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城中村改造,提升功能之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31日 04:03  广州日报

  城中村改造后可以多方位发展,借改造之机,城中村不但自身谋得了转型,还以完善城市区域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等提升了城市功能。

  广州14条城中村改造方案目前已完成审批。这些城中村的“三旧”改造,并非简单的大拆大建,而是全面改造和整治相结合。据悉,即将出台的《城中村改造规划指引》已明确要求,本轮城中村改造以改善居住环境为目标,通过改造改善交通,增加医疗、教育、社区管理、道路停车等配套设施。

  “城中有村,村中有城”,这样的城中村难题,全国各地都有,广州显得更为突出。城市要发展,城中村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必然面临着如何改造的问题。

  在不少人看来,城中村改造似乎意味着“推倒旧村,重建新城”,旧房子拆了,代之以一座座现代化高楼。如此城市表面固然光鲜了,但城中村所记载的城市历史、城中村原住民的城市记忆却很容易在大拆大建中随之一起消失。为了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广州在城中村改造中实行“一村一策”的原则,对不同的城中村,区分其不同情况、不同地段、不同历史文化背景,有针对性地量身制订改造方案,该拆的要拆,该保留的则坚决保留,而不是一概大拆大建。

  明确了这个基本要求,在城中村改造中,广州对不同的城中村首先进行不同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再作出科学的规划。适合于发展商业的,则在完善商业配套设施上做文章;适合于发展旅游业的,则在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上下功夫;适合于发展创意产业的,则在保护和转型上吸引目光。以海珠区黄埔古村的改造为例,黄埔古村和黄埔古港是广州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广州辉煌海贸史的见证。这些村落,在改造时就要注重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作用。一方面保护现有历史建筑,另一方面则挖掘古村的历史文化,讲好古村的历史故事,并注入现代休闲旅游商业活动,将古村打造成为一张反映广州特色文化的历史古村镇旅游名片。再如琶洲村的改造,则定位于完善琶洲会展产业链的战略举措,逐步建成以会展经济为核心的国际会展商务区以及现代化的住宅小区。

  “一村一策”的改造方案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最重要的是既很好地传承了城中村的历史文化,又提升了城中村的城市功能。以前城中村发展所依赖的多是土地和房屋租赁,改造后则可以多方位发展,旅游、休闲、商业、会展……借改造之机,城中村不但自身谋得了转型,还以完善城市区域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等提升了城市功能。

  其实不光是城中村改造,在其他“三旧改造”中,广州同样在做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之际,对不同的旧厂房区别对待。位于白鹅潭江畔的太古仓改造,并没有对旧厂房进行大拆,而是以“修旧如旧”的方式进行内部功能转换,既保留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同时发展了文化创意产业,成为“退二进三”、“腾笼换鸟”的榜样。

  城中村的改造其出发点是要惠民。改造后城中村功能的提升,为老百姓带来了居住环境的改善、收入的提高,这是最直接的效应。为此,在城中村改造中应坚持以人为本,更广泛地取得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及时听取意见,对拆迁户该补偿的一定要及时足额补偿到位,确保其利益不受损害。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