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地方政府把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体系。使质量安全工作成为衡量政绩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更好地推动地方政府落实对质量安全负总责的责任。

  国家质检总局党组在关注上海质检两局经验的同时,已然为这一“系统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了一个非常成熟的“大背景”。

  2009年9月2日傍晚时分,上海西郊宾馆百花厅内,众多媒体闪光灯同一时刻聚焦在了两只紧紧相握的手……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党组书记王勇和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共同签署了《国家质检总局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备忘录》。这一刻,标志着国家质检总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机制正式启动。

  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雄一并出席签约仪式。

  据悉,国务院批准浦东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后,国家质检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通力合作,国家质检总局于2006年7月出台了14条政策支持意见。3年来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此番签署《合作备忘录》旨在巩固和深化合作成果,密切合作关系,加大合作力度。

  “我们将坚持‘质量是上海的生命’理念,紧紧依托部市合作机制,认真落实合作备忘录的各项内容……做好浦东‘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改革创新区’有关工作,努力构建具有上海特点的质量监督和检验检疫工作体系。”签约仪式上,这位与王勇同一时代出生的上海市市长,用“生命”一词来表述他对“大质量”理念的理解。

  而王勇这位在风雪中走来的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则用“力量”一词来表述他的感言:上海检验检疫局、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是落实《合作备忘录》的重要力量。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使命下的“部市合作”是一个崭新的质检事业———依靠地方政府责任机制的建立,更好地建立国家质检总局和地方政府的良好互动,也创造出质检部门履行职能的良好条件。

  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质检工作面临的形势?怎样围绕中央重大部署推动工作落实?作为全国质检系统的“领路人”,王勇带领总局党组“一班人”,认真思考,努力寻求新途径。应该说,“大质量工作机制”与“大质检文化建设”正是在寻求与思索中迈出的第一步:就浩瀚的理论领域而言这仅仅是一小步,但“大质量”工作则要体现的却是960万平方公里上的一大步:上海之前,国家质检总局已分别与甘肃省、河南省、湖南省、云南省等20多个省(区市)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这是在为“两大”思考的落实打造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

  让我们沿着王勇的脚步,细数这样一连串扎实的足迹。

  ———2009年6月25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与甘肃省省长徐守盛在兰州共同签署《关于支持甘肃优势产业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质检总局与甘肃省在发展甘肃优势产业、促进质量水平提高方面的合作将更加紧密。

  ———2009年8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与河南省政府签署《实施质量兴省战略推动中原崛起全面合作备忘录》。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党组书记王勇,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分别代表双方签字。

  ———2009年8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与湖南省省长周强在长沙共同签署了《关于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合作备忘录》。

  ———2009年9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与云南省省长秦光荣在昆明共同签署《国家质检总局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提升云南沿边开放水平战略合作备忘录》。

  上海之后,国家质检总局又与山东省、江苏省和湖北省建立“部省合作”机制。

  ———2009年10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与山东省政府在济南签署关于加强全面合作的备忘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会见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一行,并出席签字仪式。

  ———2009年11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与江苏省政府在南京签署《关于推进江苏质量振兴和外经贸发展合作备忘录》,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江苏省省长罗志军分别代表合作双方签字。

  ———2009年11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分别代表双方,在武汉签署《关于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的合作备忘录》。

  从西北陇原的豪迈宽广,到南国水乡的葱郁翠绿;从浦江两岸的扬帆起航,到东海之滨的改革波涛……细数国家质检总局领导奔走于大江南北的脚步,人们感受到质检关心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心,感受到质检人牢固树立大局观念,自觉把质检工作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意志和理想:质量要成为中国振兴的国策,必须用系统工程和战略开发来撞响事业发展的晨钟。

  2010年1月7日,北京积雪未融。远望楼大会议厅内却暖意融融,一年一度的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在这里隆重举行。“全系统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加快建立以依靠地方、联合部门、抓住企业、监管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大质量工作机制;广大干部职工要树立共同的价值理念,通过加强‘融合、整合、联合’,加快建设大质检文化,努力形成‘合心、合力、合作’的局面……”王勇特有的男中音缓慢却字字有力。这是他上任后,在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两大”的设想和要求。王勇的讲话迅速成为与会代表们不断提及、反复讨论的“焦点”。

  一场谋求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就这样从国家质检总局到基层质检部门同时展开。面对“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推动大质检文化建设”这一新课题,上海质检人以他们特有的敏锐与创新精神走在了前面。

  第三章

  大象无形,却系统而有力量;大道无疆,却长远而有前程。“大质量工作机制”与“大质检文化建设”同样具有其国学的深刻性。

  从北京开完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回来,上海检验检疫局局长徐金记一连几天都在思考同一课题:

  “沟通上下左右,服务系统内外”———这是徐金记作为上海检验检疫“掌舵人”对上海检验检疫部门的深切要求,他身体力行带领全局尝试在系统内外与各相关单位及兄弟局加强沟通合作,并且尝到了“甜头”。

  ———在上海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上海检验检疫局先后与各委办局、区县政府、口岸单位和集团公司开展了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形成“执法与监管”的共建机制,构筑“服务与沟通”的协作平台,提高了整体执法与服务的效能。与上海市发改委、商务委、农委、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分别建立紧密合作机制,与上海市口岸办、市卫生局、市政府外办、海关、边检、海事、交通港口局、民航华东管理局、机场集团、港务集团等建立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与上海市质量技监局联手推进标准数据库建设,与浦东新区政府等联合开展面向企业的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

  ———遵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上海检验检疫局与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直属局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与河南、宁波、湖北等直属局签订了深化检验检疫“大通关”建设的合作备忘录,与江苏、浙江、宁波、安徽、福建、江西、湖北等直属局建立了8项泛长三角检验检疫区域合作机制,着力发挥联动把关服务优势,促进口岸、内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开展了苏州工业园区虚拟口岸检验检疫直通放行试点工作,航交办围绕进出口放行机制与苏州、嘉兴、常州局签订合作备忘录,松江办加强了与嘉兴、吴江局的业务交流。全局各机构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全面拓展了对外合作,共同营造“互惠、互补、共赢”的局面。

  国家质检总局和上海市政府“部市合作”机制的确立,从宏观层面指导检验检疫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推动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为质检部门协同地方政府破解当前经济形势中的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又全面部署了“两大建设”,为质检本身各部门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深度融合、也为质检系统与政府、企业、其他部门和整个社会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共同打造指明了方向,这对于发展上海质检事业、发挥上海质检部门作用,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上海检验检疫局与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主要领导不谋而合,想到了一块。

  一时间,充分发挥整体效能,有效融合检验检疫和质量技术监督内外检业务,优化资源,提升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有效性,成为每一个上海质检人的共识。

  “共识”源于上海检验检疫局与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与合作传统。

  2003年6月1日,为推动玩具产品CCC认证的有效实施,上海检验检疫局与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共同在南京路新世界商厦前举行了主题为“玩具产品CCC认证保证儿童安全”的现场宣传活动。

  2009年6月12日,根据国家认监委的总体部署和统一安排,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与上海检验检疫局联合召开“认证认可与质量安全”宣传贯彻与经验交流会。

  尤其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战役中,两局书写出一篇又一篇“质检大家庭”的锦绣文章。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出入境口岸、国际金融航运中心,每天都有大批的旅客通过空港、海港和铁路口岸等多种渠道往返于上海与世界各地,其中就包含了来自甲型H1N1流感重点疫区国家的大量入境者。疫情发生后,上海检验检疫局先后从所属各分支机构抽调7批近200名业务骨干支援上海国际机场防控战役。但随着疫情蔓延和防控措施的加强,人力资源不能满足防控需要的情况日益紧急……

  上海检验检疫局及时向国家质检总局和上海市政府反映情况,主动加强横向联系,得到国家质检总局、上海市政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卫生局、市直机关工委、教卫党委和解放军防化学院,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2009年5月4日至6月中旬,来自国家质检总局机关和全国各地直属检验检疫局的精兵强将、上海市各区县医院的医护人员、市技术监督局的业务人员、各大院校的青年学生志愿者、解放军防化学院的官兵以及向社会紧急招聘的工作人员,共638人先后支援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加入空港口岸防控队伍,投身检验检疫防控战役主战场。

  这其中,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先后分两批派出40人支援防控工作。他们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有的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连续作战、超负荷运转,做到了标准不降、干劲不减。临走时,与他们并肩作战多日的检验检疫人员拉着他们的手发出由衷感慨:真是“质检一家亲呀”!

  2010年新年伊始,上海检验检疫局机电中心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员”———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新进人员。作为上海地区的老牌电器产品检测实验室,该机电中心人才储备丰厚,且近年不断引进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为将来发展打下厚实基础。但机电中心的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不止于本部门内部,在中心内部完善培训体系的同时,积极派员赴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交流学习,汲取技监系统的经验和长处。同时机电中心热情接待质检院派遣的技术、管理骨干,真心诚意地传经授道。

  一次,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电器检测所因市场监管检验需求,需要进行洗衣机性能检测的标准扩项,质检院派遣专人到上海检验检疫局机电中心交流学习,机电中心的工程师也专程赴电器所,从相关设备使用到实验检测方法给予相应指导,帮助电器所顺利通过了项目审核。

  “检验检疫的任务是严把进出口产品质量,质量监督的任务是监管内销产品质量,两个兄弟单位的共同目标都是保国安民。机电中心与质检院之间开展相互学习交流,相互借鉴成功经验和做法,取长补短,不仅有利于拓宽思路,优势互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使实验室客户服务水平更上一层楼,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两局领导不约而同地产生“共呜”。

  翻开上海检验检疫局和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0年工作要点,“加快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大质检文化建设”均被浓墨重彩地加以部署。上海检验检疫局提出:坚持企业作为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加强对企业的指导服务,推动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依靠地方、联合部门、抓住企业、监管产品”为主要内容,兼具上海特色的大质量工作机制。人们看到,从选择有代表性的进出口商品开展质量状况综合分析的试点,到做好目录外进出口工业品监督抽查工作,再到进一步完善市场采购商品的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上海质检人找准了一个又一个抓手。

  徐金记说:“在大力推进大质检文化建设方面,我们要按照王勇局长提倡的‘工作要有声有色,生活要有滋有味,做人要有情有意’,加强与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联系沟通,建立两局全面协作机制,同时还要形成泛长三角各地检验检疫的交流合作机制。”

  推进“两大”,上海质检人所期待的,正经历的,以及将要展示的,是“起锚的航船驶向浩瀚大海……”

  第四章

  “上海世博会”为展示“大质量工作机制”与“大质检文化建设”的保障作用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大舞台。

  “当前,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光荣传统,牢记使命,鼓足干劲,举全系统之力,以‘最优的质量、最严的要求,尽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保障世博会顺利举行。”4月2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二季度工作会议暨世博会保障动员大会,黄小路的讲话精确到一天、一小时、一分、一秒……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国家申办、举国参与、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的大事。2010年1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世博会筹办工作时,明确提出了“六个确保”的要求,希望举上海之力当好东道主,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也作出批示:2010年是世博会举办年,上海质检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上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为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作出新贡献。早在2009年2月12日,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雄在拜访国家质检总局时,魏传忠副局长曾表示:“按照确保安全、方便进出的原则,比照奥运会的有关做法,在动植物及其产品检验检疫、认证认可、工业产品检验、卫生检疫、进口食品检疫等方面,进一步采取便利措施,全力服务上海世博会”。

  的确,上海世博会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人民的又一次百年梦圆。同时,上海世博会也为全方位体现“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在优化世博环境、打造服务世博东方品牌中的独特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和指导作用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舞台。

  机遇只属于那些在其到来之前有所准备的人们。上海检验检疫局和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借签署《合作备忘录》的东风,充分发挥“内”、“外”协调配合、“国门”、“厂门”共同把关的作用,牢牢盯住“立足本职、服务大局、不辱使命、有所作为”这一目标,全力投入上海世博盛会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并在其中大放光彩:

  “好大的象龟!”

  初次见到塞舌尔共和国赠送上海世博会的两只巨型亚伯达拉象龟,上海检验检疫局世博办的工作人员都睁大了眼睛,无不因其巨大的体貌而啧啧称奇。与象龟一样远道而来参与世博会的珍禽异兽还有大食蚁兽、亚洲象、加州海狮、麦哲伦企鹅、格力犬、水豚……在世博会的盛宴上,800多株境外树木,十几种上百只异国奇兽现身上海。近年来,禽流感、口蹄疫等一类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肆虐,令公众人心惶惶,要保证来自八方的“友谊使者”带来的是全世界对世博的祝福,而不是传播病毒的“潘多拉之盒”,上海检验检疫人深谙自身责任重大,采取一切措施力求将风险将为“零”。

  “检疫是个技术活,手要快,心要细。”检验检疫人员正是凭着“手快心细”,成功检疫了一个又一个“宝贝”。

  每一个见到大食蚁兽的人都会对它印象深刻,头部小得像吸尘器的尖嘴,尾巴却出奇巨大,像把长满钢刺的狼牙棒,而连接比例不协调的头尾的,是一段圆鼓鼓的身体。要是被它的尾巴扫一下,那滋味可不好受。检疫人员利用器械将大食蚁保定之后,仍无法顺利采血———头硬,皮厚,尾多刺,大食蚁兽几乎让人无从下针。检疫人员仔细观察后,把针扎在它前腿的内侧,高精技术“一针见血”。

  “世博物资检验检疫工作任务重、品种多、特殊问题频发,许多工作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深感重任在肩,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徐金记质朴话语的背后,跳动的是一颗“国门卫士”面对世博炙热的心。

  从坚持文化兴检、打造服务世博的良好软环境,到推进科技创新、打造服务世博的集约化监管平台,再到优化迎博环境、打造服务世博的东方品牌,上海检验检疫局先后为世博紧密关联的135家出口生产企业、口岸港区查验点和重要监管场所安装了540个“全球眼”摄像装置。在进入世博会倒计时100天之际,已先后受理来自美、英、法、澳、德、日等100多个参展国和国际团体的检验检疫政策咨询及世博进境物资检验检疫……

  在把好“厂门”方面,上海质监部门的付出与成效同样有目共睹:

  ———为全力保障世博会食品质量安全,上海市质监局进一步完善生产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方案、供博食品生产企业条件和监管要求以及相应的应急预案。对已确定的供博食品生产企业加强监管,增加检查和抽检频次;对重点区域专供食品的生产加工实施全过程监控;进一步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提升检验机构技术能级。

  ———为全力保障世博会特种设备安全,上海市质监局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设备、重点时段实施重点监察,对世博“核心区”以及列入“上海市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单位和重点监控设备目录”的特种设备开展危险性评价,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为全力保障世博产品质量安全,坚持市、区联动,集中力量对“世博会”特许产品、相关产品和旅游产品生产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和抽查,规范企业生产行为,提高企业出厂产品质量水平。

  ———为加强世博服务平台建设,加快12365质量热线双语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全覆盖、低门槛、一站式”质量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加快世博园区公共标识标准化示范(试点)区建设步伐,积极推进世博园区市容环境卫生标准化示范试点。

  绷紧“一根弦”,拼足“一股劲”,拧成“一股绳”———上海质检部门上下贯通、内外衔接、快速反应、协调有效的世博保障工作机制,正是对“两大”的生动践行,更为上海质检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尾 声

  “大质量工作机制”与“大质检文化建设”在上海已初见成效。上海两局合作,如同“大质检”扬帆起航。对质检人和质检事业来说,更艰巨、更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还在后面,任重而道远。大质量工作机制作为国家质检总局履行质量管理职能,大力推进质量振兴战略,提升社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具体举措,生动阐释了通过采取“依靠地方、联合部门、抓住企业、监管产品”等一系列系统工程的建立,以期更好地唤醒和提升全社会的质量意识,有效地发挥质检部门的职能作用,切实维护产品质量安全。事实也正如此,只有厘清了产品质量安全的政府主体责任、企业第一责任以及部门监管责任,才能建立起更为全面有效的产品质量安全防御体系,更好地解决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让我们以上海质检两局的学习、思考、探索、创新为动力,加快这一战略目标的实施。

  登高望远。当“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如期实现时,当这一理念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丰硕成果时,当我们的子孙后代在健康幸福的人生中对前辈感恩时,今天这一理念的提出者与践行者,也许那时会如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赞颂的一样:

  白云谦逊朴素地立在天边一隅,

  晨光让它披上了夺目的霞彩……《中国国门时报》

  

上海检验检疫局与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始末
孙霞云 常青 霍一夫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